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SM06101-3000-2022-00013 文号 宁政办〔2022〕15号
发布机构 宁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生成日期 2022-04-24
标题 宁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宁化县“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
有效性 有效
索 引 号 SM06101-3000-2022-00013
文号 宁政办〔2022〕15号
发布机构 宁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生成日期 2022-04-24
标题 宁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宁化县“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
有效性 有效

宁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宁化县“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04-28 09:42
| | | |
政策解读: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各有关单位:

《宁化县“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专项规划》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宁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4月24

(此件主动公开)

 


宁化县“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专项规划

 

 

 

5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6

第一节 发展基础 13

第二节 面临形势 13

一、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仍不健全 14

二、引才留才困难 15

三、基层基础仍较为薄弱 15

四、医养结合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15

五、中医药人员严重断层 16

六、全民爱国卫生运动意识有待加强 16

七、卫生信息化建设距医改工作需求尚有差距 16

八、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压力大 17

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17

第一节 指导思想 17

第二节 发展目标 17

一、居民健康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18

二、医疗卫生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 18

三、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 18

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19

五、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19

六、公共卫生体系逐步完善 19

第三章  重点任务 21

第一节 巩固提升三明医改成果 21

第二节 实施医疗基础设施提升行动 22

一、完善健康管护组织 22

二、加强信息化建设 22

三、实施中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建设项目 22

四、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 23

五、加强公共卫生医疗救治设施建设 23

六、优化城区医疗资源布局 23

七、推进村卫生所达标建................................23

、鼓励专科和民营医院发展 23

第三节 实施医疗人才加速培养行动 25

一、加强总医院中层以上干部培训 25

二、强化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 25

三、重视优秀青年医师培养 26

四、做强复合型医防人才培养 26

五、做实基层医生培训 26

六、做好柔性人才引进 26

、完善人才引进激励措施 26

、发挥卫校培养本土人才作用 27

第四节 实施医院管理体制创新行动 28

一、提高总医院管理能力................................28

二、加强医共体建设 28

三、建立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分配导向薪酬制度 28

四、完善医院内部管理体制 28

五、完善总医院的监督机制..............................29

六、建立以省内外高水平医院帮扶合作机制. .29

七、建立县域医共体内正向激励的人才流动机制............29

八、稳定乡村医生队伍 .29

第五节 实施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 30

一、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30

二、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30

三、实施中医临床优势培育项目 31

四、拓展“互联网+”中医药服务 31

五、挖掘宁化中医药文化精髓 31

六、支持院内制剂研发与使用 31

、强化中医药医保扶持政策 32

、加强中医药经费保障 32

第六节 实施“大健康”战略行动 32

一、落实分级诊疗制度 33

二、增强全民科学健康意识 33

三、推动工间操制度化 33

四、倡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 33

五、加快推进全覆盖健康筛查 34

六、推进全过程健康干预 34

、强化全人群健康管控 34

、完善医防融合运行新机制 34

第七节 实施公共卫生能力提升工程 35

一、加强疾病防控救治能力建设 35

(一)加强疾控机构建设 35

(二)提高疾控机构实验室水平 35

(三)强化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36

(四)推进医防协同融合工作 36

二、加强妇幼卫生工作 37

(一)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质量与水平 37

(二)实施健康儿童行动计划 37

(三)推进妇幼公共卫生服务 37

三、加强卫生应急保障 38

(一)加强卫生应急体系建设 38

(二)扩大卫生应急队伍规模 38

四、加强行业综合监管 38

五、推进健康宁化建设 39

六、加强老年健康服务 40

七、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41

(一)深入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 41

(二)加快推进环境卫生专项整治行动 41

(三)开展传播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41

(四)持续推进卫生健康城镇创建行动 42

八、巩固计划生育发展成果 42

第八节  实施卫生要素和平台建设工程 42

、持续抓好卫生科教工作 43

(一)持续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力度 43

(二)持续加强继续教育工作 43

、加强卫生法制建设 43

、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 44

(一)推动基础设施进一步优化升级 44

(二)稳步推动健康服务新模式发展 44

(三)大力推进以智慧医院为方向的信息化建设 45

第四章  保障措施 45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45

第二节 加强法治建设 46

第三节 加强督导评估 46

第四节 加强环境营造 47

 

 

 

 

 

“十四五”时期是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县实现高质量发展超越的关键时期。紧紧围绕“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编制和实施《宁化县“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专项规划》(以下简称为《规划》),对于构建新时代的健康保障体系,推进医防融合改革,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提升健康服务质量与水平,不断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规划》以省、市《“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专项规划》和《三明市实施“六大工程”推进医改再出发行动分解立项抓落实方案》《宁化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健康宁化2030行动规划》《宁化县实施“五大行动”推进医改再出发工作方案》等为依据,是“十四五”时期推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行动纲领,是制定公共健康政策和健康服务政策、安排重大投资项目、引导社会力量发展卫生健康相关事业的重要依据。

本《规划》基期为2020年,规划期为2021-2025年。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三五”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围绕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目标,以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为动力,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主线,认真落实宁化县“十三五”规划纲要,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不断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和专业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卫生健康发展成效显著。

——居民健康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2020年,全县居民人平均预期寿命81.48岁,分别比全省全市高出2.57、1.46岁,2015年提高0.52岁。“十三五”期间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基本保持在16/10万和7‰以下的目标;连续五年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2020年,全县医疗机构床位1404张,每千常住人口5.37张(全市6.49张、全省5.22张)、执业(助理)医师2.26人(全市2.68人、全省2.54人)、注册护士3.01人(全市3.23人、全省2.95人),每万常住人口公共卫生人员6.99人(全市5.7人、全省5.73人)、全科医生数3.16人(全市3.38人、全省2.44人)。实现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每千常住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注册护士、执业(助理)医师与全市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宁化医改成效得到进一步彰显。我县医改经历了“治混乱、堵浪费”→“建章程、立制度”→“治未病、大健康”三个阶段后,取得了一些成效,主要表现在:1)患者负担明显减轻。城镇职工医保患者住院基金报销比例从2016年的67.55%提高至2020年的70.77%。城乡居民医保患者住院基金报销比例从2016年的65.1%提高至2020年的69.3%。(2)医务人员收入明显提高。医务人员年均收入从改革前2016年的8.25万元增加至2020年的10.89万元。(3)医保基金安全运行。在保障群众基本医疗需要的前提下,减少浪费,防止收不抵支,城镇职工医保基金连续8年保持盈余。2020年总医院医保包干结余5299万元。(4)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县医院和县中医院在全省第三方满意度调查中,从2016年的全省第168名和119名,提升至2020年的第45名和21名。

——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加强。中央和省共安排1.202亿元用于支持县级医院、卫生院基础设施、中医馆和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六大中心建设,县级医疗服务体系和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服务能力得到提升。宁化县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宁化卫校综合实训中心、泉上卫生院第二门诊综合楼改造、方田卫生院病房楼改扩建、中沙卫生院新建病房楼、曹坊中心卫生院病房楼改造,水茜、石壁、治平等15个卫生院垃圾污水处理系统及环境改造,翠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淮土等16个卫生院中医馆、治平畲族乡卫生院畲医畲药馆等项目投入使用,宁化县医院新建PPP项目基本完工,启动并实施闽西北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扶持妇科、产科、儿科、急诊科等薄弱专科建设。已完成卒中中心建设。

