索 引 号 SM06101-1500-2022-00027 文号 宁政办〔2022〕27号
发布机构 宁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生成日期 2022-08-05
标题 宁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宁化县“十四五”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的通知
内容概述 关于印发《宁化县“十四五”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的通知
有效性 有效 有效 失效 废止
索 引 号 SM06101-1500-2022-00027
文号 宁政办〔2022〕27号
发布机构 宁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生成日期 2022-08-05
标题 宁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宁化县“十四五”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的通知
内容概述 关于印发《宁化县“十四五”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的通知
有效性 有效

宁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宁化县“十四五”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08-12 08:55
| | | |
政策解读: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各有关单位:

《宁化县“十四五”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宁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85

(此件主动公开)

 

宁化县“十四五”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

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印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国发〔2021〕9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福建省“十四五”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闽政办〔2022〕13号)、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的《三明市“十四五”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明政办〔2022〕35号)部署要求,全面做好“十四五”期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论述和来闽来明考察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在全县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为全方位推进宁化高质量发展超越筑牢公民科学素质基础。

(二)发展目标

2025年,全县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6%,城乡间、各类人群之间科学素质发展不均衡明显改善,全民科学素质与我县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制度安排基本形成,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的公民科学素质基础进一步夯实,科学精神在全社会广泛弘扬,科学理性和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社会文明程度实现新提高。

二、聚焦全人群覆盖,开展五项提升行动

(一)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1.实施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将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贯穿于育人全链条,激励青少年树立投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远大志向,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科学、技术、工程、数学(STEM)教育理念为指导,完善以学校教育为主体的科学教育,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想象力。加强学龄前儿童科学启蒙教育,强化中小学启发式、探究性教学,完善初高中包括科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学科在内的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2.促进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有效衔接。广泛开展科学调查体验、科技节、科学营、科普研学等活动。配合好国家“双减”政策,深入实施“馆校合作”计划,鼓励中小学校利用青少年教育基地、中小学生研学实践营地(基地)、博物馆、科技馆、青少年宫、青年之家、科普教育基地等科普场所开展科学课程教学及各类学习实践活动开展“科普进校园”系列活动,鼓励科学家、工程师、医疗卫生人员、基层“三长”等科技工作者走进校园,开展科学教育和心理健康、生理卫生等安全健康教育活动。推进社区青少年科学工作室、乡村学校少年宫、“复兴少年宫”等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送适合农村青少年的科学教育活动和资源。积极开展家教指导,普及科学教育方法,组织家庭教育讲师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传播科学的家教知识及理念,提高家长科学教育意识和能力。

3.强化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育。加强学校科协组织建设,建立科学、多元的发现和培育机制,对热爱科学、有创新潜质的中小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深入实施福建省中学生英才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大力开展宁化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宁化县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学生学科竞赛等活动,进一步推动科技竞赛的覆盖面,为热爱科学的中小学生搭建学习、交流和展示平台。

4.推进高素质科学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纳入教师培养过程,将科学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作为重要内容,加强前沿科技知识、科学方法和技能培训。加大科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和科技辅导员线上线下培训力度,每年培训科学及相关学科教师(辅导员)不少于100人次。加大对农村科学教师培养力度,每年举办一期全县科技辅导员培训班,广泛开展科技教育专家巡讲、“送教下乡”“送培到基层”等活动。

责任单位:县教育局、科协牵头,县委文明办、县工信局、团县委、宁化生态环境局等单位配合。

(二)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5.树立相信科学、和谐理性的思想观念广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层科普行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活动,重点围绕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资源、绿色生产、卫生健康、防灾减灾、移风易俗等开展科普宣传,引导农民相信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和各类邪教。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提升科技文化素质为重点,提高农民科学生产、科学经营能力。

6.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大力开展农业科技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生产和创业技能。开展农民职业技能鉴定和技能等级认定、农村电商技能人才培训,举办面向农民的技能大赛、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竞赛、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等。举办农村妇女科学素质专题培训班和创业就业培训班,有效提升农村妇女的科学致富能力和科学文化素质。到2025年、累计新增培养中专学历以上高素质农民100人、培训高素质农民3000人次、开展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3.5万人次。

7.强化科技兴农支撑农民全面发展。引导多元主体参与科技助力乡村振兴,鼓励县级各学会(协会、研究会)开展乡村振兴智力服务,推广科技小院、院(校)地共建、学会服务站等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新模式。深化新时代科技特派员制度,进一步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健全符合农业科技服务需求和特点的科技特派员服务体系。支持农民合作社、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社会组织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发挥优秀基层农技协、农村科普基地和农村科普带头人示范带动作用,推动科学技术普及和农技推广应用。每年培训县乡农技员50名以上,培育200个农业示范主体,遴选建设1个以上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县委宣传部、文明办,县工信局、财政局、人社局,县妇联、科协等单位配合。

