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SM06101-0200-2020-00005 文号 宁政办〔2020〕13号
发布机构 宁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生成日期 2020-03-27
标题 宁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县自然资源局等单位关于宁化县2020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内容概述 转发县自然资源局等单位关于宁化县2020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有效性 有效
索 引 号 SM06101-0200-2020-00005
文号 宁政办〔2020〕13号
发布机构 宁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生成日期 2020-03-27
标题 宁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县自然资源局等单位关于宁化县2020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内容概述 转发县自然资源局等单位关于宁化县2020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有效性 有效

宁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县自然资源局等单位关于宁化县2020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0-03-30 21:58
| | | |
政策解读:
 各乡(镇)人民政府、华侨农场,县直各单位:

县自然资源局、应急局、住建局、水利局、交通运输局、教育局、文旅局联合制定的《宁化县2020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宁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3月27日

(此件主动公开)

 

  

宁化县2020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县自然资源局  应急局  住建局  水利局  交通运输局  教育局  文旅局

 

为切实做好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福建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福建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决定的意见》《福建省汛期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避让规定》(闽政办〔2007〕62号)和《三明市自然资源局关于做好2020年汛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明自然资综〔2020〕8号)等法规和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成果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以下简称《防治方案》)。

一、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概况

(一)地理位置

宁化县位于福建省西部,东邻明溪、清流县,南接长汀县,西毗江西省石城、广昌县,北界建宁县,隶属三明市管辖,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6°22′—117°02′,北纬25°58′—26°40′之间。境内陆地交通尚便利,泉南高速公路、205省道和国道G356线横贯全境,各乡(镇)均有简易公路相通,形成以县城为中心向各乡(镇)辐射的交通网络。全县辖11镇5乡,有210个行政村和15个居委会(详见宁化县行政区划图(图1)),总人口约38万人,人口密度约为158人/km2

(二)气象、水文

宁化县属中亚热带季风型山地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5-18℃,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无霜期214-248天,年降雨量在1700—1850mm之间,多年平均降雨量1762.1mm;特别是4—10月份常发生强降雨过程,仅每年强暴雨次数平均就高达5次左右,强降雨是区内地质灾害的主要影响诱发因素之一,地质灾害常伴随着暴雨而产生。

宁化县位于福建省中西部的沙溪河流域,是闽江上游的三大支流之一,流域全长328km,流域面积11793km2,河道平均坡降0.8‰。而宁化县则位于沙溪河支流九龙溪上游,处于闽、赣、韩三江分水岭地带;区内地表水系较发育,其溪流主要从东北及西南部山地向东南方向流出;受大气降雨影响,一般上游溪短流急、下游河床较平缓,具明显的山地河流特征。

(三)地质环境概况

1.地形地貌

宁化县地处闽赣交界的武夷山脉东南麓,为闽江上游沙溪河支流九龙溪的发源地,全境地势较高,有闽、赣、汀“三江源头”之称;全区南北较长、东西稍窄,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最高山峰鸡公岽位于县域西南角,海拔达1389.9m;区内地形70%以上以中—低山为主,地形切割强烈,坡度常在20—40°之间,部分斜坡受人为削坡影响后较容易产生滑坡、崩塌。

2.地质构造

全县处于闽西北隆起带和闽西南坳陷带的交接部,境内褶皱、断裂、变质作用和岩浆侵入活动强烈,构造主要发育北东向、北北东向构造,省内有名的崇安—石城、浦城—武平等北东向大断裂均通过县境,其次为北西向、近南北向构造。多组断层交错切割,造成地层支离破碎和混杂相嵌,地质构造较复杂。

3.地层岩性

区内地层出露齐全(详见表1),自震旦系至第四系地层多有出露,面积约1071km2,以上元古界震旦系—古生界泥盆系的变质

1    宁化县行政区划图

岩类为主,其地面表层残坡积砂质粘性土层厚度较大;而境内花岗岩(侵入岩)分布广泛,出露面积占全县面积的一半以上,其岩性单一、风化强烈,主要有片麻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ηγ3),其地面表层残积粘性土层厚度较大;上述两类土体是境内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致灾体的主要地质体。

1    宁化县地层划分简表

地 层 名 称

代 号

主要岩性

分布地点

厚度/m

 

第四系

全新统

 

Qh

砂土.粘土.砾石.