——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成效显著。我县中药饮片总处方数、收入实现双增长,百姓对中医药改革的获得感、认可度显著增强,门诊选择中医药服务人群占比从4.66%上升到10.35%。每千人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0.55人,福建省基层老中医药专家师带徒指导老师2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农村医疗机构特色专科1个、省级特色专科2个、在建省级特色专科2个。实现16所乡镇卫生院(社区中心)基层中医馆全覆盖。完成石壁中心卫生院中医药百草园建设项目。争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打造“客家中医药文化”和“中医药+旅游”品牌。

——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扎实推进。加快推进慢性病分级分类分标一体化管理新模式,合理分配并逐步提高慢性病一体化管理绩效考核奖励资金。逐步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所的财务、药品、耗材、业务、医事、药事等方面纳入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核算和承担。统筹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设计基本型、增值型、个性化等服务包,满足不同人群需求。

——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得到提升。探索医防融合改革,建立完善联防联动工作机制,积极争取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及省级配套资金586.36万元。持续抓好扩大免疫规划、结核病、艾滋病、地方病、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饮用水监测等项目。传染病疫情直报网络覆盖率达100%。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AFP、麻疹、风疹、乙脑、流脑等监测报告率和调查处理率均达100%。

——卫生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升。财政投入400万元,完成卫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我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建设,完善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咨询委员会,共计33人,下设6个专业组计66人;成立应急处置专家库,共计89人。同时在全县建立卫生应急信息沟通网络,卫生应急信息员共计306名,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疫情。科学有效地处置了“5.19”洪涝灾害,确保灾后无重大疫情发生。传染病疫情报告率10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率100%。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提前研判、快速响应、当好参谋,及时修订《宁化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制定《新冠肺炎防控预案》,接受公众、部门防控技术咨询,全过程严密防控、全方位参与指导、全重点人群管理、全流程规范救治、全方位督查指导,1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

——卫生健康综合监督执法得到加强。加强基层卫生健康执法网底建设,依法开展公共场所卫生、饮用水卫生、学校卫生、医疗卫生、职业卫生和放射卫生、计划生育、传染病防治、中医服务等综合监督行政执法工作,完成年度国家双随机监督抽检任务,任务完结率达100%。组织开展矿山、冶金、化工等行业领域尘毒危害专项治理工作,公共场所251户,卫生信誉度等级公示224户,卫生信誉度等级公示率100%,学校34所、卫生综合评价实施工作覆盖率100%。医疗机构放射诊疗许可23家,覆盖率100%。集中餐饮具6家,年监督覆盖率100%。一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19家,传染病综合监督评价率达100%,消毒产品生产企业1家,监督覆盖率100%。积极探索医疗机构驻点监督模式,完成县总医院医疗机构驻点监督工作。大力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对监督过程中发现的违法事实处理率达100%。组织开展案例评查,专项稽查等工作,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落实“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要求。

——国家基本与重大公共卫生项目进一步落实。逐步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府补助标准,2020年,达到年人均74元,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92.51%;预防接种建证率100.00%;儿童健康管理率94.81%,新生儿访视率98.31%;早孕建册率94.97%,产后访视率97.5%;老年人健康管理率70.06%;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79.31%;2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77.5%;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77.51%,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89.95%。妇幼公共卫生项目持续开展,城镇低保和农村妇女“两癌”筛查项目,2020年,全县完成HPV检测7003人,延续宫颈癌检查195人,乳腺癌检查9241人;全县共发放叶酸2708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2360人,地中海贫血筛查900对夫妇,进行产前血清学筛查1060人。

——爱国卫生运动持续开展。认真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积极开展控烟工作,落实“四害”消杀制度,开展灾后消杀防治,继续部署开展省级卫生城镇创建活动,全县共申报创建省级卫生乡镇数6个、省级卫生村74个、省级卫生社区3个。推进农村改厕革命工作,投入建设资金446.25万元,完成新建改造农村户厕3250户,全县农村常住人口无害化厕所普及率99.65%。

——健康宁化综合建设扎实推进。启动并实施健康宁化2030建设五大行动,抓好计划生育工作转型发展,建成医养结合机构8家、医养签约合作率达100%。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得到加强,总医院计算机机房网络、硬件进一步提升。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实验室管理系统、医学影像管理系统、电子病历管理系统等通过三级等保测评。为基层家庭医生签约团队集中采购102台健康一体机(其中市配套86台、总医院采购16台)。

——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突破。根据《三明市医改领导小组关于印发三明市医学“优秀人才”培养实施方案的通知》明医改组〔2019〕6号精神,确定了第一批重点发展的优势学科带头人3名、优秀青年医师5名。加强乡村医生培养,依托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开设农村医学班,已累计定向培养54名乡村医生,同时选送12名次临床医生参加福建省乡村医生规范师资培训,提高我县乡村医生培训师资力量。采用理论授课、技能培训和临床跟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累计对全县1882人次乡村医生开展规范化培训。通过乡村医生规范培训工作,筑牢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底,稳步提升乡村医生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持续抓好定向医学生培养,累计定向县级医院培养医学本科生54名,定向乡镇卫生院培养医学生70名。

——卫生科技教育工作成果丰硕。共有7个获市级新技术、新项目,2020年县总医院被确定为福建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建成福建省助理全科医生临床培训基地,翠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石壁中心卫生院为基层实践基地,共培训医学生44名。共选送医师、护士骨干到省内外三级医院进修129人,组织参加全国、省、市各类管理培训及学术会1302人次,选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65人,举办医疗、护理、院感等业务讲座339期,培训人数40613人次。全面启动继续医学教育电子学分管理,全县注册全科医生115名。