(三)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8.加强理想信念和职业精神宣传教育。开展“中国梦·劳动美”、最美职工、巾帼建功、“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青年岗位能手评选等活动。积极开展优秀产业工人代表宣讲活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深入挖掘优秀产业工人事迹,展现新时代产业工人的精神风貌和时代风采,开展“劳动创造幸福”主题宣传教育,引导产业工人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勇于创新,培养健康文明、昂扬向上的职工文化。

9.实施技能创新创效行动。围绕技术创新、安全生产、职业病防治等主题,深入开展职工科技周、“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加强企业科协等组织建设,培育企业创新文化,结合《宁化县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全面试点工作方案》,形成一批具有地方、部门、产业和企业特色的改革试点成果。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发挥劳模引领带动作用,建设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和技能大师工作室。积极参与福建省百万职工“五小”创新大赛等群众性创新活动,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10.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紧贴我县支柱产业,广泛开展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产业劳动和技能竞赛。建立健全培养、考核、使用、待遇相统一的产业工人激励机制。大力开展新职业、新工种培训,每年举办1场以上职工和劳动技能竞赛,引导各类劳动者特别是企业职工参加培训、提升技能。深入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开展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帮助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提升学历和技能。

11.提升产业工人科学素质。弘扬企业家精神,积极发挥企业家提升产业工人科学素质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科普活动进企业,支持企业开展新业态从业人员科学素质提升工作。支持企业及学会、协会等社会组织开展职业能力培训和水平评价。鼓励企业积极培养使用创新型技能人才,在关键岗位、关键工序培养使用高技能人才。发挥“科创中国”平台作用,探索建立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的双促进机制。

责任单位:县总工会牵头,县委宣传部、文明办,县教育局、工信局、发改局、民政局、文旅局,县科协等单位配合。

(四)老年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12.实施智慧助老行动。依托老年大学(学校、学习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开展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提升老年人信息获取、识别和使用能力,有效预防和应对网络谣言、电信诈骗,依托科技志愿活动,开展智能技术运用互助互学活动,激发老年人自主学习意愿和活力,切实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共享现代社会信息化成果。

13.实施健康科普助老行动。依托健康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和实施老年人健康科普进家庭、进乡村、进社区、进机构,通过健康大讲堂、老年健康宣传周等活动,广泛利用各类媒体资源,普及营养膳食、运动健身、心理健康、合理用药、康复护理、应急救助等知识,提高老年人健康科普服务覆盖率。开展“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创建活动,推进体卫融合发展。到2025年,参加科学体育健身老年人占全县老年人总数比例达60%以上。

14.实施银龄科普行动。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发展壮大老科协等老年团体,充分发挥离退休科技工作者在咨询、智库等方面的作用。支持组建老专家科普报告团,积极吸纳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农业科技等老专家入团,在社区、农村、青少年科普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发展壮大老年志愿者队伍,鼓励支持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科学普及等志愿工作。

责任单位:县卫健局牵头,县委宣传部、网信办、老干部局,县发改局、民政局、市场监管局、文旅局,县科协等单位配合。

(五)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15.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切实找准将新发展理念转化为实践的切入点、结合点和着力点,提升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和科学履职水平,每年举办1期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普讲座,促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习履职相关的科学知识,在理论学习、教育培训和工作实践中强化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创新发展、协同发展、开放发展、绿色发展、安全发展意识,助推宁化高质量发展。

16.加强科学素质教育培训。认真贯彻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公务员培训规定》,将数字福建、碳达峰碳中和、科学思维与决策等内容纳入领导干部培训计划和党校(行政学院)教学安排。积极运用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等手段,强化“学习强国”“科普中国”APP推广应用,不断扩大优质科普信息覆盖面,将“科普中国”优质资源作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养”选修课。

17.开展针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各类科普活动。举办科技讲座、科普报告进机关等活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满足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多样化学习需求。引导和帮助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强化科学思维、提升治理能力。有计划地组织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实地参观学习,引导领导干部带头参加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食品安全宣传周等科普宣传活动。

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牵头,县委党校,县工信局、人社局,县科协等单位配合。

三、深化供给侧改革,实施五项重点工程

(一)科技资源科普化工程

1.完善科技资源科普化机制。在符合条件的科技计划项目中增加科普任务,将科普工作作为科技创新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推动科普工作实绩纳入科技人员职称评聘条件。发挥“科创中国”、院士专家工作站、学会服务站等平台作用,推动学术交流与科普活动紧密结合,促进科技资源科普化。引导创新主体主动开展科技资源科普化实践,探索“产业+科普”模式,推动科普事业科普产业发展。

