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 引 号: SM06127-1100-2021-00041
- 备注/文号: 翠政〔2021〕8号
- 发布机构: 宁化县翠江镇人民政府
- 公文生成日期: 2021-03-02
- 有效性:有效
- 有效性:有效
- 有效性:失效
- 有效性:废止
各村、社区(居)民委员会、镇各部门:
为了切实做好抗洪抢险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全镇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根据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的工作布置和要求,特制定《翠江镇抗洪抢险应急救援预案(试行)》(以下简称《预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预案》要求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一、要落实责任。各村居、镇有关部门要按照《预案》要求,立足岗位,履行职责,协作配合,进一步细化完善相关预案,确保责任落实到人、装备配备到位。
二、要强化演练。各村居、镇有关部门要制定详细方案,加强《预案》的演练,切实提高应急抢险救援的综合能力,确保根据需要能立即投入抢险救援。
三、要加强督查。镇将定期或不定期对《预案》落实情况进行抽查,各村(居)负责抓好本区域内的工作落实。
四、要及时报告。在贯彻执行《预案》中的问题要及时向镇报告。
翠江镇人民政府
2021年3月2日
翠江镇抗洪抢险应急救援预案(试行)
翠江镇位于闽西北部闽赣交界的宁化县城区,设4个行政村,49个村民小组,8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总人口53150人,其中农业人口10365人,总土地面积27.9平方公里,耕地7868亩,山林1423.2亩,果园5598余亩,菜地复种面积3049余亩。我镇基础设施齐全,交通便利,邮电通讯设施完善,电力供应充足,是宁化政治、经济、文化、旅游的中心。省道204线、205线、307线环镇而过,永宁高速公路纵贯境内。往东距三明152公里,距京福高速165公里,往南距319国道90公里,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18℃,年降雨量1700—1870毫米,无霜期214—248天,日照时数1757小时。城区地面高程大都在316-317米,部分低洼地面在312米左右。西溪穿城而过,东门桥至东西溪汇流口仅1.5公里,受东、西溪洪水相互顶托影响,历史上一向为洪水多发镇之一。我镇境内地貌属河谷小盆地,四周环山,地质构造和岩浆活动发育区域变质作用比较强烈,因此汛期又易发生地质灾害。
为有序、高效做好应急抢险救援工作,针对我镇实际,在总结历次抗灾救灾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本预案。
一、暴雨洪水预警报
1.宁化站24小时降雨和相应频率关系表
频 率(%) |
20 |
10 |
5 |
2 |
1 |
24小时降雨量(mm) |
144.2 |
174.1 |
204.1 |
241.8 |
269.5 |
2.宁化站三天降雨量和相应频率关系表
频 率(%) |
20 |
10 |
5 |
2 |
1 |
三天降雨量(mm) |
195.7 |
233.9 |
272.2 |
318.0 |
353.2 |
3.宁化站洪水位和相应频率关系表
频 率(%) |
20 |
10 |
5 |
2 |
1 |
相应洪水位(米) |
316.32 |
317.07 |
318.06 |
319.16 |
319.55 |
4.城区警戒水位、危险水位
宁化城关站警戒水位314.5米(假定高程8.85米),危险水位316.30米(假定高程10.15米)
二、主要易发灾害区
1.学校、在建工程和居住在沿河低洼地带、土墙房屋、危房等的住户。
2.居住在陡坡下和不稳定的山体下的易发地质灾害点的住户。
3.水上船只、电站、山塘水库、渡槽、桥梁等水利交通工程。
三、加强领导,责任到人