专栏1  “十三五”时期卫生健康事业发展

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指标名称

单位

2015

2020

指标性质

目前完成情况

宁化

三明

福建

宁化

三明

福建

全县

全市

全省

一、健康水平

1.人均期望寿命

80.96

78.83

77.04

81

79

78.29

预期性

81.48

80.02

78.91

2.婴儿死亡率

4.34

4.6

4.64

7

7

7

预期性

3.26

3.13

2.54

3.孕产妇死亡率

1/10

16.06

15.15

14.63

30.48

16

16

约束性

9.48

15.64

10.35

二、卫生资源发展

4.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

4.18

5.34

4.51

6

6

6

预期性

5.37

6.49

5.22

5.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生数

1.64

2.01

2.04

1.71

2.3

2.5

预期性

2.26

2.68

2.54

6.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

2.01

2.56

2.36

2.13

2.9

3.14

预期性

3.01

3.23

2.95

7.每千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

0.86

0.86

0.65

0.9

0.9

0.83

预期性

0.7

0.57

0.57

8.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

2

0.94

1.34

2

2

2

约束性

3.16

3.38

2.44

三、医疗保障

9.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

99.91

99.98

99.9

99

99

98

预期性

99.84

99.77

98

10.城乡居民参保患者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

73.59

75

67.8

80

80

80左右

预期性

65.27

63.75

职工85.97居民65.04

11.城乡居民参保患者住院费用实际报销比例   

57.33

50.03

46.5

70

70

50左右

预期性

57.2

58.10

59.84

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12.县域内就诊率

95.5

60

66

90

90

90

预期性

89.5

72.15

——

13.公立医院药品耗材占比

40.84

25.74

39.02

30

30

30

预期性

29.23

23.25

28.19

14.家庭医生签约率

30.1

53.1

25

35

35

30

预期性

35.6

30.12

33.2

五、疾病预控和基本公共卫生

15.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控制

万人

0.0019

0.0416

0.86

0.03

0.3

3.5

预期性

0.0042

0.0859

0.25

16.发现并治疗肺结核患者

万人

0.0143

0.096

8.2

0.35

0.35

6.5

预期性

0.0104

0.0857

1.46

17.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

95

95

95

95

95

95

约束性

95

95

95

18.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

78

81

75

80

80

80

预期性

82.31

83.02

79.43

19.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

78

79

74

80

80

80

预期性

80.84

82.48

79.42

20.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规范管理率

90

93.18

86.9

96.49

91.45

90

预期性

96.49

91.45

92.47

六、计划生育

21.期末常住总人口规模

万人

28.1

253

3839

29

263

4100

预期性

26.16

248.65

4154

22.人口年平均出生率

16.3

14.5

12.8

20左右

20左右

20左右

预期性

13.16

14.43

13.6

23.年均自然增长率

9.73

7.5

6.9

14

14

14

预期性

7.69

7.68

7.5

24.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

84.49

86.77

85

90

90

90

约束性

92.4

91.86

——

 

第二节 面临形势

2021年3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三明市沙县区总医院视察,为进一步深化医改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沙县总医院时指出:“要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均衡布局优质医疗资源,改善基层基础设施条件,为人民健康提供可靠保障”。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把“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作为重大民生问题加以解决。7月8日,孙春兰副总理视察三明医改并召开座谈会,明确要求国家有关部委给予福建三明医改更多的政策支持,有针对性地提供一些帮助指导。

省委、省政府把加快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和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放在突出的位置,市委市政府深入开展“牢记新嘱托、增创新优势、再上新台阶”活动,实施“六大工程”推动医改再出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的经验为卫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人民群众对卫生健康需求的不断增长为卫生事业发展提供空间,未来五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具有承前启后的战略转型期,也是全面开启卫生健康事业新格局的重要机遇期。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我县卫生健康事业仍存在许多问题,距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健康服务需求还有差距。

一、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仍不健全一是疾病预防控制分项目经费在使用过程中无法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使许多疾病预防控制措施难以落到实处。二是艾滋病病毒感染和发病人数呈上升趋势,并开始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结核病、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各种新发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疾病时有发生,慢性病、地方病和职业病仍严重危害着人民健康。三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结构不合理,公共卫生人员整体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尤其是乡镇卫生院防疫人员任务重、数量少、兼职多,疾控人员队伍不稳定。四是实验室用房紧张,随着疾控业务工作的拓展,仪器设备的不断增加,疾控中心工作用房尤其是实验室用房显得十分紧缺和拥挤,严重制约了公共卫生工作的发展。五是卫生应急队伍建设缺少维护、运行经费,县级、乡镇缺少卫生应急基本装备,基层卫生应急处置能力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要求;未能建立卫生应急指挥决策信息系统,落后于社会发展;县级传染病事件处置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检测检验能力不足。

二、引才留才困难宁化县闽西北山区县,经济欠发达,受思想认识、经济发展水平、政策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待遇较经济发达地区仍有较大差距,导致人才引不进、留不住,宁化籍医学类毕业生回宁工作意愿不高、乡镇卫生院人员进城愿望强烈,专业技术人才匮乏问题突出,成为山区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近五年,向社会公开招聘专业技术岗位指标较难完成,实际聘用率始终维持在40%-55%之间,高层次人才无法引进,公共卫生、儿科、产科、急诊科、中医等短板学科人才招聘更加困难。

三、基层基础仍较为薄弱基层卫技人员短缺,特别是公共卫生、妇幼、临床、影像等专业人才紧缺,多年未招到合适的专职人员,多数岗位由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兼职,既要承担辖区内基本医疗服务,又要负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其他工作,人手严重不足。基层医疗机构人才职称较低,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高级人才比例偏低,高级职称占7.18%,中级职称占20.18%。

四、医养结合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医养签约服务质量还不高,全县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均签订了合作协议,但在实际提供医养服务方面,大多数为老年人提供健康体检、健康指导、健康管理等服务,对有需要的老年人开展上门护理、家庭病床等项目,鉴于风险和服务人员较少、水平较低等因素,还难以开展。二是老年康复护理机构建设滞后,虽然“十三五”有规划建设县老年护理院,但由于场所未能确定,致使项目未能动工。

五、中医药人员严重断层全县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只有123人,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25.31%,中医特色3个省级以上重点专科出现人才梯队断档。全县基层医疗单位中医师(含助理)仅35人,多数是中专学历,且中医人员有向西医发展趋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医药服务工作的开展,导致个别卫生院中医馆使用率不高,没有发挥好中医馆应有的功能。按照《福建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医疗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全县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新招录的毕业生中,中医药人才不少于五分之一,省内没有院校培养中医类大专生,没有毕业生,基层医疗机构根本招不到人。

六、全民爱国卫生运动意识有待加强思想认识不到位。有的地方领导干部视农村改厕工作为包袱,不愿管、不愿抓,个别偏远贫困村庄卫生厕所普及率还低于全县平均水平。部分基层干部对创建省级卫生乡镇、村、社区因涉及部门多、协调难度大,存在着畏难情绪,对创建工作没有积极性。

七、卫生信息化建设距医改工作需求尚有差距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虽然实现各医院信息部分数据的对接,但信息的共享共用方面做的还不够,具体表现在总医院与分院(基层医疗机构)信息无法互通、医院信息化建设不够,无法满足医院以及患者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全民健康信息数据质量标准不高,电子健康档案浏览器、基层医疗信息系统架构老旧,对便民惠民的技术支撑不足,无法适应我县医改工作和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

八、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压力大大多数计划生育群体进入奖扶年龄,财政支出投入压力增大;基层管理服务职能弱化,人口监测不够到位;婴幼儿照护服务刚刚启动,需要大力扶持;出生性别比还未实现自然平衡,治理任务还比较艰巨。同时妇幼健康服务能力有待提高。目前出生量大幅减低,放开三孩政策后仍没有出现出生量明显增长。

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逐步探索把医改品牌转化为产业优势,以满足群众医疗服务需求为导向,开展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集团化、品牌化发展,促进我县医疗综合服务能力提升,打造闽西北区域医疗中心和闽赣边界区域现代医疗中心。全面深化公共卫生、疾病防控和医疗服务体系的分工协同,提高卫生应急管理协同治理能力,为推动宁化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卫生与健康保障。