2.实施科技资源科普化专项行动。支持科研机构、企业等利用科技资源开展科普工作,开发科普资源,加强与传媒、专业科普组织合作,及时普及重大科技成果。充分利用相关行业资源,推动技术学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建设科普场所,面向社会开放,拓展公众参与科普的途径和机会。

3.强化科技工作者科普责任感。充分挖掘本土科学家成长成才资源,依托科学家故居(旧居)、博物馆、科技馆等场所,建设“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展示优秀科学家的典型事迹、生动实践和成就经验,讲好科学家故事。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坚守社会责任,自立自强,建功立业,成为践行科学家精神的表率。通过宣传教育、能力培训、榜样示范等增强科技人员科普能力,针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主动、及时、准确发声。

责任单位:县工信局、科协牵头,县委宣传部,县发改局、教育局、人社局,宁化生态环境局等单位配合。

(二)科普信息化提升工程

4.实施“互联网+科普”行动。结合科普数字化改革,加强科普与新媒体技术深度融合,运用和推广好“科普中国”品牌,推动科普领域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和质量意识。强化“科普中国e站”建设和管理力度,创新科普的精准化服务模式,定向、精准地将科普信息送达目标人群。加大对农村及偏远地区重点人群的科普信息服务定制化推送力度。

5.实施繁荣科普创作计划。强化科普产品研发与创新,支持优秀科普原创作品以及科技成果普及、健康生活等重大选题,支持科普创作人才培养和科普文艺创作。引导文学界、艺术界与科技界创作人员的交流与融合,提升科普创作人才的跨界创作能力。大力开发宁化本地特色的动漫、短视频、游戏、公益广告等线上形式科普作品,征集遴选奖励一批优秀科普原创作品、科普宣讲人才,推动科普文创产业发展。组织开展青少年科幻创作、科普创作交流活动和科学启蒙活动。

6.提升全媒体科学传播能力。提高科学传播数字化水平,推动“科普中国”资源落地应用,发展壮大科普信息员队伍,及时分发和推送科普信息内容。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引导县融媒体中心等主流媒体增加科普内容或增设科普专栏。创新科普传播形式,推动图书、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科普内容、渠道、平台、经营和管理上深度融合,形成网络、电视、报刊、移动传媒“四位一体”的多渠道全媒体传播模式。

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科协牵头,县委文明办、网信办,县工信局、文旅局、融媒体中心等单位配合。

(三)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7.构建现代科技馆体系。加快推动科技馆二期项目建设,将科技馆打造成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前沿科技体验基地、公共安全健康教育基地和科学教育资源汇集平台,努力构建形成以县科技馆为主,各级各类科普教育基地为辅的科普资源共享体系。鼓励和支持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场所融合共享、免费开放。进一步建立完善以实体科技馆为龙头和基础,数字科技馆、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农村中学科技馆为拓展和延伸,辐射基层科普设施的现代科技馆体系。

8.加强基层科普设施建设。鼓励乡镇和村(社区)建设具有科普教育功能的综合服务设施,依托农村文化礼堂、青少年宫、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群服务中心、各类培训基地和文化场所等,因地制宜地推动科普服务站、社区青少年科学工作室、科普宣传栏、科普活动室的建设,在新建及现有的基层服务中心拓展科普功能。完善各类科普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的运行机制,建立科普基础设施的评估体系,开展监测评估工作。

9.加强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优秀科普教育基地,探索“科普+教育+产业”宣传模式,构建动态管理和长效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交通运输、文旅广体、卫生健康、应急安全、食品药品、市场监管和农业、水利、林业、气象、消防等行业或部门建立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富有创意的科普教育基地,提高科普服务能力。逐步提升公园、医院、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观光农业园、自然保护区等公共场所科普服务功能。制定完善科普教育基地的管理制度,加强工作考核和动态管理,提升服务能力。

责任单位:县科协牵头,县委宣传部、文明办,县教育局、工信局、财政局、文旅局等单位配合。

(四)基层科普能力提升工程

10.建立应急科普宣教协同机制。坚持经常性宣传教育与集中式应急宣传相统一,完善应急科普宣传长效机制,推动纳入各级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整体规划和协调机制。加强部门之间、媒体之间的沟通协作,有效开展传染病防治、防灾减灾、应急避险等主题科普宣教活动,全面推进应急科普知识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突发事件状态下,各单位密切协作,统筹力量直达基层开展应急科普,及时做好政策解读、知识普及和舆情引导等工作。建立应急科普专家队伍和志愿者队伍,提升应急管理人员和媒体人员的应急科普能力。