湖村、泉上、翠江

5

上第

三系

 

佛昙群

Nf t

玄武岩夹砂砾石层

湖村

126

 

 

 

 

 

 

 

赤石群

K2ch

砂砾岩.砂岩.粉砂岩

水茜

1903

沙县组

K2s

泥质粉砂岩.砂砾岩

水茜、安远、中沙、济村

886

下统

禾口

石帽

上组

K1h

K1sh2

流纹岩.凝灰溶岩

济村、石壁、淮土

501

下组

K1sh1

英安岩. 熔结凝灰岩

上统

坂头组

J3b

泥岩.页岩.粉砂岩

方田、安远

882

长林组

J3c

凝灰质砂砾岩.砂岩.粉砂岩

泉上

1004

中统

漳平组

J2z

细砂岩.石英砂.粉砂岩

泉上、安远、曹坊

288

下统

梨山组

J1l

粉砂岩. 细砂岩.泥岩夹层

泉上、安远、曹坊

183

三叠系

上统

文宾山组

T3w

砾岩. 砂砾岩夹粉砂岩

泉上

30

 

 

 

 

 

上统

翠屏山组

P2cp

砂岩. 粉砂岩. 泥页岩

泉上

206

下统

童子岩组

P1t

泥岩. 粉砂岩. 砂岩

泉上

317

文笔山组

P1w

泥质粉砂岩. 泥岩夹层

湖村

281

栖霞组

P1q

含燧石条带灰岩

湖村

64

上统

船山组

C3c

厚层质纯灰岩

湖村

102

中统

黄龙组

C2h

灰岩夹白云岩

安乐

156

下统

林地组

C1l

石英砂岩.砂砾岩夹粉砂岩

城南

192

上统

桃子坑组

D3tz

粉砂岩夹石英砾岩.砂砾岩

湖村

200

天瓦

岽组

上段

D3tb

千枚状粉砂岩夹石英砂岩

湖村、治平、泉上、安乐

300

下段

D3ta

石英砂岩.砂砾岩夹千枚状粉砂岩

湖村、治平、泉上、安远

奥陶系

下统

魏坊组

O1wf

簿层千枚岩. 千枚状泥岩

曹坊

703

上统

东坑口群

3dn

变质石英砂岩夹千枚岩

泉上、安乐

1189

中—

下统

林田群

上段

1-2lnb

变质石英细砂岩夹粉砂岩

湖村、治平、泉上、安乐、曹坊

721

下段

1-2lna

变质石英砂岩.变质粉砂岩

湖村、治平、泉上、安乐、曹坊

1771

上统

 

Z2

绢云石英片岩夹硅质岩

湖村、治平、泉上

446

下统

丁屋岭组

Z1dn

钾长变粒岩.变质石英砂岩

泉上、济村、淮土

1394

吴墩组

Z 1w

变质杂砂岩.凝灰质砂岩

济村、水茜

1013

二、地质灾害点概况及危害性

根据本次防治方案修编要求,在上年度防治方案基础上,对全县地质灾害点进行全面核查,对已搬迁且旧宅已拆或已工程治理、边坡稳定且危害性很小的地质灾害点进行核销,并对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调查,经复核和调查后,全县共核销地质灾害点6处,新增地质灾害点3处。(详见表2)

 

2    宁化县2020年各乡(镇)地质灾害点一览表

 

乡  镇

名  称

2019年地灾点

年核查

删减点

2020年核查

新增点

2020年地灾点

1

城郊镇

11

 

 

11

2

石壁镇

9

 

 

9

3

淮土镇

12

 

 

12

4

方田乡

8

1

 

7

5

济村乡

6

 

1

7

6

安远镇

13

 

 

13

7

水茜镇

4

 

 

4

8

中沙乡

6

1

 

5

9

湖村镇

2

 

 

2

10

治平畲族乡

10

2

1

9

11

曹坊镇

20

 

 

20

12

安乐镇

29

2

 

27

13

泉上镇

1

 

 

1

14

城南镇

3

 

 

3

15

翠江镇

6

 

1

7

16

合计

140

6

3

137

需进入本年度县级汛期防范的主要地质灾害点共计137处(各乡(镇)地质灾害点的基本情况详见附件1),其中滑坡点120个、崩塌点15个、泥石流点1个、地面塌陷点1个。经本次统计,全县地质灾害尚潜在威胁和影响679户7121人,潜在危害房屋5358间,威胁财产达21916万元。全县地质灾害危害程度达重大级的地灾点36处、较大级27处、一般级灾点74处。潜在危害性重大~较大的乡(镇)主要有安远、安乐、淮土、翠江、城郊、曹坊、治平、石壁等乡(镇)(详见表3)。另本县现有高陡边坡607处,威胁826户,威胁人数3806人,威胁财产12474.3万元。(此次高陡边坡点未列入地质灾害基本情况表中,由各乡(镇)负责监管。)

 

3  宁化县2020年各乡(镇)地质灾害分布和

危害程度分级一览表

 