第二节 发展目标

2025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制度进一步深化。卫生健康资源进一步优化,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法律制度更加健全。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更加突出,优势更加显现,健康宁化(健康城镇、健康乡村)创建有序推进,人民群众自主健康的防治意识进一步增强,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全面开展。实现人口长期均衡稳定增长、居民健康水平稳步提高,实现千人均医疗机构床位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等指标接近或达到全市平均中上水平,新时代卫生健康科技与信息化等技术充分利用,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服务模式基本形成。人民群众更高水平的健康服务需求得到更好供给,身体素质进一步增强,打造辐射闽西北地区的医疗卫生、健康保障服务体系。

一、居民健康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十四五”期间,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6/10万以内,婴儿死亡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出生率年平均控制在12.2‰左右。“十四五”期末,人均期望寿命达81.5岁,全县常住人口27.5万人。

二、医疗卫生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十四五”期末,实现每千常住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6.77张(全市6.5张)以上,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2.4人(全市3.03人)、注册护士数达3.04人(全市3.7人)、公共卫生人员数达0.7人(市0.6人、省0.68),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生数3.6人(全市3人)以上。全面完成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达标建设。建立覆盖县、乡两级卫生计生监督网络,实现食源性疾病监测县级行政区域全覆盖并逐步延伸到乡镇。

三、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十四五”期末,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城乡居民筹资水平不低于国家和省里的筹资水平。参保对象实际的住院报销比例达70%左右,参保患者住院医药费用负担明显减轻。

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建立和完善以县级医院为龙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所为基础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进安远、石壁、泉上、曹坊四个中心卫生院区域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建设,加强济村卫生院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建设,完成水茜卫生院病房楼提升改造及附属设施建设项目、城南卫生院综合楼提升改造及附属设施建设项目、完成曹坊、济村、河龙卫生院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建设项目。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够承担初级诊疗、慢病管理和康复职能,农村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能够得到有效诊治,危急重症在超出自身服务能力的得到及时转诊。

五、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注重医疗、公共卫生、中医药以及卫生计生管理人才的培养,加强县、乡、村三级定向委培医学生工作力度,做好紧缺急需人才招聘工作,加大激励机制,广纳人才。加强全科医生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逐步完善全科医生制度。加强高层次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发挥高层次卫生人才的带头和引领作用。完善用人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人才成长发展和合理流动,形成与人民群众健康服务需求相适应的人才规模,合理分布城乡和区域医药卫生人才,各类人才队伍得到统筹协调发展。

六、公共卫生体系逐步完善公共卫生领域突出短板基本补齐,资源配置更加均衡,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显著提升,重大疾病防控救治、公共卫生安全保障能力更加强大,基本建立科学高效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体系完整、职能明确、协作顺畅、运行高效的公共卫生体系基本建立。居民健康意识得到提高,健康行为逐步普及,健康环境持续改善,出生人口素质和居民健康水平稳步提高。

专栏2    “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发展主要指标

领域

指标名称

单位

2020年值

2025年规划目标值

指标性质

全省

全市

全县

全省

全市

全县

居民健康水平

1.人均期望寿命

78.91

80.02

81.48

79.63

81.19

81.5

预期性

2.婴儿死亡率

2.54

3.13

2.44

4

4

4

约束性

3.孕产妇死亡率

1/10

10.35

15.64

30.48

12

12

12

约束性

4.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3.53

4.59

4.88

4

4

4

约束性

卫生健康资源发展

5.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

5.22

6.49

4.7

6.10

6.5

6.77

预期性

6.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

2.54

2.68

2.05

3.05

3.03

2.4

预期性

7.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

2.95

3.23

2.73

3.42

3.7

3.04

预期性

8.每万人口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

4.54

5.8

5.52

5.2

7

5.94

预期性

9.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

2.44

3.38

3.16

3

4

3.6

预期性

卫生健康服务

10.以乡镇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

%

>95

>95

>95

>95

>95

>95

约束性

11.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

——

——

——

4.5

4.5

4.5

预期性

12.公民健康素养水平

%

23.75

21.1

——

25

25

25

预期性

13.县域内就诊率

%

---

72.15

89.5

90

90

90

预期性

14.城乡居民参保患者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

%

---

63.75

65.27

70左右

70左右

70左右

预期性

卫生健康管理

15.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

%

79.43

83.02

79.31

80

80

80

预期性

16.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

%

79.42

82.48

77.5

80

80

80

预期性

17.新发尘肺病报告率

——

——

——

逐步下降

逐步下降

逐步下降

 

18.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

%

92.47

95.86

98.24

90

90

90

约束性

19.老年人健康管理率

%

--

74.42

70.06

72

72

72

预期性

卫生健康发展保障

20.期末常住总人口规模

万人

4154

248.65

26.16

4314

253.5

27.5

预期性

21.人口年平均出生率

13.6

13.36

13.16

12.2左右

12.2左右

12.2左右

预期性

第三章  重点任务

第一节 巩固提升三明医改成果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来明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属性,坚持“三医联动”综合改革,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抓手,加快补短板、强弱项,构建新时代健康保障体系。贯彻实施“六大工程”推进医改再出发,持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结合宁化医改工作实际,按照《宁化县实施“五大行动”推进医改再出发工作方案》要求,力争到2025年,进一步巩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成果,县总医院争创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翠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争创社区医院。建立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较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较规范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和综合监管体系、较有序的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较科学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主要健康指标和群众满意度居于全市前列。通过努力,全县公立医院医药总收入增幅控制在9%以内,医疗服务性收入、药品耗材收入和检查化验收入达到5∶3∶2良性结构,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医疗救治能力和医疗服务能力大幅提升;群众个人卫生支出占比、自付比例进一步下降;卫生健康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不断提高,就医秩序更

加合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比达65%以上。

第二节  实施医疗基础设施提升行动

发挥好县总医院资源优势,进一步优化城区医疗资源布局。新建县医院PPP项目投入使用,实施中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建设项目,建设康复中心和体检治未病中心,推进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改扩建项目、县妇幼保健院服务能力提升改造项目,完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基层分院发热诊室规范化建设。

一、完善健康管护组织。在保持县财政投入保障机制不变的基础上,将县所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一体化村卫生所)人、财、物、事、绩、管等全部收归,由县总医院统一管理,使医联体真正成为参保者的健康管护组织。

二、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快“三医”和全民健康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机构间多系统、多平台数据融通共享。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总医院(医共体)管理,规范医疗服务流程再造,让群众少跑路、少排队、少等待。优化整合乡镇卫生院信息应用软件系统,实现与县总医院信息互联互通。

三、实施中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建设项目。2022年完成一期项目中医院门诊楼4-6层病区改造、煎药室建设和康复中心设备采购,由县总医院自行筹资;同时,做好二、三期项目申报前期准备工作,积极争取纳入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

四、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将翠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整体迁入中医院旧址(翠江镇中山街26号),与城郊卫生院合署办公,优化布局。搬迁后翠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办公场所由城市经营公司予以收储。完成曹坊、河龙、济村卫生院危房改造,推进水茜、城南卫生院提升改造工程,新建安远中心卫生院。力争到2025年,完成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