各单位要进一步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责任制,做到目标明确,任务落实到人。镇成立防汛抗旱指挥部,总指挥范衍荷,副总指挥邱隆华,成员:曾扬攀、罗玉贵、吴光发、蔡永松、张玉海、李琪、伊宁、张永根、巫志华、庄小赐、黄永辉、林智洲、曹晔、吴逊怡、邱县容、谢华松、邱道贤、高红林、罗斯万、罗小林、周红珠、刘府美、廖云霞、黄桂香、沈敏芳、杨志莹、邱晓蓉,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由罗玉贵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设镇水利工作站,负责防汛抗旱工作。联系电话:6824522。各村(居)要成立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应急小组,由各村(居)主任任组长,全权负责指挥本村(居)防汛抗旱工作。
四、成立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应急小组
镇成立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应急小组,组长:范衍荷,副组长:邱隆华,下设翠江镇综合应急救援队,由指导员:吴光发、大队长:罗玉贵、副大队长:伊 宁,分四个小队(每队10人),由阴宁刚任中山小队队长,范青峰任双虹小队队长,巫立强任小溪小队队长,刘远新任红卫小队队长组成。
五、做好应急准备
暴雨洪水期间,根据《宁化县防洪防台风应急预案》启动防洪防台风Ⅲ级以上(含Ⅲ级)应急响应后,要做好抢险队伍和相关设施应急准备。
(一)镇村居干部要在岗在位,加强值班值守,做好辖区内应急指挥调度等各项工作,对卫星电话进行检查,确保信息畅通、救援队伍待命、救援物资准备到位。
(二)镇村居抢险队伍整装待命,备好抢险救援装备(救生衣、救生圈、救生绳、手电、应急灯等)和指挥通信系统(卫星电话等)随时准备出发。
(三)根据雨水情,做好重点区域交通管控,翠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民政办、道安办等部门做好赶赴灾区抢险准备。
(四)保持与镇信息联通,实现信息共享。
六、加强会商指挥
启动防洪防台风Ⅲ级应急响应后,挂包村居的镇领导和干部根据工作需要,及时下到村居,靠前指挥,如遇周末视情况取消双休。
(一)精准预警。各村居收集雨情、水情、工情、灾情信息,为镇决策提供依据,并针对有关水情、雨情、灾情,精准预警。
(二)点对点指挥。镇加密会商,根据会商结果和前期降雨、灾情发展趋势情况,特别对预计3小时降雨超过100毫米、短时预报降雨量50毫米以上或出现灾情的区域进行点对点指挥,村居通过鸣锣、手摇警报器、发信息、打电话、入户上门等方式迅速通知有危险区域人群转移撤离。
(三)科学调度。各村对水库、小山塘、电站要加强管理,强化日常巡查,要指定专人加强观测、巡视,随时掌握水库、小山塘运行状况,严格按汛限水位运行,做好汛期24小时值班,确保小山塘安全度汛。一是落实责任,建立水库、小山塘包水库包塘责任制,明确业主、所在行政村的村委会主要负责人、包村镇领导的责任。二是严格执行应急预案,组织好抢险队伍,备足抢险物资,确保交通和通讯畅通。加强对水库、山塘的科学调度和沿河低洼地带的人员转移,确保水库、山塘和上下游的防洪安全。(见附表4)。
七、迅速应急救援
接到巡查人员或群众发现灾情苗头的报告后,镇、村召集应急小组人员到灾害点开展抢救,组织人员撤离。若群众不愿撤离时,由村(居)支部书记、主任下令应急小组执行强制撤离,撤离安置地点按就地就近向高处转移,做到先人后物,有条不紊。如出现应急情况,双虹片(双虹村、双虹社区)转移至新华都购物广场、永利花园;小溪片(小溪村、小溪社区、城西社区)转移至六中操场、金鸡山空地;红卫片(红卫村、红卫社区、北山社区)转移至北山、北山公园空地;中山片(中山村、中山社区、朝阳社区)转移至松树园空地、五中操场、工贸学校操场;县城中心片(南街社区、双虹村部分)转移至金山水郡空地(见附表5)。
当接到各村居或其他途径经过核实的求救信息后,镇第一时间报告防汛指挥长,由指挥长发出救援指令。镇统一指挥部门联动,到达救援现场后服从现场指挥部指挥。
(一)相关部门联动。①实行道路管控和疏通。了解救援出发地点到出事现场的线路情况和道路状况,对抢险行进道路进行管控,快速疏导交通,确保救援车辆和物资畅通,对危险区域进行封路封桥,并维持现场秩序;第一时间抢通救援通道,保障应急救援队伍、卫生救援队伍等第一时间赶赴灾区;②抢险队伍及时出警。抢险队伍15分钟内集结完毕,携带救援装备前往救援。