乡  镇

名  称

地质灾害分类

地灾点危害程度分级

滑坡

崩塌

泥石流

地面

塌陷

重大

较大

一般

1

城郊镇

11

0

0

0

11

0

2

9

11

2

石壁镇

9

0

0

0

9

4

2

3

9

3

淮土镇

8

4

0

0

12

2

5

5

12

4

方田乡

7

0

0

0

7

0

0

7

7

5

济村乡

7

0

0

0

7

3

1

3

7

6

安远镇

10

3

0

0

13

6

5

2

13

7

水茜镇

4

0

0

0

4

0

0

4

4

8

中沙乡

4

1

0

0

5

0

0

5

5

9

湖村镇

1

0

0

1

2

0

1

1

2

10

治平畲族乡

7

2

0

0

9

1

0

8

9

11

曹坊镇

18

2

0

0

20

3

2

15

20

12

安乐镇

24

2

1

0

27

9

8

10

27

13

泉上镇

1

0

0

0

1

0

0

1

1

14

城南镇

3

0

0

0

3

1

1

1

3

15

翠江镇

6

1

0

0

7

7

0

0

7

16

合计

120

15

1

1

137

36

27

74

137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宁化县境内地质灾害点多面广,地质灾害类型以滑坡、崩塌为主,另有少量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等。辖区地质灾害频发,尤其是2015年5月份的特大暴雨诱发了各类地质灾害,给宁化县人民造成极大的危害。区内地质灾害的主要威胁对象和影响范围主要有:

1.对于山前地带的房前屋后因工程建设和人为削坡所引发的小型零星的滑坡崩塌灾害,主要是威胁边坡前后建筑物内的人员及财产等安全。本区大部份灾点属于此类型。

2.对于公路沿线边坡所引发的滑坡、崩塌灾害,除堵塞交通和毁坏公路及附属设施外,主要是威胁通行车辆和过往人员的安全;特别是较高陡的边坡,危害范围甚至延伸至公路外部或公路下部。

3.采矿工程引发的地质灾害威胁矿山周围的人员和建筑物的安全。如采空区引发的地面塌陷灾害,开采地下水诱发的地面塌陷或水文地质环境问题等,这类灾害往往造成地表房屋开裂、公路变形、矿坑塌陷等,部分矿山塌陷直接影响采矿安全;局部还会发生区域性地表蠕动,造成地表建筑物下沉或变形等危害现象。如湖村镇的部分岩溶塌陷灾害点。

4.对于部分沟谷潜在的滑坡并发性泥石流灾害,以及境内部分大型引水沟渠或库塘渗漏所潜在诱发的滑坡并发泥石流隐患,主要是危胁沟谷、沟口和引(蓄)排水等设施下游的部分居住人员与房屋财产安全;潜在威胁范围较广,一旦发生并发性泥石流后危害性往往较大。

据统计,区内90%以上的地质灾害都是由降雨所引发,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强降雨关系十分密切;近年来随着人类工程活动越来越频繁,为地质灾害的发育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不可掉以轻心。

三、2020年地质灾害初步预测

(一)2020年度气象预测情况

1.2020年气候总趋势

主要气候特点是:冬季(2019年12月~2020年2月) 预计我县气温偏高,降水偏多,极端最低气温接近常年,可能出现阶段性强降温过程;早春季(3~4月)气温偏高,降水偏少;雨季(5~6月)气温偏高,降水偏少,但时空分布不均,可能出现旱涝急转;夏季(7~9月)温高雨多,≥35℃高温日数正常,极端最高气温略高;秋季(10~11月)温度偏高,秋寒略迟于常年,降水偏多;2020年影响我县的台风个数略多,6月可能有早台风影响我省。

2.2020年主要季节天气

冬季(2019年12月~2020年2月):预计平均气温8.5~9.5℃,偏高0.1~1.0℃,但气温变化幅度较大,可能出现阶段性强降温过程。相对偏冷时段出现在:12月中旬后期~下旬中期、1月中旬中前期和2月上旬中前期。预计极端最低气温,可达-5~-3℃,高海拔山区为-7~-6℃。预计总降水量240~270毫米(偏多0~1成),其中12月和1月偏多;2月偏少

②早春季(3~4月):预计平均气温16~17℃,偏高1.0~2.0℃。3月下旬可能出现阶段性低温过程,不利于春播。高海拔山区可能出现轻度“倒春寒”天气,但出现大范围“倒春寒”天气的可能性小。

预计总降水量400~450毫米,偏少0~1成。

雨季(5~6月):预计平均气温23~24℃,偏高0.1~1.0℃,出现“五月寒”的可能性较小。预计总降水量500~600毫米(偏少0~2成)。

夏季(79月):预计平均气温26~27℃,偏高0.1~1.0℃,≥35℃高温日数正常,极端最高气温略高。预计总降水量400~500毫米(偏多0~2成)。

⑤秋季(10~11月):预计平均气温17~18℃,偏高0.1~1.0℃。

预计总降水量100~150毫米,偏多0~2成。

3.2020年主要气象灾害

冬季气温变化幅度较大,可能出现阶段性强降温过程。春播期气温变化幅度较大,3月下旬将出现阶段性不利于春播的低温过程;

早春季局地有较明显的雷雨、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雨季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容易出现旱涝急转

可能有早台风影响,夏季有1~2个台风明显影响我县

(二)重点防范期 

根据上述气象资料预测及境内地质灾害隐患点多受强降雨引发的特点,2020年度本县地质灾害防灾重点防范期为3~9月份的雨季降雨比较集中阶段,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为重点防范期中的重中之重,各乡(镇)和水利、交通、文旅、学校、矿山等有关部门必须切实加强本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及时进入重点防范期工作状态,确保安全度汛。