11.提升基层科普工作能力。构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为主要阵地,以志愿服务为重要手段的基层科普服务体系,提升基层科普服务能力。动员学校、医院、科研院所、企业和社会组织等的科技工作者组建科技志愿服务队,推进科技志愿服务专业化、规范化、常态化发展,到2025年,注册科技志愿者达到1000名。深入开展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防灾减灾日、食品安全宣传周等主题科普活动,增进公众对科技发展的了解和支持。积极开展全国全省科普示范县创建活动,结合文明县城创建,全力推进科学素质建设。

12.加快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发展科普场馆、科普基地、科技出版、新媒体科普、科普研究、基层“三长”等领域专职科普人才队伍。加强科普中国信息员注册工作,鼓励基层网格员、选调生、三支一扶、服务欠发达地区计划志愿者等注册成为科普中国信息员。结合科技教育和课外科普活动,重点在中小学、科技馆、青少年宫建立专兼职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鼓励学校、科技馆、科研机构、企业设立科普岗位,推动将科普工作实绩作为科技人员职称评聘条件。加强对科普专职队伍业务培训,通过科普培训、技能比赛等交流活动,提高科普从业人员能力水平。

责任单位:县委文明办、县科协牵头,县委组织部、宣传部,县工信局、教育局、人社局、应急局、文旅局,团县委,宁化生态环境局,各乡镇等单位配合。

(五)科学素质交流合作工程

13.拓宽科技人文交流渠道。围绕提升科学素质、促进可持续发展,借助新时代中央机关及有关单位对口支援原中央苏区工作契机,充分发挥科学共同体优势和各类人文交流机制作用,积极开展青少年、妇女和教育、媒体、文化等领域科技人文交流、科普项目合作,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支持优秀科普产品、展教用品展示推广,积极参与科技竞赛、科技夏(冬)令营等青少年科普交流活动。

14.丰富区域科技合作内容。深入开展科学教育、传播和普及多边合作项目,促进科普产品交流交易。聚焦应对未来发展、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人类健康、灾害风险、气候变化等人类可持续发展共同挑战,积极承办、协办相关学术交流活动。围绕科学教育、传播和普及,积极探索对外科技交流和科学素质交流模式,增进开放互信,深化创新合作。

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科协牵头,县委组织部、文明办,县教育局、卫健局、文旅局、应急局、气象局等单位配合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

加强对科学素质建设的领导,成立由县政府领导担任组长的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研究解决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每年听取工作汇报1~2次。将科学素质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将工作成效纳入县委、县政府年度工作考核范围。各成员单位按照本实施方案的职责分工,将有关任务纳入本部门本系统的相关工作规划和计划,结合各自工作职责抓好任务落实。

县直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科学素质纲要》的要求和本实施方案的分工安排,将有关任务纳入本部门本系统相关的工作规划和计划,充分履行工作职责,发挥各自优势,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县科协要充分发挥枢纽型、开放型、平台型的组织特色,切实发挥综合协调作用,会同各相关部门共同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工作。

各乡镇政府负责当地《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纳入本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年度工作计划,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因地制宜,完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全面推进本乡镇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二)加强机制保障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在科学素质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激励。按国家部署,推进将科普业务列入科技奖体系。及时总结典型经验,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大力宣传科学素质建设先进事迹。定期开展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科普统计等工作,为科学素质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建立完善共建机制。县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领导机构与各乡镇人民政府建立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共建机制,形成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共同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工作。

建立完善科研与科普相结合的机制。将科普工作作为科技创新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研究制定在科技计划项目中增加科普任务的措施与办法,提高科普成果在科技考核指标中所占比重。通过多种方式加强科普宣传工作,争取社会大众关注科研工作与前沿科技发展,支持我县科技工作,营造科技创新氛围。

建立完善监测评估机制。依据《科学素质纲要》组织开展实施中期评估及终期检查,推动各项工作任务和目标的落实。完善公民科学素质调查体系,依法定期开展公民科学素质调查和科普统计工作,及时发现问题与不足,为《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和监测评估提供依据。

建立完善社会动员和激励机制。深入开展科普示范县、科普教育基地等创建活动,大力宣传科普先进人物和典型经验。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科普创作、传播科学知识和科技成果的积极性,对在科学素质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激励。切实通过示范引导、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进一步形成政府推动、社会参与的良性机制。

(三)加强条件保障

加强政策保障。在全县和各乡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关专项规划以及有关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的法律法规中,体现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目标和要求。完善促进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政策法规,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福建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执法检查和调研工作,探索制定科普专业技术职称评定管理办法,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提供政策保障。

