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 引 号: SM06130-1100-2025-00029
- 备注/文号:
- 发布机构: 宁化县泉上镇人民政府
- 公文生成日期: 2025-09-23
为全面落实宁化县《全县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和泉上镇《关于印发2025年度泉上镇“百日攻坚”行动方案》要求,结合我镇“网格化管道路、隐患点多面广、二三轮车违法突出”的实际,依托镇道路交通网格化管理体系,开展为期百日的农村道路安全专项攻坚,制定本方案。
一、攻坚目标
1. 全镇道路交通不发生亡人事故;
2. 网格内重点路段隐患整改率达100%,重点车辆台账建档率达100%;
3. 农村群众交通安全知晓率达95%以上,“两站两员”劝导规范率100%。
二、重点攻坚任务及责任分工
(一)基础信息“网格化建档”(10月中旬前完成)
1.深化重点车辆摸排整治
工作任务:以组级网格为基本单元,持续深入推进对二、三轮电动(燃油)车、四轮低速电动车(老头乐)、面包车、长期在宁化运行的外地籍货车、拖拉机等六类易肇事肇祸重点车辆的“一车一档”摸排工作。精准标注车辆使用状态、车主详细信息及历史违法记录,不断完善车辆网格化信息台账,全面提升摩托车及电动车的服务管理能力。在此基础上,同步强力推进回收报废车辆及“僵尸车”清理、注册登记上牌、交通违法查处、源头领域综合治理和精准化交通安全宣传等系列工作,多措并举,确保实现“应登尽登”“应考尽考”“应保尽保”的核心目标,保障整治行动取得扎实成效。
责任部门:镇道安办(牵头)组级网格员(摸排登记)、村级网格(汇总审核)、镇派出所(系统录入)、农机站(拖拉机管理)
完成时限:9月25日前完成摸排,9月30日前完成全镇台账建档,2025年10月15日完成回收报废及登记上牌。
2.风险点“一格一图”标注
工作任务:动态更新《泉上镇道路交通安全重点风险分布图》,明确网格内平交路口、急弯陡坡、临水临崖路段、长下坡、通寺道路、“马路市场”等事故易发路段等六类重点路段,标注风险等级。
责任部门:村级网格(摸排)、镇道安办(绘制公布)
完成时限:9月30日前提交镇道安办。
3.“两站两员”网格化培训
工作任务:对全镇11个村网格员、劝导员开展全员培训,重点讲解网格内常见违法识别、劝导话术及隐患上报流程。
责任部门:镇道安办(牵头)、镇派出所(授课)
完成时限:9月30日前完成培训。
(二)隐患整治“网格化闭环”(10月底前完成)
1. 重点路段分级整改
工作任务:一级隐患(镇统筹):乡、村道镇养护公路隐患由镇路长办组织隐患排查,建立隐患清单并实施治理。对易整改、投入小的隐患,采用“微治理、微改造”模式,于年底前完成整改。一时难以整改的,要明确整治计划、完成时限,有序推进治理。
二级隐患(村落实):未纳入养护范围内的村主干道、通组路由村级网格组织隐患排查,建立隐患清单并实施治理,10月31日前完成。
三级隐患(组处置):组级网格内入户道路坑洼、视线遮挡等隐患,由网格员协调村民即时整改,9月30日前清零。
责任部门:组级网格员(发现上报)、村级网格(初步处置)、镇道安办(验收销号)
完成时限:11月30日前完成全镇隐患“清零”。
2.“马路市场”网格管控
工作任务:对集镇路段,由组级网格在赶集日(每月农历1/6日)提前疏导摊位,镇城管队现场管控占道经营、引导车辆有序停放。
责任部门:镇城管队(牵头)、泉上村村级网格(配合)
完成时限:攻坚期间持续执行,10月15日前形成常态化管控机制。
3. 货物装载源头网格监管
工作任务:排查镇内砂场、快递站等装载源头企业,由镇道安办联合村级网格签订《超限超载承诺书》,每月开展1次上门检查。
责任部门:镇道安办(牵头)、企业所在村村级网格(日常巡查)
完成时限:9月30日前完成企业排查,10月31日前完成全覆盖检查。
4.拖拉机安全监管