(三)2020年地质灾害态势预测 

根据宁化县2020年降雨趋势预测和区内地质环境条件,结合我县的主要工程建设项目,本年度地质灾害发生数量将接近于正常。预测2020年度发生地质灾害的主要区域为潜在危害较大的高发区域,主要位于我县安远、石壁、安乐、方田、治平、曹坊、济村、淮土、翠江、城郊等乡(镇);此外部分山区农村高陡边坡地带也是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地段。

预测本年度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以滑坡、崩塌类灾害为主,境内需要重点关注的危害程度达重大级的地质灾害点36处,为高发危险区域;较大级的地质灾害点27处和一般级的地质灾害点74处的范围内,均应列为高发易发区段。此外,部分房前屋后高陡边坡、公路沿线削坡地段、开采矿山区域、矿山弃渣分布较集中区、引(蓄)排水设施下游和水库水位波动影响地带,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

从面上看:北部安远及西南面治平、方田、曹坊、安乐等山区乡(镇),地形高差较大、切割强烈,坡形变化复杂多样,形成了易于产生地质灾害的地形地貌;岩土层普遍覆盖着厚度较大的残积粘性土层和坡积砂质粘土层,结构松散、遇水易软化成可塑状,易于产生地质灾害的物质来源;而降雨强度平均每年均有1次以上的特大台风暴雨和多达5次以上的大暴雨,是诱发地质灾害的较大外力因素。

从点上看:房前屋后削坡普遍形成高陡临空面,而削坡体的排水系统和防护措施基本处于空白,安全系数极低;特别是许多的削坡体,有的开裂,有的渗水,较为普遍,防不胜防,已成为县内主要的地质灾害隐患问题,随时危胁着坡脚建筑物。此外,地面塌陷、泥石流灾害也偶有发生,且危害较大。

各单位应根据2006年度已经颁布实施的《宁化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5~2015年)及2011年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成果,按相关规范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要求布置全县重点防治村和重要防治点的防治工作,切实做好汛期搬迁避让等防治工作。

通过野外地灾点核查,本年度汛期需加强地质灾害防范的村落有:安远镇的安远、里坑、张垣、割畲、灵丰山、增坑、井坑、杜家草堆、洪围,水茜镇的棠地、石寮、邱山、焦坑,中沙乡的石门、高坪、廖家、樟荣,方田乡的泗溪、朱王、南城、岭下,济村乡的湖头、济村、昆岗、肖家村、神坛坝,石壁镇的拱桥、张家地、邓坊、江口、隆陂、小吴,淮土镇的周坑、寨下、田背、竹园、大王、寒谷,治平乡的治平、下坪、田畲、高峰、高地、泥坑,曹坊镇的官地、曾家背、南坑、宝丰、上曹、下曹、根竹,安乐镇的安乐、谢坊、罗坊、三大、夏坊、黄庄、马家围、丁坑口、赖畲、洋坊,湖村镇的石下、邓坊,城郊镇的雷、夏家、巫高、下巫、九佰嵊、官家坊、马源亭等行政村或自然村。

四、地质灾害点的防治方法

(一)建立和完善群测群防体系

建立和完善群专结合的监测体系和以县为单元的县、乡(镇)、村(居)、灾点的群测群防网络,形成省、市、县、乡、村、组地质灾害防治预警系统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联系网络(县各乡(镇)地质灾害防治监测网络一览表见附件2)。各级人民政府及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组织技术力量对地质灾害点进行全面排查,逐个落实监测人、防灾责任人,按要求建立基础台帐,将有关信息录入地质灾害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要努力达到:“四应有”、“四应知”、“四应会”的基本要求。

1.村(居)委会做到“四应有”:应有群众应急转移预案;应有值班制度、监测制度、巡查制度;应有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协管员;应有监测器具、通讯工具。

2.防灾责任人和监测人做到“四应知”:应知辖区隐患点(区)情况和威胁范围;应知群众避险场所和转移路线;应知险情灾情报告程序和办法;应知灾点监测时间和次数。

3.防灾责任人和监测人掌握“四应会”:应会识别地质灾害发生前兆;应会监测方法;应会对监测数据记录分析和初步判断;应会指导防灾和应急处置。

(二)地质灾害点监测

1.监测对象:根据《福建省宁化县2020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确定宁化县地质灾害监测对象为宁化县各类地质灾害点137处,其中一般级74处,较大级27处,重大级36处。

2.监测方法:一般采用简易监测法,即定期目视检查和安装简易监测设施两种。

1)定期目视检查。要求监测责任人定期目视检查、巡查或在暴雨天气时用目视检查监测地质灾害点有无异常变化,如泉水突然变大、变浑,石块滚落等现象;原有地面开裂突然变宽、加深、向两侧延伸或新增地面裂缝。在雨季时村镇或住房后山沟谷突显异常浑水或声响。