加强经费保障。要根据财力情况和科学素质建设发展需要,将科技教育、科普专项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并逐年提高投入水平。到2025年,作为全国和福建省科普示范县,宁化县年人均财政科普经费要持续保持2元以上。各乡镇加大科普经费投入,各有关部门根据承担的《科学素质纲要》实施任务,统筹考虑乡镇、部门落实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所需经费。加强科普经费、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经费等专项经费使用情况的绩效考评,确保专款专用和使用效果。大力倡导社会机构、企业、个人设立科普资金,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全民科学素质建设。

责任单位:县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华侨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各有关单位:

《宁化县“十四五”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宁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85

(此件主动公开)

 

宁化县“十四五”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

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印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国发〔2021〕9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福建省“十四五”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闽政办〔2022〕13号)、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的《三明市“十四五”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明政办〔2022〕35号)部署要求,全面做好“十四五”期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论述和来闽来明考察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在全县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为全方位推进宁化高质量发展超越筑牢公民科学素质基础。

(二)发展目标

2025年,全县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6%,城乡间、各类人群之间科学素质发展不均衡明显改善,全民科学素质与我县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制度安排基本形成,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的公民科学素质基础进一步夯实,科学精神在全社会广泛弘扬,科学理性和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社会文明程度实现新提高。

二、聚焦全人群覆盖,开展五项提升行动

(一)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1.实施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将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贯穿于育人全链条,激励青少年树立投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远大志向,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科学、技术、工程、数学(STEM)教育理念为指导,完善以学校教育为主体的科学教育,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想象力。加强学龄前儿童科学启蒙教育,强化中小学启发式、探究性教学,完善初高中包括科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学科在内的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2.促进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有效衔接。广泛开展科学调查体验、科技节、科学营、科普研学等活动。配合好国家“双减”政策,深入实施“馆校合作”计划,鼓励中小学校利用青少年教育基地、中小学生研学实践营地(基地)、博物馆、科技馆、青少年宫、青年之家、科普教育基地等科普场所开展科学课程教学及各类学习实践活动开展“科普进校园”系列活动,鼓励科学家、工程师、医疗卫生人员、基层“三长”等科技工作者走进校园,开展科学教育和心理健康、生理卫生等安全健康教育活动。推进社区青少年科学工作室、乡村学校少年宫、“复兴少年宫”等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送适合农村青少年的科学教育活动和资源。积极开展家教指导,普及科学教育方法,组织家庭教育讲师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传播科学的家教知识及理念,提高家长科学教育意识和能力。

3.强化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育。加强学校科协组织建设,建立科学、多元的发现和培育机制,对热爱科学、有创新潜质的中小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深入实施福建省中学生英才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大力开展宁化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宁化县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学生学科竞赛等活动,进一步推动科技竞赛的覆盖面,为热爱科学的中小学生搭建学习、交流和展示平台。

4.推进高素质科学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纳入教师培养过程,将科学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作为重要内容,加强前沿科技知识、科学方法和技能培训。加大科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和科技辅导员线上线下培训力度,每年培训科学及相关学科教师(辅导员)不少于100人次。加大对农村科学教师培养力度,每年举办一期全县科技辅导员培训班,广泛开展科技教育专家巡讲、“送教下乡”“送培到基层”等活动。

责任单位:县教育局、科协牵头,县委文明办、县工信局、团县委、宁化生态环境局等单位配合。

(二)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5.树立相信科学、和谐理性的思想观念广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层科普行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活动,重点围绕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资源、绿色生产、卫生健康、防灾减灾、移风易俗等开展科普宣传,引导农民相信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和各类邪教。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提升科技文化素质为重点,提高农民科学生产、科学经营能力。

6.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大力开展农业科技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生产和创业技能。开展农民职业技能鉴定和技能等级认定、农村电商技能人才培训,举办面向农民的技能大赛、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竞赛、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等。举办农村妇女科学素质专题培训班和创业就业培训班,有效提升农村妇女的科学致富能力和科学文化素质。到2025年、累计新增培养中专学历以上高素质农民100人、培训高素质农民3000人次、开展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3.5万人次。

7.强化科技兴农支撑农民全面发展。引导多元主体参与科技助力乡村振兴,鼓励县级各学会(协会、研究会)开展乡村振兴智力服务,推广科技小院、院(校)地共建、学会服务站等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新模式。深化新时代科技特派员制度,进一步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健全符合农业科技服务需求和特点的科技特派员服务体系。支持农民合作社、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社会组织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发挥优秀基层农技协、农村科普基地和农村科普带头人示范带动作用,推动科学技术普及和农技推广应用。每年培训县乡农技员50名以上,培育200个农业示范主体,遴选建设1个以上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县委宣传部、文明办,县工信局、财政局、人社局,县妇联、科协等单位配合。

