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SM06100-0200-2020-00042 文号 宁政文〔2020〕98号
发布机构 宁化县人民政府 生成日期 2020-12-11
标题 宁化县2020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内容概述 宁化县2020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有效性 有效
索 引 号 SM06100-0200-2020-00042
文号 宁政文〔2020〕98号
发布机构 宁化县人民政府
生成日期 2020-12-11
标题 宁化县2020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内容概述 宁化县2020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有效性 有效

宁化县2020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发布时间:2020-12-31 11:46
| | | |
政策解读:

三明人民政府:

2020年,我县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及省、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治支撑。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法治政府建设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动责任落实。一是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加强党委对法治建设的统一领导,县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亲自过问重大问题、协调重点环节、督办重要任务,组织召开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会议2次,全面部署“法治宁化”建设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和任务要求,推动依法治县各项工作落地落实落细。二是强化考评和督促落实。坚持将法治建设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规划的重要内容,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和年终述职内容,印发《宁化县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考评实施方案》,充分发挥考核评价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推动作用,有力有效推动责任落实。三是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在推进本辖区本领域法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将法治建设纳入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坚持会前学法制度把法治精神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每年定期向上级党委政府报告法治建设工作情况,对法治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召开会议集体研究解决,不断提升依法治理效能。

(二)加强履职担当,服务发展大局。一是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建立行政部门权责清单动态调整和长效管理机制,推动行政部门按照权责清单履行职责,规范行政职权有效运行。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套餐申请、一口受理、网上运行、并行办理、限时办结”一站式网上服务,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效能。目前,我县进驻行政服务中心部门34个,开设办事窗口86个,入驻事项578项,网上办事大厅入驻事项1467项,梳理县级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大项654项,县级“两跑”事项占95.87%;乡镇级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大项551项,乡镇级“两跑”事项占62.98%全县32个县级部门审批时限压缩率为83.32%,精减各类证明43个,精减审批材料138件,减少办理环节116个。二是打造法治营商环境。梳理“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办事清单事项928项,在全市率先推行行政审批项目“一码通”,931项事项入驻省网上办事大厅。利用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共享公开功能,全面部署实施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率先推进重点行业领域信用治理,加强政务、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将乡镇、县直部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纳入年度绩效考评及全县“五比五晒”指标考评体系。运用市信用信息处理平台,建立各有关部门注册登记信息、行政许可(审批)信息、行政处罚信息公示与互通共享机制,今年以来,累计发布信用信息总量9542条,加快实现“守信者一路畅通,失信者寸步难行”的监管格局。三是优化公共法律服务。加强乡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建设,全县各乡镇均已建成标准化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辐射县、乡、村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发挥法律服务保障功能,抽调9名公职律师组建疫情防控法律服务保障专班,深入企业开展“法律体检”,防范复工复产法律风险。规范“12348”法律服务热线运行,实行法律咨询热线24小时在线值班制度,线上及时解答法律问题。今年以来,接收法律服务热线咨询600余人次、现场咨询400余人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56件、法律帮助151件,挽回群众损失或取得利益820余万元。

(三)加强制度建设,强化行政管理。一是加强规范性文件监管。坚持合法性审查制度,凡未经合法性审查、经审查不合法或者未按合法性审查意见修改完善的,不得提请政府审议和政府不作出决策。坚持规范性文件公开制度,凡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规范性文件,按照法定要求和程序予以公布,未经公布的不作为行政管理的依据。今年以来,县法制机构审查政府规范性文件并出具审查意见书2份。二是加强规范性文件清理。按照“谁制定、谁清理,谁实施、谁清理”的原则,明确具体分工、划定清理范围,规定清理时限,组织各乡镇、县各有关部门认真开展民法典涉及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野生动物保护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食品药品安全领域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等,按时上报清理结果。经梳理,我县涉及食品药品安全领域规范性文件8件、民法典涉及行政规范性文件45件均现行有效三是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坚持“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的原则,加强规范性文件的审查备案。今年以来,我县按规定时限和备案要求,向市政府和县人大常委会报送规范性文件备案3份。