2)安装简易监测设施。要求在监测地灾点有敏感变化部位(如滑坡后缘裂缝中或滑坡前缘两侧)设立简易固定标尺(桩)或水泥砂浆贴片等观测其变化情况(见图2),按规定及时做好记录。

3.监测工具和测期:一般采用钢卷尺、皮尺、三角堰等。旱季每月观测一次,汛期(4~10月份)每10天监测一次,当发现监测点有异常变化和在暴雨天气前后,应加密监测次数。也可根据省、市、县汛期发布的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开展监测,当预报等级III级时,每天监测1次,预报等级达II级时,每天监测2~3次,预报等级达I级时,每天监测4~6次。居民房后高边坡由房主负责监测。村镇居民居住在高陡边坡旁边的,在雨季时应加强对山坡进行巡查,监测山体有无开裂等现象。

 

 

 

a设尺观测     b砂浆、玻璃贴片观测     c设桩观测

2  地质灾害简易观测

4.监测成果分析:每个地灾点的监测记录,均应按宁化县自然资源局制定的统一表格由观测者现场填写,避免遗漏。监测数据无重大异常变化时,每月25日前须上报到宁化县自然资源局;若监测数据出现重大异常变化或每月底遇暴雨天气时,应及时将监测情况上报宁化县自然资源局,以便监测组及时统一整理上报县防灾指挥部,供有关部门协同分析,为地灾预警预报和防治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5.定期检查工作

要明确各自职责,制定定期检查制度。专项检查内容包括:

1)地质灾害危险地段的警示标志设置情况;

2)紧急情况群众应急转移方案制定落实情况;

3)已发生滑坡地段的值班、监测、防御情况;

4)水库、矿山等危险地段的防汛备汛及除险加固情况等。

(三)避让方法

避让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护措施。避让一般分为汛期避让和搬迁避让两种。汛期避让:对仍在采取监测控制措施中或潜在不稳定因素高陡斜坡地质灾害隐患点、在汛期强降雨或暴雨期间,对潜在受灾害威胁的村民采取临时搬迁避让措施。搬迁避让:一般对规模、危险性较大,威胁范围较广的地质灾害点,难以找到经济有效防治措施,实行受灾户举家搬迁,另选合理住址安居,永久性防止地灾造成危害

(四)工程治理方法

宁化县地质灾害点较多,需要治理的灾害点相对也较多。地质灾害的工程治理方法较多,有的复杂、投入多,有的简单、投入少。根据地质灾害点的规模、分布特征、所处的地质条件、地形条件,选择相适应的工程治理措施。地质灾害工程治理方法参见表4。

4    地质灾害工程治理方法及其适用条件

 

防治措施

适应条件

挖除

适用于厚度、规模小的滑坡,挖除会引发新的危害时则少用或不用。

削坡减载

适用于滑床上陡下缓、后壁及两侧岩体较稳定的滑坡。危险性大又不便于加固的危岩块体,若削坡会引起新的滑坡、危害则不适用。

压脚

适用于前缘有阻滑地段或下方斜坡稳定的滑坡。压脚常与削坡配合,以改善滑坡受力条件。

挡墙

(重力式、锚杆式)

适用于规模不大的滑坡和滚石拦挡。

护坡(片石砌护)

适用于不稳定斜坡体表面局部崩落或被冲刷。

抗滑桩

(灌注桩、挖孔桩等)

适用于不同规模和类型的滑坡,尤其适用于滑坡体破碎而滑床较完整的滑坡。小规模滑坡适用于灌注桩,规模大、推力大滑坡适用于大口径的挖孔桩。

抗滑键

适用于滑动面清楚、单一,滑面上抗剪能力特差,而其上、下岩体较完整的滑坡。

锚杆、锚索

适用于危岩体和顺层岩质滑坡的加固,与其它支挡工程结合也可用于其它滑坡的治理。

充填(夯实)裂缝

适用于初始拉张变形滑坡,防止地表水贯通滑动面,应结合监测。

地表排水

基本适用于各类滑坡的防治,尤其适于透水性强的土质滑坡,挖沟应采取防渗措施。

地下排水

(盲沟、排水孔)

适用于地下水丰富的滑坡防治,常与地表排水工程结合使用。

五、组织管理与应急方案

(一)组织管理与职责分工

必须做好防灾救灾组织管理工作,确保人员和财产安全,将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在组织管理上,建立健全以县、乡(镇)两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为核心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负责组织、指挥全县防灾救灾工作,协调调集各种救灾物资供应,指挥宁化县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2020年度宁化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构成名单见表5。

 

5    宁化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联络表

 

名  称

  

   

 

伍  民(副县长)

13860525050

副组长

      伍善芳(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13806975751

副组长

潘良珍(县自然资源局局长)

13950962066

 

分管负责人

   

自然资源局

林  岚(副局长)

13950962065

财政局

邱兴旺(副局长)

13515982323

应急局

曹春祥(副局长)

13605992682

公安局

刘海斌(副局长)

13806966009

民政局

曹周福(副局长)

13605992638

交通运输局

张仁林(副局长)