(三)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8.加强理想信念和职业精神宣传教育。开展“中国梦·劳动美”、最美职工、巾帼建功、“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青年岗位能手评选等活动。积极开展优秀产业工人代表宣讲活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深入挖掘优秀产业工人事迹,展现新时代产业工人的精神风貌和时代风采,开展“劳动创造幸福”主题宣传教育,引导产业工人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勇于创新,培养健康文明、昂扬向上的职工文化。

9.实施技能创新创效行动。围绕技术创新、安全生产、职业病防治等主题,深入开展职工科技周、“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加强企业科协等组织建设,培育企业创新文化,结合《宁化县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全面试点工作方案》,形成一批具有地方、部门、产业和企业特色的改革试点成果。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发挥劳模引领带动作用,建设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和技能大师工作室。积极参与福建省百万职工“五小”创新大赛等群众性创新活动,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10.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紧贴我县支柱产业,广泛开展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产业劳动和技能竞赛。建立健全培养、考核、使用、待遇相统一的产业工人激励机制。大力开展新职业、新工种培训,每年举办1场以上职工和劳动技能竞赛,引导各类劳动者特别是企业职工参加培训、提升技能。深入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开展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帮助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提升学历和技能。

11.提升产业工人科学素质。弘扬企业家精神,积极发挥企业家提升产业工人科学素质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科普活动进企业,支持企业开展新业态从业人员科学素质提升工作。支持企业及学会、协会等社会组织开展职业能力培训和水平评价。鼓励企业积极培养使用创新型技能人才,在关键岗位、关键工序培养使用高技能人才。发挥“科创中国”平台作用,探索建立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的双促进机制。

责任单位:县总工会牵头,县委宣传部、文明办,县教育局、工信局、发改局、民政局、文旅局,县科协等单位配合。

(四)老年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12.实施智慧助老行动。依托老年大学(学校、学习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开展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提升老年人信息获取、识别和使用能力,有效预防和应对网络谣言、电信诈骗,依托科技志愿活动,开展智能技术运用互助互学活动,激发老年人自主学习意愿和活力,切实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共享现代社会信息化成果。

13.实施健康科普助老行动。依托健康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和实施老年人健康科普进家庭、进乡村、进社区、进机构,通过健康大讲堂、老年健康宣传周等活动,广泛利用各类媒体资源,普及营养膳食、运动健身、心理健康、合理用药、康复护理、应急救助等知识,提高老年人健康科普服务覆盖率。开展“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创建活动,推进体卫融合发展。到2025年,参加科学体育健身老年人占全县老年人总数比例达60%以上。

14.实施银龄科普行动。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发展壮大老科协等老年团体,充分发挥离退休科技工作者在咨询、智库等方面的作用。支持组建老专家科普报告团,积极吸纳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农业科技等老专家入团,在社区、农村、青少年科普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发展壮大老年志愿者队伍,鼓励支持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科学普及等志愿工作。

责任单位:县卫健局牵头,县委宣传部、网信办、老干部局,县发改局、民政局、市场监管局、文旅局,县科协等单位配合。

(五)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15.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切实找准将新发展理念转化为实践的切入点、结合点和着力点,提升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和科学履职水平,每年举办1期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普讲座,促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习履职相关的科学知识,在理论学习、教育培训和工作实践中强化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创新发展、协同发展、开放发展、绿色发展、安全发展意识,助推宁化高质量发展。

16.加强科学素质教育培训。认真贯彻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公务员培训规定》,将数字福建、碳达峰碳中和、科学思维与决策等内容纳入领导干部培训计划和党校(行政学院)教学安排。积极运用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等手段,强化“学习强国”“科普中国”APP推广应用,不断扩大优质科普信息覆盖面,将“科普中国”优质资源作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养”选修课。

17.开展针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各类科普活动。举办科技讲座、科普报告进机关等活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满足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多样化学习需求。引导和帮助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强化科学思维、提升治理能力。有计划地组织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实地参观学习,引导领导干部带头参加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食品安全宣传周等科普宣传活动。

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牵头,县委党校,县工信局、人社局,县科协等单位配合。

三、深化供给侧改革,实施五项重点工程

(一)科技资源科普化工程

1.完善科技资源科普化机制。在符合条件的科技计划项目中增加科普任务,将科普工作作为科技创新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推动科普工作实绩纳入科技人员职称评聘条件。发挥“科创中国”、院士专家工作站、学会服务站等平台作用,推动学术交流与科普活动紧密结合,促进科技资源科普化。引导创新主体主动开展科技资源科普化实践,探索“产业+科普”模式,推动科普事业科普产业发展。

2.实施科技资源科普化专项行动。支持科研机构、企业等利用科技资源开展科普工作,开发科普资源,加强与传媒、专业科普组织合作,及时普及重大科技成果。充分利用相关行业资源,推动技术学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建设科普场所,面向社会开放,拓展公众参与科普的途径和机会。