五、加强公共卫生医疗救治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医院建设布局,合理配置急诊、检验、影像等医疗功能,加强县总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建设,完成基层分院(除翠江、城郊、城南分院)发热诊室规范化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规划发热诊室,按“三区两通道”院感要求建设,配齐设施设备。

六、优化城区医疗资源布局推进滨江、东山、城南社区3个医养结合卫生务站建设,并由属地乡镇协调解决业务用房,由总医院补助服务站必备的医疗设施设备费用3万元/站,县财政按医养结合卫生服务站标准拨付相关运营经费。

七、推进村卫生所达标建设。力争到2023年,完成全县所有一体化村卫生所达标建设,村卫生所用地用房按属地原则由当地党委、政府督促所在村委提供。村卫生所设置应与党群活动中心、幸福院(敬老院)选址邻近,服务人口不足 1000 人的行政村,可与邻近行政村联办村卫生所。加大村卫生所数字化医疗设备投入,通过开展远程会诊、线上家庭医生签约、慢病管理等服务,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

八、鼓励专科和民营医院发展。拓展社会办医发展空间,鼓励社会力量以出资新建、参与改制等多种形式举办医疗机构,优先发展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允许公立医院根据规划和需求,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新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对社会办医区域总量和专业不作规划限制。增强社会办医发展活力,创新社会办医机构管理模式和用人机制,落实社会办医在投融资、土地、医保、财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引导社会力量走专业化、高端化、差异化路子,向“专、精、优”方向发展,鼓励社会资本优先投向医疗资源稀缺领域以及康复、老年病、护理等特需医疗服务领域。支持社会力量进入眼科、骨科、口腔、妇产、儿科、肿瘤、精神、康复、护理、体检等专科医疗领域,培育专业化医疗服务,做大做强专科优势明显的专科机构。支持社会力量举办独立设置的医学检验、病理诊断、医学影像、消毒供应、血液净化、安宁疗护等专业医疗机构,面向若干区域提供服务。鼓励开展专业化、规范化的心理咨询、治疗和精神康复等心理健康服务。将社会办医统一纳入医疗服务和医疗质量管理控制及评价体系,加强综合监督管理,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到2025年社会办医床位数占全县医院床位数占比达全市平均水平,基本形成功能互补规范有序、持续发展的社会办医体系。

 

提升基层卫生综合服务能力建设

火车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

占地30亩,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新建门诊综合楼4000平方米,病房楼3000平方米,拟设置床位60张。

安远中心卫生院新建项目

新建卫生院占地30亩,建筑面积7000㎡,含门诊部、住院部、医技科室、公共卫生科、行政后勤保障用房、职工宿舍楼及配套附属设施建设,设置床位90张。

宁化县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服务能力提升项目

加大对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及医疗设备投入力度,提升卫生院普通外科、急诊急救、基本公共卫生、传染病防控、中医药施治等方面综合服务能力。完成曹坊、河龙、济村卫生院危房改造,推进水茜、城南卫生院提升改造工程,完成一体化村卫生所达标建设。

宁化县翠江社区医院建设项目

翠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整体搬迁至原中医院旧址,与城郊卫生院合署办公,资源共享。全面提档升级,开展社区医院创建,项目改扩建面积7385平方米,设置床位90张,购置配套设施设备。推进滨江、东山、城南社区医养结合卫生服务站建设。适时建立1所老年康养护理机构。

推进民营专科医院融合发展

宁化源德精神康复医院新建项目

占地约60亩,建筑面积约27000平方米,新建门诊综合楼、病房楼、康复中心、食堂等后勤保障用房。设置床位299张,其中一期用地25亩,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建设床位199张,二期建设床位100张。

华侨经济开发区医院建项目工程

利用现有存量用房改造,建面积2.17万平方米,建设门诊、住院综合楼、行政办公楼、会议中心综合楼、职工食堂、车库等后勤保障用房。设置床位100张。

第三节  实施医疗人才加速培养行动

通过实施总医院中层干部、优秀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医师、“临床重点特色专科”团队、复合型医防人才、基层医生培养计划,力争到2025年实现总医院中层以上干部掌握现代先进医院管理知识、具备医院精细化管理能力;培养市级以上优秀学科带头人6名、优秀青年医师10名,培育临床重点特色专科团队1个以上;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中、初级医师每年接受医防融合知识培训;基层医疗机构公开招聘医务人员25名以上,定向培养大专以上学历47名以上,提升50岁以下在岗中专及以下村医学历。

一、加强县总医院中层以上干部培训。依托对口帮扶医院,通过培训、进修、交流、考察等多种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每年安排不少于7天的培训。

二、强化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依托国家应急总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福建省妇幼保健院、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福建省肿瘤医院等省内外知名医院,采取跟师研修、学术交流、参与科研等方式,每年安排学科带头人脱产进修学习时间不少于2个月,提升诊疗技术、医疗服务、学科建设、科室管理、科研教学等能力。

三、重视优秀青年医师培养。从省市“导师资源库”中,为入选的青年医师选定专职导师,对青年医师进行“传、帮、带”,优秀青年医师在培养周期内,每年参加脱产学习进修培训时间不少于2个月。

四、做强复合型医防人才培养。采取理论学习与实操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中、初级医师(含临床、中医、口腔、公共卫生医师)进行医防融合知识培训,中级职称医师每年累计培训不少于80学时,理论学习、实操培训分别占60%、40%;初级职称医师每年累计培训不少于100学时,理论学习、实操培训各占50%。

五、做实基层医生培训。做好定向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所基层医生培养工作,吸引更多年轻医学毕业生加入基层医生队伍;依托总医院资源平台优势,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和乡村医生的业务培训。鼓励50岁以下在岗中专及以下学历村医依托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宁化分校,开展学历提升教育。

六、做好柔性人才引进。建立宁化籍卫生健康专业在校大学生、在县外卫生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等本土卫生健康人才库,积极引导本土卫生人才为服务家乡多作贡献。鼓励和支持高水平医院名医专家到县总医院成立名医工作室,利用节假日、周末或业余时间来宁开展学术交流、讲座以及专科会诊等活动,实现人才“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的目标。同时,授予县总医院人才招聘更多的自主权,对紧缺专业、急需人才实行更加灵活简易的招聘方式。

七、完善人才引进激励措施。认真落实《宁化县“葛藤人才行动”实施方案》,适时制定《卫生人才引进专项行动计划》,落实专项规划,加大财政投入,为人才引进、培养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设立学科带头人引进专项资金,对全职或柔性引进的,在全省、全国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采取“一事一议”,按每人每年80100万元标准予以补助,不足一年的按月计算;柔性引进的名医专家(团队),按照《三明市柔性引进名医专家开展“师带徒”工作实施方案》(明卫〔2021〕49号)规定享受待遇。因医疗机构现有医疗技术水平无法开展的疑难病例,邀请国家、省级知名专家来宁开展临床教学(含非手术临床教学、手术临床教学),根据病例疑难程度和专家层级,由邀请单位直接支付专家临床教学费每次500030000元,从医院学科建设经费支出,不得向患者另行收取,专家差旅费由邀请单位按规定报销。上述费用不列入医院工资总额。