13507572606

水利局

陈南京(党组成员)

13950912912

住建局

徐  俊(副局长)

13859122698

农业农村局

黄春旺(副局长)

13950912766

卫健局

余创新(副局长)

13605968329

林业局

陈华平(党组成员、林业科技中心主任)

13859400391

气象局

黄辉煌(副局长)

13599350538

教育局

林  安(副局长)

13859100929

文旅局

赖日安(副局长)

13859105088

地质灾害防治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各乡(镇)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要本着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以人为本”,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建立各级人民政府负总责、部门具体负责,及“一岗双责”的地质灾害防治体制,各部门应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责是:应尽快组织查明地质灾害发生原因、影响范围等情况,确定启动应急抢险预案,积极组织抢险救灾工作;提出应急治理措施,减轻和控制灾情。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应急队伍构成由县政府办、防汛、自然资源、应急管理、人武、公安、消防、住建、交通、民政、卫生、通信、水利电力、气象、财政、市政工程等部门及相应乡(镇)和专业地质队伍组成。全县各主要管理部门的具体职责分工如下:

县人民政府:批准发布本行政区域内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将本行政区域内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及时将出现地质灾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区域和地段划定为地质灾害危险区,予以公告;在地质灾害危险区边界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在发生地质灾害或者出现地质灾害险情时,启动并组织实施相应的突发性抢险救灾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抢险救灾工作;及时将灾情报告上级人民政府;根据灾情安排受灾地区的重建工作;对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乡(镇)人民政府、华侨农场:在县政府统一领导下,积极开展辖区内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工作;落实地质灾害危险区的警示标志;采取措施,管理和保障灾害点监测网、村级监测网和乡(镇)级监测网的正常运作,落实各地质灾害点、高陡边坡点防治责任;落实工程治理或者搬迁避让措施;接到地质灾害险情报告时,及时组织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情况紧急时,可以强行组织避灾疏散;不得擅自向社会发布地质灾害预报,不得隐瞒、谎报地质灾害灾情;地质灾害发生后,启动并组织实施相应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并及时报告县人民政府、应急局和自然资源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作;安排灾区重建和治理工作。

县自然资源局: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和管理工作;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培训工作;拟订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加强对地质灾害险情的动态监测,发现地质灾害险情时,会同有关部门尽快查明发生原因、影响范围等情况,提出应急措施,向上级人民政府和主管部门报告;负责组织专家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进行验收和地质灾害责任进行认定;在进行城镇规划时应充分考虑遭受或引发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和危害性,合理规划布局,不得批准未包含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的建设用地和矿山开采等可行性研究报告;不得隐瞒、谎报地质灾害灾情;对地质灾害评估资质单位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进行监督管理;对违反《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有关规定违法行为进行查处。与县应急局、水利局、气象局密切联系,做好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配合应急局做好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相关工作。

县住建局: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城镇范围内的建筑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制定本部门的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报本级人民政府、自然资源局及应急局备案。

县水利局:及时向县自然资源局通报洪水等有关防汛信息,做好水库等水利、水电工程设施地质灾害的巡查、防治、抢险等。编制本部门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报本级人民政府、自然资源局及应急局备案。

县交通运输局:加强交通线路的边坡防护;加强对地质灾害易发区路段的巡查,危险及潜在隐患地段应加以治理;对拟建和在建交通工程项目进行监管和做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通过合理选线、科学设计、规范施工,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及时治理施工中发生的地质灾害。制定本部门的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报本级人民政府、自然资源局及应急局备案。

公路养护分中心:做好公路沿线地质灾害防治的巡查,对公路沿线地质灾害开展治理,保障交通干线的畅通。编制本部门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报本级人民政府、自然资源局及应急局备案。

县教育局:做好学校周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实地质灾害监测与防范,及时组织地质灾害危险区内师生员工防灾避险转移,开展学生防灾知识教育工作。编制本部门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报本级人民政府、自然资源局及应急局备案。

县气象局:及时预报降雨强度及分布范围,对地质灾害发生等级进行预报,汛期增加预报频率,努力提高预报水平。

县文旅局: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及时播报灾害性气象消息、地质灾害气象预报和县政府的防灾部署。负责对旅游景区的地质灾害进行巡查治理;强降雨过程负责关闭旅游景点和做好安全防护工作。编制本部门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报本级人民政府、自然资源局及应急局备案。

县民政局:在地质灾害预警期内做好抢险救灾准备,筹措资金和救灾物资;灾情发生后应及时做好优抚工作。

县林业、农业农村等部门:做好林业、农业开发规划,确保生态环境及地质环境不被破坏。制定本部门的地质灾害预防措施,报本级人民政府、自然资源局及应急局备案。

应急局:拟订宁化县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接到灾(险)情报告后,应立即组织应急抢险救灾队伍赶赴现场开展应急抢险救灾工作。

其他部门:按本年度宁化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构成名单,各单位应按要求做好各自职权范围内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和应急抢险救灾工作。