工作任务:对已摸排出的报废拖拉机喷上“报废拖拉机,严禁使用”标识,并与拖拉机主逐一签订《农机手安全生产告知书》,每月至少1次联合执法,节假日、重要时节加大联合执法频次,严厉打击逾期未报废拖拉机上道路行驶等违法行为,农机站配合协查挂外省牌多功能拖拉机牌证真实性,逾期未报废的,签订《拖拉机运输机组禁止使用告知书》,对违法上道路行驶拖拉机强制报废回收。
责任部门:农机站(牵头)、村级网格(摸排)、派出所(执法)
5.二三轮车专项整治
工作任务:对无牌无证、达到报废标准的车辆,劝导车主主动报废,符合登记条件的抓紧上牌;无保险的督促补买保险,未年检的及时送检。对隐患车辆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督促车主整改到位。各村要每周汇总上报进度,泉上、联群、泉正、泉永、黄新完成报废清理75辆、登记上牌40辆,豪亨、新军、罗李、谢新、青瑶、延祥清理35辆、登记上牌15辆,社区清理20辆、登记上牌10辆。
责任部门:村级网格(摸排)、道安办(信息登记)
(三)科技赋能“网格化升级”(10月底前完成)
1. 监控设备网格修复与增设
工作任务:修复集镇路口、各村主出入口损坏监控;积极对接县公安部门,争取资金增设人脸识别探头(抓拍不戴头盔、违法载人)。
责任部门:镇派出所(牵头)、镇财政所(经费保障)、 相关村级网格(协调安装)
完成时限:10月30日前完成修复,10月31日前完成新增设备调试。
2. “网格+科技”违法劝导
工作任务:通过监控识别网格内违法行为,由村级网格推送至组级网格员,24小时内上门警示教育;对3次以上违法者,由镇派出所依法处罚。
责任部门:镇派出所(识别推送)、组级网格员(上门劝导)
完成时限:10月15日前启动,攻坚期间持续执行。
(四)秩序管控“网格化勤务”(长期坚持)
1. 重点时段网格布控
工作任务:上学/放学时段:泉上村中心学校、中学、幼儿园路口,由村级网格安排网格员、学校老师、派出所民警联合值守,疏导交通。
赶集/农忙时段:由镇派出所民警、组级网格员设置临时执勤点,严查三轮车违法载人、面包车超员。
责任部门:镇派出所(执法)、 相关村网格员(协助)
完成时限:攻坚期间每周开展3次以上,累计查处重点违法不少于120起。
2. 外地籍货车网格监管
工作任务:摸排长期在镇内运行的外地籍货车(重点为砂场运输车辆),由村级网格建立清单,镇路长办每月开展1次安全检查,隐患及时抄告车籍地。
责任部门:镇路长办和派出所(牵头)、 相关村级网格(配合)
完成时限:9月30日前完成摸排,12月15日前完成全量检查。
(五)宣传教育“网格化渗透”(长期坚持)
1. “三必须一物建”网格落地
工作任务:各村级网格在红白喜事、民俗活动中,落实“村干部到场、劝导员执勤、主办方承诺”;在民俗乐队、婚庆公司中发展1名网格员担任宣传员,将交通安全宣传推文、视频、图片等在每一次活动人员集中时宣传、播放。
责任部门:村级网格(组织实施)、镇宣传办(指导)
完成时限:9月30日前完成宣传员选聘上报,攻坚期间活动全覆盖。
2. “美丽乡村行”网格宣讲
工作任务:针对“一老一小”、集中务农务工群体等重点人群,由镇派出所联合村级网格,在村广场、学校开展6场宣讲,发放《道路交通安全手册》。
责任部门:镇派出所(牵头)、 各村级网格(组织群众)
完成时限:12月30日前完成11个村全覆盖。
三、保障机制
(一)督导考核
1. 镇道安办每周开展“网格化督导”,对隐患整改率低于90%的村级网格亮“红灯”,约谈挂包领导;对成效突出的网格给予经费奖励。
2. 将攻坚任务纳入各村年终绩效考评,权重不低于10%。
(二)协同联动
1. 建立“网格吹哨、站所报到”机制:组级网格发现重大隐患,1小时内上报村级网格,村级网格协调镇相关站所24小时内处置。
2. 每周三开展“派出所+综合执法队+村镇建设服务中心”联合执法,重点整治网格内顽疾。
(三)信息报送
报送内容 |
责任主体 |
报送时间 |
风险分布图、重点车辆台账 |
村级网格 |
9月28日前 |
隐患整改阶段性报告 |
镇道安办 |
11月10日前 |
百日攻坚工作总结 |
镇道安办 |
12月25日前 |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