八、发挥卫校培养本土人才作用。进一步完善宁化卫校基础设施,及早做好项目规划和土地预留,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支持,力争2025年前完成卫校扩容扩建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强卫校管理,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和影响力,实现学生护考通过率和高职院校升学率逐年增长。充分发挥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宁化分校办学优势,着力培养宁化本土化适用型、技能型医护人员。

 

加强产教融合项目建设

宁化卫校扩建规划项目(老年康养人才培养与实训基地)

拟新建学生活动中心综合楼3500㎡、学生公寓3000㎡;配套建设操场跑道、绿化景观、地下停车场等。

第四节  实施医院管理体制创新行动

实行县总医院医共体内法人统一、推行分院“双院长”制,建立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分配导向薪酬制度,完善医院内部管理机制,建立与省内外高水平医院帮扶合作机制,建立县域医共体内正向激励的人才流动机制,探索实施分步走的乡村医生退出机制。

一、提高总医院管理能力。总医院领导班子要学习借鉴先进医院管理理念、管理经验,提高专业知识、职业素养、实践经验,切实从单纯医疗业务管理转向县、乡、村全维度的健康管护,同时要把优秀管理人才下沉基层历练作为后备干部培养条件,不断提高医改政策的执行力。

二、加强医共体建设。以县总医院为龙头,整合全县所有公办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构建“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人、财、物、事、绩、管等高度统一的总医院,使总医院真正成为“一家人”,实现“一条心”,全方位全周期管好区域内群众健康。全县16个基层分院实行法人由总医院院长兼任、分院设执行院长的“双院长”制。

三、建立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分配导向薪酬制度。发挥好公立医疗机构薪酬制度“牛鼻子”的关键作用,县总医院进一步完善年薪制,制定好薪酬分配方案。

四、完善医院内部管理机制。积极落实医保政策,加强并提升医保结余资金管理效益。开展医院星级认证,提高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抓好医疗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秉持“外科微创化,内科外科化”的发展理念,不断拓展各学科发展,力争到2025年总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和推荐标准均达到85%以上;持续推进人才、设备、病种“三下沉”;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优化整合乡镇卫生院信息应用软件系统,实现与县总医院信息互联互通。

五、完善总医院的监督机制。抓好县总医院机关纪委建设,配齐配强机关纪委班子队伍,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日常工作。强化派驻监督,建立健全具体化常态化监督制度机制,推动县总医院党委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入实施清廉医院建设,紧盯财务薪酬、医药购销、医疗服务、基建工程、卫生监督执法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坚决纠治医疗服务行业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持续净化卫生健康系统政治生态、行业生态。

六、建立与省内外高水平医院帮扶合作机制。打造优质医疗品牌,积极融入闽西北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打造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等五个中心。加强消化内科、肿瘤科、重症医学、眼科、肾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骨科、介入科、泌尿外科、肛肠科等10个专业学科建设。

七、建立县域医共体内正向激励的人才流动机制。深化用人机制改革,完善干部考核考评机制,真正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良性用人环境。为想干事、会干事的同志创造平台,提供帮助,努力营造团结、公平、积极向上、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八、稳定乡村医生队伍。探索建立合理的乡村医生退出机制,循序渐进为乡村医生队伍注入新鲜血液,逐步改变青黄不接现象。县总医院要对一体化村卫生所的乡村医生建立严格考核制度,经考核不能胜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且年满60周岁的乡村医生退出一体化村卫生所,不再承担政府赋予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也不再享受相应的政府岗位津贴。退出一体化村卫生所的乡村医生可以根据身体健康情况和能完全承担民事责任的,允许其在私立村卫生所注册开展基本医疗服务。

第五节  实施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

2025年,中医药服务网络全覆盖,每千人口中医类医院床位数达1.5张。力争2025年建设5个以上师带徒工作室,形成一支由至少1名省级名老中医、3名以上省基层老中医药专家为指导老师、30名以上中医药骨干人才、200名以上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中医药人才队伍。做大做强重点专科,在原有数量省级及以上特色专科基础上,争取建设国家级中医类重点专科1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含农村中医特色专科)3个。深挖宁化中医药文化精髓,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

一、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将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进行建档,建立中医药人才库。持续开展“西医学中医、中医学经典”活动,做好继续教育、在职培训、“三基”训练、中医药适宜技术、专科人才骨干培训等工作,进一步提升全县中医药人员的素质。依托福建中医药大学教学基地优势,加大中医人才培养力度,打造县总医院中医实训基地。加强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开展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培训,进一步优化中医药专业人才队伍结构,提高业务能力。

二、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发挥好基层中医馆功能,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做好退休中医药人员返聘工作,鼓励老中医到中医馆坐诊。做到每个基层中医馆都有2名以上中医类医师,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不少于6种。发挥中医治未病的优势,挖掘民间食疗药膳特色,促进饮食保健融为一体。

三、实施中医临床优势培育项目。在原有1个国家级、2个省级特色专科基础上,争取建设国家级中医类重点专科1个(脾胃病科)、省级中医重点专科3个(肛肠科、治未病科、睡眠专科)。在中医院打造体检治未病中心和康复中心。鼓励将中医康复、护理、产后康复、预防残疾康复训练等服务延伸至家庭,完善“无缝式”康复服务体系,树立中医药大康复理念。

四、拓展“互联网+”中医药服务。推进共享中药房建设,引进“方剂宝”软件,力争各分院门诊中药饮片方剂宝使用率达30%以上。充分发挥中医院龙头作用,依托其中医药人才、优质中药饮片和先进中药煎药设备等优势,融合运用互联网技术,为乡镇分院开展中药饮片处方调剂、点评、中药代煎、配送等中医药延伸服务,实现中药代煎等服务县域全覆盖。

五、挖掘宁化中医药文化精髓。成立黄锄荒学术思想整理和继承小组,开展黄锄荒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挖掘整理和继承,突出青草药特色,整理、归纳、总结其学术思想。通过支持建设黄锄荒青草药标本展览馆、著书立说、举办学术论坛等形式推广黄锄荒经验。   

六、支持院内制剂研发与使用。支持医疗机构应用传统工艺开展临床疗效独特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配制研究,鼓励建设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委托加工平台,允许在技术协作、对口支援的医疗机构内调配使用。鼓励将名老中医及民间验方开发为使用方便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开发现代中药制剂产品。发展中医药产业,落实道地药材种植及质量保障建设项目。

七、强化中医药医保扶持政策。鼓励实行中西医同病同效同价,执行中药饮片零起付线拓展中医非药物法零起付线报销实施中医辨证论治费扩大中药饮片药事服务费执行范围完善中医类服务价格项目。

八、加强中医药经费保障。继续执行中医类在编专业人员基本工资纳入县财政全额拨款政策;继续执行对新引进到中医院的中医药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业技术人员,由县财政给予用人单位一次性人才培养补助经费政策。

 

