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SM06100-0200-2025-00007
  • 备注/文号:
  • 发布机构: 宁化县人民政府
  • 公文生成日期: 2025-02-21
宁化县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来源:宁化县政府办 时间:2025-02-21 16:42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宁化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法治政府建设目标任务,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依法履行政府职能,持续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着力提升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效。现将我县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法治政府建设主要措施和成效

(一)加强党的领导,落实法治建设责任。一是抓好理论学习。坚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全县各级党委、政府及部门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必学内容,纳入县委党校教学课程,引导全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提升全县领导干部法治思想和依法履职能力水平,2024年县委、县政府党组理论中心组先后开展专题学习研讨5场次。二是落实主体责任。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开展年度述法工作,亲自安排部署法治建设任务,2024年召开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部署全面依法治县工作要点。同时,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纳入县委基础工作、政府绩效和平安建设考评范畴,切实推动法治政府建设责任落细落实。三是强化督导整改。按照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深入开展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并自觉扛牢问题整改责任,对照市委依法治市办法治督察反馈问题清单,逐项制定整改方案,推动问题见底清零,截至目前涉及我县7个问题均已整改到位。

(二)优化政务服务,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一是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加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推行“跨省通办”创新实践改革,创新推出“云窗受理、全县通办、就近能办、异地可办”政务服务新模式,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2024年全县提供企业、群众业务咨询及办理服务1500余件,服务群众超2000人次,群众满意率100%,该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同时,推行“首违不罚、轻微免罚”等柔性执法,2024年落实免罚、减罚案件5992件、金额123.51万元。二是强化市场主体监管。全面推行“一业一查”部门联合抽查和信用风险分类监管模式,实现日常监管“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建立健全信用修复机制,引导企业主动纠正违法失信行为,2024年完成市场主体信用修复3779条次,其中个体工商户3620条次、企业146条次、农民专业合作社13条次。三是提升公共法律服务。全面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建成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依法为经济困难等当事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2024年全县受理法律援助案件485件,挽回当事人损失或取得利益750余万元,“12348”法律服务热线和现场接待解答群众法律咨询1900余人次。加强律师日常执业监管,提升行业服务水平,全年全县9家律所15名专职律师办理案件581件、2名公证员办理公证374件。

(三)健全行政制度,推进依法依规决策。一是完善行政决策程序。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对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事项,严格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政府常务会议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增强公众参与实效,提高专家论证质量,有效发挥风险评估作用,切实防范重大风险,2024年审查县政府各类议题112项、重要行政协议14件。二是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落实规范性文件审查制度,2024年审查行政规范性文件14份,向市政府和县人大常委会报送规范性文件备案10件(含往年结转2件)。开展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政策文件专项清理工作,梳理出现行有效涉及企业的行政规范性文件56件,修改涉及企业的行政规范性文件1件,无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的规范性文件。三是强化行政权力监督。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主动接受县政协民主监督,2024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61件、政协委员提案118件,办结率100%。全力抓好审计监督,2024年完成审计项目22个,提出审计建议79条。依法接受司法、检察、监察监督,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监督,2024年发出司法建议书5份、检察建议书143份、监察建议书51份。同时,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全面推进政务公开,2024年县政府门户网站主动公开各类政策信息文件1523条,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6条、答复率100%。