(四)加强民主决策,提升法治水平。一是落实依法决策机制。坚持县政府法制机构负责人列席县政府常务会议,参与县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和提出合法性审查意见。今年以来,县政府法制机构工作人员全面参与政府治理中的重大法律问题论证、突发事件、维稳事项处理以及招商引资合同审核等涉法事务,审查修改县政府或县政府授权有关机构签订的重大项目行政合同6份,出具书面法律意见书2份,提出法律意见建议120余条二是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将法律顾问聘请纳入法治政府建设考评内容,县委聘请专职法律顾问1名,县政府成立由法律专家、公职律师、社会专职律师等11名律师组成的法律顾问团,全县31个行政执法单位聘请了专职法律顾问,法律顾问在党委政府依法执政、依法决策、招商引资、重大具体行政行为审查、信访接待等各类涉法、涉诉事务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五)加强行政执法,提高行政效能。一是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严格落实并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进一步精简和规范行政处罚事项,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效能。目前,我县已完成5个综合执法队伍组建,明确综合执法队伍职责,进一步完善综合执法体制,健全综合执法监管体系。二是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制度。严格按照“三项制度”“双随机一公开”制度要求,主动向社会公开行政执法主体、权限、依据、程序、救济渠道、执法结果等内容,通过文字、影像记录等方式,全程记录执法程序、调查取证、审查决定、送达执行、归档管理等行政执法过程。推进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明确重大执法案件范围、审理程序、法制审核要求,对不符合法律法规的案件一律不提交审理。三是加强行政执法监督管理。建立行政执法日常检查监督机制,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今年以来,我县组织法律专业人员对16个行政执法部门的31件行政处罚案卷进行集中评查,督促各行政执法部门的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亮证执法,积极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等非强制性执法手段开展执法,减少和避免行政争议和执法冲突。

(六)加强执法监督,推进公开行政。一是健全监督体系。健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行政机关违法行政行为监督渠道,建立行政机关违法行政行为投诉举报登记制度,设立举报电话、举报箱,成立专门机构受理处置违法行政行为的投诉举报。依托12345便民服务中心,线上受理群众对违法行政行为的投诉举报和来信来访,畅通网络监督渠道。积极开展各级党政主要领导每月信访接访活动,现场倾听民声、受理群众诉求、广泛听取民意,接受群众监督,及时处理相关问题。二是开展行政复议应诉。严格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尊重并执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今年以来,我县行政机关参与行政应诉案件13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均按法律规定出庭应诉。严格办理行政复议案件,全县各行政复议机关已全部接入全国行政复议工作平台,实现所有新受理的行政复议案件在线办理。今年以来,我县行政复议案件6件,接待群众行政复议咨询2次三是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疫情期间,我县利用政府门户网站、宁化在线、新闻网站、微信等平台及时向社会发布疫情动态、重大突发事件等舆情信息,引导群众做好疫情防控,公布重大突发事件进展情况和处置结果,做好舆情稳控工作。今年以来,全县主动公开各类信息890条,受理的2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均已按法定时限和申请请求及时答复申请人。