3.强化科技工作者科普责任感。充分挖掘本土科学家成长成才资源,依托科学家故居(旧居)、博物馆、科技馆等场所,建设“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展示优秀科学家的典型事迹、生动实践和成就经验,讲好科学家故事。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坚守社会责任,自立自强,建功立业,成为践行科学家精神的表率。通过宣传教育、能力培训、榜样示范等增强科技人员科普能力,针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主动、及时、准确发声。

责任单位:县工信局、科协牵头,县委宣传部,县发改局、教育局、人社局,宁化生态环境局等单位配合。

(二)科普信息化提升工程

4.实施“互联网+科普”行动。结合科普数字化改革,加强科普与新媒体技术深度融合,运用和推广好“科普中国”品牌,推动科普领域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和质量意识。强化“科普中国e站”建设和管理力度,创新科普的精准化服务模式,定向、精准地将科普信息送达目标人群。加大对农村及偏远地区重点人群的科普信息服务定制化推送力度。

5.实施繁荣科普创作计划。强化科普产品研发与创新,支持优秀科普原创作品以及科技成果普及、健康生活等重大选题,支持科普创作人才培养和科普文艺创作。引导文学界、艺术界与科技界创作人员的交流与融合,提升科普创作人才的跨界创作能力。大力开发宁化本地特色的动漫、短视频、游戏、公益广告等线上形式科普作品,征集遴选奖励一批优秀科普原创作品、科普宣讲人才,推动科普文创产业发展。组织开展青少年科幻创作、科普创作交流活动和科学启蒙活动。

6.提升全媒体科学传播能力。提高科学传播数字化水平,推动“科普中国”资源落地应用,发展壮大科普信息员队伍,及时分发和推送科普信息内容。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引导县融媒体中心等主流媒体增加科普内容或增设科普专栏。创新科普传播形式,推动图书、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科普内容、渠道、平台、经营和管理上深度融合,形成网络、电视、报刊、移动传媒“四位一体”的多渠道全媒体传播模式。

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科协牵头,县委文明办、网信办,县工信局、文旅局、融媒体中心等单位配合。

(三)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7.构建现代科技馆体系。加快推动科技馆二期项目建设,将科技馆打造成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前沿科技体验基地、公共安全健康教育基地和科学教育资源汇集平台,努力构建形成以县科技馆为主,各级各类科普教育基地为辅的科普资源共享体系。鼓励和支持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场所融合共享、免费开放。进一步建立完善以实体科技馆为龙头和基础,数字科技馆、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农村中学科技馆为拓展和延伸,辐射基层科普设施的现代科技馆体系。

8.加强基层科普设施建设。鼓励乡镇和村(社区)建设具有科普教育功能的综合服务设施,依托农村文化礼堂、青少年宫、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群服务中心、各类培训基地和文化场所等,因地制宜地推动科普服务站、社区青少年科学工作室、科普宣传栏、科普活动室的建设,在新建及现有的基层服务中心拓展科普功能。完善各类科普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的运行机制,建立科普基础设施的评估体系,开展监测评估工作。

9.加强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优秀科普教育基地,探索“科普+教育+产业”宣传模式,构建动态管理和长效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交通运输、文旅广体、卫生健康、应急安全、食品药品、市场监管和农业、水利、林业、气象、消防等行业或部门建立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富有创意的科普教育基地,提高科普服务能力。逐步提升公园、医院、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观光农业园、自然保护区等公共场所科普服务功能。制定完善科普教育基地的管理制度,加强工作考核和动态管理,提升服务能力。

责任单位:县科协牵头,县委宣传部、文明办,县教育局、工信局、财政局、文旅局等单位配合。

(四)基层科普能力提升工程

10.建立应急科普宣教协同机制。坚持经常性宣传教育与集中式应急宣传相统一,完善应急科普宣传长效机制,推动纳入各级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整体规划和协调机制。加强部门之间、媒体之间的沟通协作,有效开展传染病防治、防灾减灾、应急避险等主题科普宣教活动,全面推进应急科普知识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突发事件状态下,各单位密切协作,统筹力量直达基层开展应急科普,及时做好政策解读、知识普及和舆情引导等工作。建立应急科普专家队伍和志愿者队伍,提升应急管理人员和媒体人员的应急科普能力。

11.提升基层科普工作能力。构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为主要阵地,以志愿服务为重要手段的基层科普服务体系,提升基层科普服务能力。动员学校、医院、科研院所、企业和社会组织等的科技工作者组建科技志愿服务队,推进科技志愿服务专业化、规范化、常态化发展,到2025年,注册科技志愿者达到1000名。深入开展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防灾减灾日、食品安全宣传周等主题科普活动,增进公众对科技发展的了解和支持。积极开展全国全省科普示范县创建活动,结合文明县城创建,全力推进科学素质建设。