(四)深化体制改革,提升行政执法效能。一是深化行政执法改革。开展乡镇片区联合执法改革,印发乡镇片区联合执法实施方案,将全县16个乡镇划分为4个联合执法片区,推行乡镇片区联合执法,切实提升基层行政执法效能,2024年开展农村违建联片执法2次。开展乡镇赋权行政执法事项评估,优化调整乡镇行政执法赋权事项,因地制宜收回行政执法事项20项。建立“综合查一次”制度,开展联合执法14次,检查企业(对象)117家,有效减少检查160次。二是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执法,2024年监督抽检普通食品703批次,不合格18批次,立案查处药品领域案件11起。持续开展特种设备“除危”行动,消除各类安全隐患12条。加大安全生产专项执法力度,检查企业3264家次,企业自查发现并整治重大事故隐患19条,部门检查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37条,其中已完成整改36条。开展消防检查1394家次,发现火灾隐患906处,督促整改火灾隐患952处。三是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全年抽查4个乡镇行政执法案卷7件,省司法厅抽取乡镇行政执法案卷1件,评查结果为优秀。加强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组织行政执法类培训7次、350余人次,全县42个执法单位人员完成新申领、更换行政执法资格证172张。常态化推进“闽执法”平台案件录入工作,2024年录入案件9834件。

(五)推进纠纷化解,提高基层治理能力。一是扎实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充分发挥各级队伍作用,用好“客家枫桥”“苏区枫桥”等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推进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切实维护基层安全稳定,2024年全县各级调解调处矛盾纠纷3962件、调解率100%,其中调解成功3960件、成功率99%,我县获评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二是扎实做好行政复议应诉工作。严格依法审理复议案件,抓好败诉原因分析、应诉管理,2024年全县新收行政复议案件24件,法定期限结案率100%,其中受理22件已办结、申请人放弃行政复议申请2件,复议不合法率为0;全县参与行政应诉一审案件22件,其中败诉1件、一审败诉而二审胜诉1件,败诉率为0%;行政诉讼诉前调解案件6件,其中调解成功2件。三是扎实做好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持续深化“八五”普法,加强领导干部法治教育,将法治纳入县委党校培训课程,2024年县委党校开展涵盖法治理论课程等培训13期、培训学员3661人次;加强学生法治宣传教育,全年开展“开学法治第一课”和宪法等法律知识讲座40余场次,受教育学生1万余人次;创新法治宣传载体,推出《学法避坑—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篇》系列等普法短视频5个,《宁化县打造全省首个宪法学校 构建“蒲公英”多元普法矩阵》入选福建省“蒲公英”普法创新案例,并在全省“蒲公英”普法工作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重点发言。

二、存在问题

2024年,我县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领导干部法治意识有待提升。个别领导干部学法不够积极主动,运用法治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够强。二是乡镇综合执法能力有待提高。乡镇执法人员不足,执证人员较少,且各级组织开展的业务培训不够多,乡镇综合执法能力和水平不够高。三是基层普法力度有待加强。部分乡村偏远地区普法以宣传、发放传单为主,形式比较单一,普法成效不够明显。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县将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落实法治政府建设纲要,持之以恒推进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将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持续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完善党委(党组)中心组学法制度,强化对全县干部职工的法律法规、业务知识技能培训,切实增强全县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意识。二是持续抓好乡镇执法队伍建设。常态化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参加行政执法资格考试,督促乡镇在编在岗人员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加强对乡镇行政执法人员培训教育和业务指导,采取以案说法、模拟办案等方式,将法律法规学习与案件办理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培训效果。三是持续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持续深化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进一步优化乡镇赋权行政执法事项,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协作机制,依托“综合查一次”执法制度,加强部门联合执法,解决重复执法、多头执法、扰民执法等积弊顽疾。创新执法方式,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和“免罚轻罚”清单,加强执法人员常态化培训考核,提升执法公信力。持续推进“闽执法”平台的推广运用工作,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效能和行政执法的信息化水平,确保行政执法案件100%上线办理、100%系统留痕。四是持续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研究农民的法律咨询服务需求和关注热点,如土地承包、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环境保护等,创新短视频、文艺节目等形式,多维度、全方位开展普法宣传,提高基层群众法治意识。加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动态管理,推进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以村“两委”干部、农村“法律明白人”为普法队伍主力,多渠道、多形式有效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切实打通农村普法宣传的“最后一公里”。

 

 

 

中共宁化县委              宁化县人民政府

2025年2月21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