(二)汛期地质灾害危险区域划定依据

汛期地质灾害危险区域是指在强降雨期间或者之后,突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且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居民居住区或学校等区域或地段。根据《福建省汛期地质灾害危险区域群众转移避让工作的规定》,各县应进行汛期地质灾害危险区域的划定,加强汛期地质灾害危险区域的防范管理;并要求各乡(镇)、村(居)在汛前及时编制《村(居)汛期地质灾害危险区域群众转移预案》,该预案应包括下列内容:汛期地质灾害危险区域范围和转移对象;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应急响应标准;转移工作的实施,包括转移信号、转移路线及临时安置场所或者安全地带;保障措施,包括生活保障、医疗防疫、治安保卫;其他相关内容等。

符合下述标准之一的区域均应划定为地质灾害危险区:

①居民居住区、学校房前屋后以及重要工程设施等高陡边坡的坡脚和坡肩边缘;

②居民居住区或学校等房前屋后高陡自然土质斜坡和坡脚;

③上游汇水面积较大的沟谷及沟口低洼地带;侵蚀河岸岸坡边缘;

④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含过去已查明和每年新增加的地质灾害隐患区);

⑤其它在汛期易发生地质灾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的地带。

(三)加强汛期巡查,实施监测巡查与安全转移,建立预报预警响应机制

1.加强汛期巡查

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县自然资源局要会同县住建、水利、交通、文旅、教育等部门在汛前、汛期、汛后对危险性和危害性达较大级以上的地质灾害点,从群测群防、防灾抢险、应急准备工作等方面进行巡回检查;对危险性和危害性为一般级的地质灾害点每年至少也要巡回检查一次以上。检查发现问题要责成有关单位或责任人抓紧落实整改措施,并将检查情况、存在问题和处理意见及时上报县人民政府防灾办公室。各阶段检查工作的具体任务及要求如下:

①汛前检查:检查各乡(镇)主要地质灾害危险点和防治方案落实情况。主要检查县、乡(镇)、村(居)等各级防灾责任组织机构,防灾明白卡、避险明白卡是否发放到位,危险点监测责任人是否明确,观测点布置、观测方法、记录、汇交整理是否合理、完善,防灾预报制度是否健全,信息网络是否畅通,危险区群众的应急转移方案及措施是否切实可行等。此外,县自然资源、住建、水利、交通、教育、文旅等主要部门应认真做好各自领域内的险情排查,需重点防范的地质灾害危险点(区),应划定警戒区域并设立警示牌等。

②汛期巡查:进入汛期,县自然资源局、住建、水利、交通、教育、文旅等部门应认真按地质灾害防治的有关规定运行,乡(镇)、村(居)及基层群众应当对重点防范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加强监测和灾害前兆特征的巡回检查。对可能出现险情的灾点(含过去已查明和每年新增加的地质灾害隐患区),应当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同时向县自然资源局报告;县自然资源局接到报告后,及时组织专家赶赴现场,调查鉴定险情,提出处理对策,采取相应措施。

③汛后补查:汛期过后,县自然资源局应认真补查各地质灾害隐患点情况(含已查明和每年新增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根据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稳定情况以及险情是否已消除或得到有效控制,决定是否继续监测、是否采取搬迁治理,并通知有关监测单位和监测人;主管部门在每年可进行新增灾点或删除已搬迁或治理的旧灾点,并应及时更新各附表中的各级分管负责人和群测群防人员的姓名与联系电话,为编制下一年度的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提供详实的基础资料。

2.实施灾前监测巡查与安全转移

①对已调查的地质灾害点和划定的汛期地质灾害危险区域,应进行监测巡查,对已列入本防治方案的重大—较大级地质灾害危险点应进行加密监测;遇有台风或暴雨袭击或当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等级达III级以上时,除应加大对危险点监测密度外,还应对房前屋后及公路沿线高陡边坡、水利水电设施、开采矿山、旅游景点等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加强监测巡查;县自然资源局应做好监测工作的技术指导。宁化县政府统一组织、部署地质灾害点的避险实施方案,因地制宜地做好群众及财产的安全转移工作。

②对已发现异常的地质灾害危险点,当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等级达II-I级时,应实行24小时监测;还应对主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居民房前屋后及公路沿线高陡边坡、水利水电设施、开采矿山、旅游景点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区段提前做好防灾准备工作。县人民政府应迅速做好受威胁人员的撤离、财产转移和重要设施的保护工作,确保安全;紧急情况时,可以强行组织实施疏散避险。

③宁化县政府成立地质灾害抢险救灾队伍(主要由县应急管理局组织各防灾成员单位和基干民兵组成),备足必要的防灾物质,制定具体的应急抢险方案。各乡(镇)应当组织村(居)划定汛期地质灾害危险区域,查明地质灾害危险区域内受威胁群众人数;要形成地质灾害危险区域群众转移避让人员清单,并明确村(居)防灾责任人,特别是制定本区域临灾前的群众转移预案,具体布置落实防灾措施;要做到家喻户晓、转移有序。