第六节  实施“大健康”战略行动

建立体系健全、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分工协作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优质资源下沉,构建更加合理的分级诊疗就医秩序,做实做细健康管护,力争到2025年,常见病多发病县域内就诊率稳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达65%以上,全县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超过全国平均水平,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75%以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分别在 78%以上。健全健康管护体系下的医防协同、融合发展,为群众提供疾病预防、诊断、治疗、营养、康复、护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连续性医疗卫生与健康服务,控制疾病危险因素,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慢性病人群减少并发症、降低致残率、死亡率,筑牢群众生命健康的“上游堤坝”。

一、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深入推进责任医生规范签约服务,建立基层分院与总医院双向转诊、县级医院转诊上级医院的连续性服务制度。总医院建立县、乡康复联合病房,用于收治总医院下转的慢性病和康复期患者。实现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实时动态管理,降低县域内参保人群总发病率和就医总成本。

二、增强全民科学健康意识。打造一批健康宣传阵地,将健康文化融入到社区、公园、广场、庭院、步道,设立志愿服务健康驿站,提高群众健康体验感。定期邀请名医名师开展全民健康大讲堂,建设健康科普网络直播平台,开展健康知识宣讲直播,每月至少1期。县融媒体中心开设“医改/卫生健康”专栏。持续发挥床头码移动宣教系统作用,为患者和家属提供健康宣教、满意度调查、出院随访等服务,全方位、全生命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三、推动工间操制度化。积极推广机关企事业单位工间操制度,增强广大干部职工身体素质。工间操制度要作为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载体,县委文明办、卫健局、文旅局、总工会负责联合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加强活动指导,确保活动广泛持久开展。

四、倡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针对生活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养老机构等不同场所的不同人群,结合各类健康主题日,以健康知识普及、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控烟限酒、心理健康、慢性病预防、妇幼健康促进、学生健康促进、职业健康保护等内容为主题的宣传活动,积极推广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引导大家从自身做起,摒弃不良习惯,成为健康生活方式的实践者和受益者,形成全社会共同行动推广践行健康生活方式的良好氛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5%。

五、加快推进全覆盖健康筛查。以健康管理团队为主,采取“1+N”模式,融合公共卫生、村(居)社区等人员,采取网格化方式,全面摸排居民健康状况,建立规范的健康档案;落实妇女“两癌”检查、新生儿疾病筛查等妇幼健康公共卫生服务;加大对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和规范管理。

六、推进全过程健康干预。对生活方式不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等分类制定健康管理方案,开展对超重肥胖、血压血糖升高、血脂异常等慢性病高危人群的患病风险评估、干预指导、定期回访,推广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工作,加强妇儿保健全程管理服务,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七、强化全人群健康管控。打好慢性病一体化管理攻坚战,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化水平,实施“一病多方”制度,建立集预防、治疗、康复等综合健康服务为一体的标准化示范门诊(高血压、糖尿病等),深化新型结核病防治服务模式,实现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

八、完善医防融合运行新机制。建立医防融合项目清单,确定全县医防融合项目清单并签订服务协议。适时挂牌成立县疾病预防控制局,将医保基金与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资金整体打包,由总医院统筹使用。总医院按参保人数每人每年10元预留,年终由市医改领导小组组织考核后确定,卫健局作为绩效工资增量拨付给各级公共卫生机构。

 

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

宁化县医院新建PPP项目工程

总投资8亿元,占地133亩,总建筑面积12.17万平方米,建设内容主要为门诊医技楼、住院楼、医住楼、感染楼、科研楼、陪护公寓及室外配套附属设施。该项目于20217月竣工投入使用。

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障

妇幼保健机构能力提升工程

实施设施设备提升改造项目,建立规范化的全数字化预防接种中心(门诊),规划建设医疗废物暂存间,配备完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孕期营养综合监测和儿童综合监测系统相关设备,提升妇幼保健机构综合服务能力。

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工程

做大做强国家级针灸理疗康复中心和体检治未病中心

 

第七节 实施公共卫生能力提升工程

一、加强疾病防控救治能力建设

坚持生命至上,预防为主,系统治理,社会协同,着力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全面提升防控能力,防范公共卫生重大风险,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推进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加强疾控机构建设县疾控机构全面强化疾病预防和控制、健康危害因素检测与干预职能。加快推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综合改革,优化疾控机构职能设置,推动疾控与临床密切结合,提升对重大疾病和传染病防控的管理能力。加强疾控机构基础设施、技术能力和标准化建设,完善业务用地用房、专业设备和专业技术车辆等配置。

(二)提高疾控机构实验室水平对宁化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有实验室进行能力提升改造,拟对县疾控中心原有实验室进行改扩建,新建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2个,总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加快病毒核酸检验实验室改造升级,提升病毒检测能力,配置检测工作必需设备,配齐急性突发传染病防控、突发中毒事件处置、卫生应急救援等装备及物资。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能力建设,全面提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应急处置等能力。县疾控中心基本检测项目不少于100项。县疾控中心建设二级实验室1个,能够开展细菌分离与鉴定,病原核酸、抗原、抗体检测,以及生化免疫、寄生虫检测。充实检验人员、加强设备设施投入。

(三)强化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加强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进一步控制和降低传染病流行水平。加强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95%以上。及时完成数字化门诊、规范化门诊建设。加强地方病监测及防治工作,加强重点人群健康促进,提升地方病监测和防治能力,推进精神卫生体系建设,开展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落实慢性病综合干预与管理,加强健康危险因素监测和数据利用。

(四)推进医防协同融合工作推动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高效协同,强化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职责,建立医疗机构履行公共卫生职责清单制度,将医疗机构履行公共卫生职责纳入全年绩效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建立人员队伍、服务项目、医防资源、工作机制、培训、考核等六个医防协同融合机制,健全完善医疗机构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之间密切协作,控制疾病危险因素,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推进全人群、全过程的预防、保健、医疗、慢病管理、康复等一体化健康服务,降低重点人群发病风险,实现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促进全生命周期健康,提高居民人均期望寿命。

二、加强妇幼卫生工作

(一)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质量与水平按标准化要求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婚前、孕前、孕产期、新生儿期和儿童期、青春期、妇女更年期保健等健康服务。健全出生缺陷防治网络,提高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服务可及性,推进避孕方法自主知情选择,维护育龄群众生殖健康权益。指导科学备孕,防止出现严重出生缺陷病例。推进孕期营养门诊建设,提升专科服务质量。落实妊娠风险筛查评估、高危专案管理、危急重症救治、孕产妇死亡个案报告和约谈通报五项制度,进一步加强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保障能力建设,健全救治会诊、转诊等机制。到 2025 年,孕产妇死亡率、婴儿和 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稳中有降。

(二)实施健康儿童行动计划巩固完善新生儿救护网络、儿童医疗救治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儿童早期发展服务网络建设,提高儿童早期发展均等化水平。全面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加强筛查阳性病例的随访、确诊、治疗和干预,提高确诊病例治疗率,逐步扩大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范围。落实0-6岁儿童健康管理,规范开展新生儿访视,新建儿童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实现儿童预防接种和健康体检一站式服务,建立儿童感觉统合训练室,针对性开展儿童感统训练,提高儿童防病能力。