12.加快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发展科普场馆、科普基地、科技出版、新媒体科普、科普研究、基层“三长”等领域专职科普人才队伍。加强科普中国信息员注册工作,鼓励基层网格员、选调生、三支一扶、服务欠发达地区计划志愿者等注册成为科普中国信息员。结合科技教育和课外科普活动,重点在中小学、科技馆、青少年宫建立专兼职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鼓励学校、科技馆、科研机构、企业设立科普岗位,推动将科普工作实绩作为科技人员职称评聘条件。加强对科普专职队伍业务培训,通过科普培训、技能比赛等交流活动,提高科普从业人员能力水平。

责任单位:县委文明办、县科协牵头,县委组织部、宣传部,县工信局、教育局、人社局、应急局、文旅局,团县委,宁化生态环境局,各乡镇等单位配合。

(五)科学素质交流合作工程

13.拓宽科技人文交流渠道。围绕提升科学素质、促进可持续发展,借助新时代中央机关及有关单位对口支援原中央苏区工作契机,充分发挥科学共同体优势和各类人文交流机制作用,积极开展青少年、妇女和教育、媒体、文化等领域科技人文交流、科普项目合作,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支持优秀科普产品、展教用品展示推广,积极参与科技竞赛、科技夏(冬)令营等青少年科普交流活动。

14.丰富区域科技合作内容。深入开展科学教育、传播和普及多边合作项目,促进科普产品交流交易。聚焦应对未来发展、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人类健康、灾害风险、气候变化等人类可持续发展共同挑战,积极承办、协办相关学术交流活动。围绕科学教育、传播和普及,积极探索对外科技交流和科学素质交流模式,增进开放互信,深化创新合作。

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科协牵头,县委组织部、文明办,县教育局、卫健局、文旅局、应急局、气象局等单位配合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

加强对科学素质建设的领导,成立由县政府领导担任组长的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研究解决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每年听取工作汇报1~2次。将科学素质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将工作成效纳入县委、县政府年度工作考核范围。各成员单位按照本实施方案的职责分工,将有关任务纳入本部门本系统的相关工作规划和计划,结合各自工作职责抓好任务落实。

县直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科学素质纲要》的要求和本实施方案的分工安排,将有关任务纳入本部门本系统相关的工作规划和计划,充分履行工作职责,发挥各自优势,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县科协要充分发挥枢纽型、开放型、平台型的组织特色,切实发挥综合协调作用,会同各相关部门共同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工作。

各乡镇政府负责当地《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纳入本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年度工作计划,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因地制宜,完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全面推进本乡镇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二)加强机制保障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在科学素质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激励。按国家部署,推进将科普业务列入科技奖体系。及时总结典型经验,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大力宣传科学素质建设先进事迹。定期开展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科普统计等工作,为科学素质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建立完善共建机制。县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领导机构与各乡镇人民政府建立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共建机制,形成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共同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工作。

建立完善科研与科普相结合的机制。将科普工作作为科技创新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研究制定在科技计划项目中增加科普任务的措施与办法,提高科普成果在科技考核指标中所占比重。通过多种方式加强科普宣传工作,争取社会大众关注科研工作与前沿科技发展,支持我县科技工作,营造科技创新氛围。

建立完善监测评估机制。依据《科学素质纲要》组织开展实施中期评估及终期检查,推动各项工作任务和目标的落实。完善公民科学素质调查体系,依法定期开展公民科学素质调查和科普统计工作,及时发现问题与不足,为《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和监测评估提供依据。

建立完善社会动员和激励机制。深入开展科普示范县、科普教育基地等创建活动,大力宣传科普先进人物和典型经验。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科普创作、传播科学知识和科技成果的积极性,对在科学素质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激励。切实通过示范引导、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进一步形成政府推动、社会参与的良性机制。

(三)加强条件保障

加强政策保障。在全县和各乡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关专项规划以及有关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的法律法规中,体现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目标和要求。完善促进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政策法规,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福建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执法检查和调研工作,探索制定科普专业技术职称评定管理办法,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提供政策保障。

加强经费保障。要根据财力情况和科学素质建设发展需要,将科技教育、科普专项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并逐年提高投入水平。到2025年,作为全国和福建省科普示范县,宁化县年人均财政科普经费要持续保持2元以上。各乡镇加大科普经费投入,各有关部门根据承担的《科学素质纲要》实施任务,统筹考虑乡镇、部门落实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所需经费。加强科普经费、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经费等专项经费使用情况的绩效考评,确保专款专用和使用效果。大力倡导社会机构、企业、个人设立科普资金,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全民科学素质建设。

责任单位:县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华侨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