3.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及应急响应要求

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分为4个等级(IV、III、II、I),按照灾害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分别代表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省自然资源厅会同省气象防汛部门在汛期向社会及时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等级信息。

①当预警预报为蓝色(IV)或以上时,县自然资源局通过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手机短信平台系统,发送到县各地灾防治成员手机中,各乡(镇)和有关单位接到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后,再将信息通知到各地灾点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区域内的村(居)群众。

②当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为III(黄色)级时,各乡(镇)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按照《年度防治方案》部署防灾工作,并适时组织对隐患点和危险区域进行巡查;防灾责任人、监测人、村级自然资源和规划建设环保协管员(下称“协管员”)应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险区域的巡查、监测和防范。发现险情应立即报告,乡(镇)人民政府应及时采取防灾避险措施。

③当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为II(橙色)级时,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实行24小时值班,做好抢险救灾准备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和有关单位防灾责任人组织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险区域进行巡查;村(居)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协管员应加强隐患点和危险区域的监测和防范。乡(镇)人民政府及时启动《群众转移预案》,适时组织群众转移避让。

④当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为I(红色)级时,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实行24小时值班,领导带班,并组织做好防灾救灾工作;县人民政府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和抢险救灾指挥系统;各乡(镇)人民政府及时启动《群众转移预案》,立即组织受威胁的群众转移,并对其它区域进行巡查和防范,派出应急小分队或者包村干部指导防灾抗灾救灾工作。

此外,未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信息的地区,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的要求加强日常管理,一旦发现地质灾害险情,要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并组织群众转移避让。在台风暴雨和强降雨期间,县、乡(镇)积极做好转移避让群众的安置工作,采取有力有效的措施防止已转移群众擅自回迁;台风和强降雨过后,县、乡(镇)在确认地质灾害危险区域内岩土处于稳定、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能稳妥地组织已转移群众适时回迁,并及时组织开展地质灾害补充调查,更新地质灾害管理信息库等。

(四)应急方案

1.灾前预报:依据气象部门提供的异常暴雨天气预报或监测点出现异常变化时,由宁化县自然资源局(监测预报组)提出有关短期预报和临灾预报,报县政府发布。在紧急情况下,经县政府批准,直接由电视台、广播电台播放有关临灾预报信息,指挥部办公室还应及时将信息传达到基层防灾救灾办。乡(镇)负责落实和发布行政管辖区内各防灾抗灾小组事先约定好紧急撤离信号,如广播、敲锣、敲钟等;并应尽早制定好地质灾害危险区居民及财产的疏散、撤离路线、地点等。

2.临灾应急:临灾预报发布后,预报临灾区即进入临灾应急期,县地质灾害防灾救灾指挥部及各职能小组全部进入临灾应急状态,所有与防灾救灾有关部门均应处于紧急待命状态,并启动《宁化县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预案》,对临灾点范围采用明显预警标志,通知临灾区影响范围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

3.灾后应急:地质灾害发生后,防灾指挥部、县自然资源局、县应急管理局应迅速派人到现场调查了解灾情,确定灾后应急工作规模;责令防灾救灾应急分队进入灾区,开展各种抢险工作(包括工程抢险),必要时请求驻军部队支援;责令秘书组、宣传组准确报道受灾情况,发动非灾区群众进行救援;同时责令治安防治组立即开展现场治安保安工作,确保灾民财产和人身安全。此外,专家组应紧急会商,及时提出防治建议,提出合理可行、安全的灾民安置方案等。监测组还应加密灾后监测工作,避免余灾对人员造成伤害。

六、防治措施

根据全县地质灾害的发育特点,选择工程防护、生物防护等措施进行治理,难以治理的,应组织搬迁避让。

l.建房边坡形成的灾害隐患点和高陡边坡,建议采用工程治理中的削坡减载、地表排水、坡改梯、支挡、水改旱、坡面防护等治理措施。对危害重大的隐患点,建议先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工程治理。

2.泥石流易发区及水土流失区,可选用生物防治中的植树造林、种草护坡及合理耕作等综合治理措施(包括退耕还林)。植树造林中应注意植被的类型结构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建议采用异龄的混交林进行防治,不同树龄的复层林不仅可有效拦截地表流水,减少水土流失,而且其地下根系因树龄和树种的不同而且深浅不同的特点,形成网状结构,可以层层稳固土体,利于蓄水保土。

3.重大隐患点如因其防治费用高于搬迁费用或一般隐患点因地势等因素限制难以治理的,建议采取避让措施。避让措施分临时避让和搬迁。临时避让可按受灾户情况选择一对一接受户,遇有灾情预报,受灾户搬进对应的接受户进行临时避险;或转移至各村、居应急避让场所。

4.各地质灾害点防治措施应按相关文件执行,落实防治经费,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走向正常有序的长效轨道。

5.本方案经宁化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附件:1.宁化县2020年地质灾害基本情况一览表

2.宁化县2020年地质灾害监测网络一览表

3.宁化县2020年各乡(镇)地质灾害防治监测网络一览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