(二)组建现场指挥机构。
突发灾情现场应立即成立由镇政府牵头,水利站、国土所、村建站、武装部、道安办、民政办等单位组成的现场指挥部,由镇长任总指挥,现场指挥部成立以后,要立即确定转移安置人群地点,救援工作以现场指挥部指挥为主。
(三)畅通现场与指挥部信息传输。现场指挥部要及时反馈前方信息,涉及抢险救援特别是人员伤亡的信息要先上报镇。各村居每日1-2次向镇党政办发送汛情及抗灾动态信息,做好上传下达。
(四)应急伤病人员安置、后勤保障。特别要准备好炉具、餐具,确保应急伤病人员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地方住、有医疗服务。
八、配齐抗洪救援装备
根据历次救援经验,参与抗洪和抢险救援的人员和队伍保障必要的装备:
(一)参与抗洪人员装备:救生衣、救生圈、救生绳、防护头盔、照明设备、雨衣、雨鞋等。镇挂村居领导配备便携式电源或充电宝等,由镇村居统一配备。
(二)参与救援人员装备:救生衣、救生圈、救生绳、救援防护头盔、防割手套、安全腰带等,由镇村居配备。
(三)救援道路抢险机械:铲车、钩机、推土机等,由道安办负责联络协调。
(四)救援救护装备配备:口罩、消毒水,翠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协调救护车、消毒、个人防护、担架等。
九、强化应急演练
汛前在做好水上抢险演练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如下演练工作,不断丰富完善演练科目。
(一)抢通道路演练。镇武装部、道安办总协调迅速管控进出路段,武警及交通应急救援队伍20分钟内携带挖掘机、推土机、铲车、锄头、铁锹等出发赶赴灾区,本着“能绕则绕、能过则过”的思路快速抢通道路。一般的滑坡、泥石流、坍塌体,应以清方为主;大型的滑坡、泥石流、坍塌体,应以翻越为主;因水流冲刷导致路基不稳定路段,应适当增设钢丝或钢筋石笼挡墙;跨河桥梁倒塌或受损路段,要架设便桥、浮桥或钢桥。
(二)山洪救援演练。主要针对人员被洪水围困,镇武装部应正确判断险情,向村居、群众了解受困人员的位置、数量、危险程度等情况,用电话(卫星电话)向县防指报告情况。同时,通过抛绳器或者长杆等将安全绳投送至受洪水围困人员处,将安全带、安全绳、救生衣、救生圈等救援物资通过安全绳传递给受洪水围困群众,集中力量解救受困群众,将受威胁人员转移至安全地带。
(三)山体滑坡泥石流救援演练。镇将主要抢险人员编为警戒、排险、搜寻、抢救、清理等分队。抢险过程中,出现塌方征兆时,指挥员迅速组织人员向安全地带转移。
(四)自身防护与避险演练。应急抢险队员在担负抗洪抢险任务中必须讲究科学,指挥员必须深入细致地研究洪水规律、抗洪抢救行动规律和安全防护规律,增强对抗洪抢救行动的理性认识和指挥驾驭能力,组织抢险队员实施有效的防护与避险,做到防止人员淹亡、砸伤、触电、中暑等,确保救援过程中的自身安全。
(五)救援专业设备操作演练。成立救援专业设备操作队伍,进行实地操作演练,确保能够熟练操作救援专业车辆及有效清障,保障救援队伍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开展救援。
(六)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成立相应的应急工作队伍,熟悉应急处置工作程序及技术要求的掌握,全面提升应急响应能力、消毒、采样、个人防护等;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迅速、措施果断;部门配合、分工协作的原则开展防疫防控。
附:1.翠江镇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名单及联系方式
2.翠江镇防汛抗旱指挥机构
3.翠江镇防汛抢险救灾流程图
4.翠江镇水库小山塘包塘安全责任领导、责任人名单
5.翠江镇防洪人员疏散预案
附表1:
翠江镇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名单
职 务 |
姓 名 |
职务 |
姓 名 |
镇长,镇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长 |
范衍荷 |
成员 |
吴逊怡 |
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指挥长 |
邱隆华 |
成员 |