(七)加强矛盾化解,维护社会稳定。一是健全依法化解纠纷机制。探索建立“四员”调解联动机制,构筑“大调解”工作格局,助推无讼村建设。今年以来,全县各级人民调解组织排查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375件,调处成功率达96%,做到矛盾纠纷不上交。探索人民调解新模式,录制调解视频,推动省市县电视平台播出。今年以来,省综合频道播出《人民调解有一套》节目3期,“平安三明”微信公众号推送调解普法案例2期。持续壮大调解组织,成立人民调解员协会、调解组织252个、个人调解室20个,发展县级以上金牌调解室8个、访调对接工作室1个、驻派出所调解室12个、“两代表一委员”调解工作室11个;全县223个村居调委会调解员共882人,实现人民调解组织网全覆盖。二是拓展法治宣传教育渠道。成立“融媒体+普法工作室”,运用新媒体开发特色普法产品,打造原创短视频普法栏目《客家律师说法典》,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向社会投放,普法短视频被“学习强国”“央视移动”等国家级宣传平台采用推广,录制播出《主播说——疫情防控法律知识小讲堂》6期。持续拓展红色法治宣传阵地,依托湖村镇热门景点蛟湖小镇,建成中央苏区法制陈列馆及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打造独具宁化特色的红色法治文化阵地。突出青少年学生普法,在全县36所学校挂牌成立“学生法律服务绿色通道”,配备学校法治辅导员,定期为学生开展法治讲座和法律服务工作,实现全县各中小学全覆盖。制作发放各类宣传材料10万余份。设计的原创动漫《宁司君疫情防控法律知识问答》,被数十家官方微信转载推送。三是巩固社会和谐稳定大局。健全完善信访“421”工作机制,省市交办的6件信访积案全部化解,我县获评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掉涉黑组织1个、恶势力集团和团伙共5个。金融风险有效防控“三个专项行动”扎实推进,电信诈骗省级重点整治地区成功摘帽,涉毒逃犯全部清零,道路交通事故大幅减少。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和省级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示范县创建,全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二、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一是法治意识还需提升。一些领导干部重经济轻法治、重稳定轻法治的思想仍然存在。部分干部法治意识淡薄,法律专业人才缺乏,对行政执法活动存在认识偏差,在行政执法过程中不作为、随意执法、违反法定程序、超越职权等违法行为仍有发生。二是备案审查机制还需健全。我国法律法规对于规范性文件的涵义、制发主体、制发程序以及审查标准、审查机制等尚无全面统一的规定,实践中存在认识不一、做法各异的情况。三是执法队伍建设还需加强。随着群众法律意思和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在大市场、大监管、大服务、大维权的社会背景下,对行政执法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法律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基层行政执法人员不足,执法人员无相应专业的学历背景,业务知识体系单一,制约了执法办案效果。四是行政复议体制还需完善。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后,复议范围扩大,案件数量将大量增加,案情越发复杂多样。行政复议机构行政编制不足,办案人员缺乏,办案条件有限,办案经验不够,能力不足,法律素养不高等问题突出,距离打造高素质、专业化队伍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三、2021年主要工作安排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的工作部署,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干部学法守法用法。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守法用法,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促发展保稳定的能力。完善党委(党组)中心组学法制度,督促干部职工坚持日常自主学法,采取集中学法、专题培训等方式大力开展学法活动,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加强业务培训和学习交流,借鉴其他地区备案审查工作做法经验,提高备案审查干部队伍专业素质和能力。加强对县政府制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不断提高规范性文件的报备率、及时率、合法率。三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参加行政执法统一考试,取得行政执法资格证件,做到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加强行政执法人员培训教育和业务指导,采取以案说法、模拟办案等方式,将法律法规学习与案件办理结合起来,提高培训效果。完善委托执法方式,保证执法主体适格、程序合法,执法活动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四是加强法治教育宣传。全面启动“八五”普法工作,深入开展法治乡村建设,积极推进法治县和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主动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利用关键节日等时间节点,采取联合主办、协办等形式开展普法宣传活动。继续加大基层法治文化阵地建,持续推进“法治宁化”建设。五是加强行政复议制度建设。加强行政复议案件审理队伍建设,配足配齐行政复议机构工作人员,保证行政复议案件专职审理人员不少于2名。推进行政复议机构规范化建设,完善行政复议体制改革相关配套制度。六是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健全行政执法监督机制,逐步健全行政执法评议考核、行政执法责任追究、行政执法奖励等制度,完善行政执法投诉举报、情况通报等监督制度。


宁化县人民政府

2020年12月11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