邱县容 |
成员 |
林智洲 |
成员 |
谢华松 |
成员 |
曾扬攀 |
成员 |
邱道贤 |
成员 |
罗玉贵 |
成员 |
高红林 |
成员 |
吴光发 |
成员 |
罗斯万 |
成员 |
蔡永松 |
成员 |
罗小林 |
成员 |
李 琪 |
成员 |
伊晓凤 |
成员 |
张永根 |
成员 |
刘府美 |
成员 |
曹 晔 |
成员 |
魏宝文 |
成员 |
巫志华 |
成员 |
黄桂香 |
成员 |
庄小赐 |
成员 |
沈敏芳 |
成员 |
伊宁 |
成员 |
伍小妹 |
成员 |
黄永辉 |
成员 |
邱晓蓉 |
附表2:
翠江镇防汛抗旱指挥机构
防汛抗旱指挥部:
总 指 挥:范衍荷(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副总 指挥:邱隆华(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部长)
成 员:曾扬攀 罗玉贵 伊 宁 吴光发 蔡永松
李 琪 张永根 巫志华 庄小赐 黄永辉 林智洲 张标稳 曹 晔 吴逊怡 邱县容 谢华松 邱道贤 高红林 罗斯万 罗小林 伊晓凤 刘府美 魏宝文 黄桂香 沈敏芳 伍小妹邱晓蓉
下设六个工作组:
综合组组长:范衍荷(兼)
成 员:谢建国 孙林发 陈谷丰 黄丽萍 邱隆华 曹海泉 廖复平 胡祖平
工程抢险组组长:谢建国(兼)
成 员:包村(居)领导及工作组
转移安置组组长:邱隆华(兼)
成 员:包村(居)领导及工作组
卫生救护组组长:黄丽萍
成 员:包村(居)领导及工作组、张标稳及相关医务人员
治安保卫组组长:孙林发
成 员:包村(居)领导及工作组、综治办全体人员
附表3:
翠江镇防汛抢险救灾流程图
报
告 电话 汛情
情 传真 通报
况
通
知
手机 通知
短信 做好
电话 防范
暴雨预报
通
知
待
命
报 发现灾情苗头
告
通知
启动预案
报
告
附表4:
翠江镇水库山塘包塘安全责任领导、责任人名单
序 号 |
所在村 |
水库山塘名称 |
水库 山塘责任人 (业主) |
责任人 |
|
领 导 |
镇村干部 |
||||
1 |
红卫村 |
县坑 |
曾文芳 |
廖复平 |
张玉海 罗斯万 刘远新 |
2 |
寨下 |
曾念辉 |
王丽花 朱月平 黄国梁 |
||
3 |
小溪村 |
西溪水库 |
孙代鹏 |
邱隆华 |
罗玉贵 高红林 |
4 |
西瓜窠(上) |
饶开清 |
曹海泉
|
蔡永松 李桂华 张运春 罗月珠 巫立强 吴金香 |
|
5 |
西瓜窠(中) |
巫国波 |
|||
6 |
西瓜窠(下) |
饶长生 |
|||
7 |
桐子排 |
伊永根 |
|||
8 |
王竹山 |
林强生 |
|||
9 |
杉岭下 |
周才原 |
|||
11 |
老虎坑 |
杨忠林 |
|||
12 |
狐狸潭 |
钟 华 |
|||
13 |
烂泥岭 |
丁明辉 |
|||
14 |
茶果场 |
巫红次 |
|||
13 |
茶果场 |
高红平 |
|||
15 |
双虹村 |
黄竹窠(下) |
刘金祥 |
孙林发 |
邓金华 陈新平 邱道贤 |
16 |
黄竹窠(中) |
马永程 |
孙林发 |
邓金华 陈新平 邱道贤 |
|
17 |
黄秋垅 |
陈 辉 |
孙林发 |
赖荣秀 陈新平 邱道贤 |
附表5:
翠江镇防洪人员疏散预案
片 区 |
单 位 |
疏散地 |
责任 领导 |
责 任 人 |
双 虹 片 |
双 虹 村 双虹社区 |
新华都购物广场、永利花园 |
孙林发林智洲 |
邓金华 罗贤忠 赖荣秀 罗贤忠 陈新平 邱道贤 罗小林 |
小 溪 片 |
小 溪 村 小溪社区 城西社区 |
六中操场、金鸡山空地 |
曹海泉 胡祖平 陈谷丰 |
蔡永松 吴金香 曾红梅 高红林 刘府秀 邓菊香 廖云霞 |
红 卫 片 |
红 卫 村 红卫社区 北山社区 |
北山、北山公园空地 |
廖复平 张发笔胡祖平 |
张玉海 王丽花 周志林 曾贤贵 罗斯万 朱月平 杨志莹 伍小妹 赖菊秀 沈敏芳 |
中 山 片 |
中 山 村 中山社区 朝阳社区 |
松树园空地、五中操场、 工贸学校操场 |
谢建国黄丽萍陈谷丰
|
张永根 罗 龙 雷淑兰 李 琪 张冬红 谢华松 杨美华 邱晓蓉 张芳梅 刘府美 |
县 城 中 心 片 |
双虹村部分 南街社区 |
第二实验小学、金山水郡空地 |
孙林发邱隆华 |
邓金华 赖荣秀 施 晗 陈新平 邱道贤 周红珠伊晓凤 |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