(三)推进妇幼公共卫生服务逐步扩大35-64岁妇女“两癌”筛查等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覆盖面,全面落实城乡均等化。继续实施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以肺炎、腹泻、贫血、哮喘、龋齿、视力不良、心理行为问题等为重点,推广儿童疾病综合管理适宜技术。妇幼保健机构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和方法,开展妇幼保健中医特色专科建设,扩大中医药在孕育调养、产后康复等方面应用,加强妇女儿童疾病诊疗中西医临床协作,开展宫颈、乳腺专科门诊建设,提高疑难病、急危重症诊疗水平。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公共卫生职能建设,提升公共卫生履职和应急处置能力。

三、加强卫生应急保障

(一)加强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建立全县卫生应急指挥平台建立卫生应急实践基地,成立卫生应急知识、技能培训中心,开展经验交流、研讨会、虚拟技术仿真演习、案例分析,培养卫生应急现场指挥官,开展队员轮训。建立物资储备机制,按照集中管理、统一调拨、平时服务、灾时应急、采储结合、节约高效的原则,建立紧急医学救援和疫情防控物资储备仓库,实行智能化管理。

(二)扩大卫生应急队伍规模把队伍延伸到基层社区卫生健康机构,全卫生应急队伍达100名以上,总医院及各分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控中心成立卫生应急队及分队,配齐交通车辆、个人防护、个人携行、药物品、装备设备。在重点场所、重点部位配置心脏除颤器(AED),开展相关技能培训。

四、加强行业综合监管

加强卫生健康执法监督体系建设,构建县、乡两级卫生健康监督网络。开展卫生监督机构规范化建设,提升卫生监督执法能力和服务水平,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领域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从重点监管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转向全行业监管,从注重事前审批转向注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管,从单项监管转向综合协同监管,不断提高监管能力。全面实施医疗机构多元化监管,完善医疗机构驻点监督工作,督促医疗机构自觉履行依法执业主体责任,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行为。加大公共场所卫生、饮用水卫生、学校卫生、职业卫生和放射卫生、计划生育、传染病防治、中医服务、涉水产品、消毒产品等监管力度,落实公共场所卫生安全主体责任,运用信息化手段,采用信用监管、智能监管,提升综合监管水平和效果。

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提升食品污染物及有害因素风险、食源性疾病监测水平;提高食源性疾病监测预警能力,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网络直报。加强食品安全抽检工作,健全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

五、推进健康宁化建设

推动落实《健康宁化2030”行动计划》和《健康宁化行动实施方案》,通过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提高全民身体素质、保护重点人群健康、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加强卫生应急建设、促进健康环境建设、促进“智慧健康”建设,深入实施18项健康行动,加快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全民健康素养水平持续提高,健康生活方式加快推广,重大慢性病发病率上升趋势得到遏制,重点传染病、严重精神障碍、地方病、职业病得到有效防控,致残和死亡风险逐步降低,重点人群健康状况显著改善,健康水平、健康生活、健康环境等主要健康指标力争在全市前列。

六、加强老年健康服务

加大健康老龄化和健康知识宣传力度,宣传营养膳食、运动健身、心理健康、疾病预防、慢病管理、康复护理、生命教育等健康科学知识和中医药健康养生养老文化,不断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开展老年人营养改善行动。加强老年人群重点慢性病和心理健康问题的早期筛查、早期干预及分类管理,降低 65 周岁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增速。做细做实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患者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重点,为签约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等健康管理服务。到2025年,全县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超过75%。

推动医养结合深入发展。开展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提升行动,积极创建国家医养结合试点示范机构。大力发展老年康养中心、老年医院、护理院等主要针对高龄、失能、病残老年人的康复护理专业服务机构,建立1所老年康养护理机构,为慢性病、老年病以及疾病治疗后恢复期、慢性期康复患者提供医学康复服务。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到2025 年,养老机构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比例达100%。加强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基本覆盖服务全县所有社区的老年人,提升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拓展医养服务内容。加大扶持力度,推动公立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转型为老年护理院、老年康复医院或者开设医疗护理型病区,发展康复、临终关怀等老年医疗护理特色科室。加强老年医学科建设,到 2025 年,县医院完成设立老年医学科。

开展安宁疗护试点,推动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开设安宁疗护病区或床位,明确其用药指南、服务内容、服务规范及付费方式等,为疾病终末期患者提供疼痛及其他症状控制、舒适照护等服务。

全面落实老年人医疗服务优待政策。完善医疗机构老年人挂号、就医绿色通道,优化老年人就医流程,使老年人享受就诊、转诊、预约专家、保障用药等优先服务。开展老年友善医疗卫生机构创建活动,推动医疗卫生机构开展适老化改造,开展老年友善服务。到2025年,县总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成为老年友善医疗卫生机构。

七、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一)深入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每年4月是爱国卫生月,通过各形式宣传爱国卫生运动意义、弘扬爱国卫生运动精神、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充分发挥广大社区群众支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形成人人动手、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在全县迅速掀起爱国卫生运动的热潮,集中力量,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着力解决一些爱国卫生工作重点、难点问题。

(二)加快推进环境卫生专项整治行动立足于疾病防控和健康提升,以问题为导向,落实农贸市场整治措施、落实环境卫生清洁、有效控制病媒生物密度、有效控制登革热、寨卡等蚊媒传染病在夏季传播流行,加强部门协同,统筹推进农村户厕改造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扎实做好农村户厕无害化改造建设,确保实现全县以行政村为单位无害化户厕普及率达到市里要求

(三)开展传播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普及健康知识,注重饮食有节、起居有常、讲究个人卫生、环境卫生、饮食卫生,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用胳膊或纸巾遮掩口鼻。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吸烟者尽早戒烟,不酗酒,拒绝毒品,树立健康理念,互相提醒定期体检,掌握有关护理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生活方式,提高全民健康素养。

(四)持续推进卫生健康城镇创建行动开展卫生城镇创建,把卫生城镇创建作为文明创建的重要内容,确保完成卫生城镇创建目标任务。争创国家卫生乡镇,在国家卫生乡镇的基础上,争创国家卫生健康乡镇,统筹推进健康环境、健康社会、健康服务、健康人群、健康文化等领域的创建工作,构建完善的社会健康管理和服务体系,提升健康城镇建设成效。

八、巩固计划生育发展成果

加强人口监测。贯彻实施人口发展规划,构建出生人口分级监测预警机制,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形势分析。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优化生育管理服务,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做好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工作。落实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各项政策,完善计生特殊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整合奖励政策,建立各项奖励扶助政策的动态调整机制;加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扶助以及矛盾化解工作,落实家庭医生签约、双岗责任人等政策措施,加强关怀关爱特殊家庭群众,让其在生活保障、养老照料、精神慰藉获得更多实惠,促进人口与家庭健康发展。提升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水平。发展婴幼儿照护服务,建立婴幼儿照护服务政策规范、服务标准、支持保障和监督管理体系,基本形成多元化、多样化、覆盖城乡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婴幼儿服务水平明显提升,较好满足我县群众的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到2025年,全县力争建成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托位1250个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宁化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能力建设工程

开展疾控机构实验室改造及设备配置,配备酶免实验室、核酸检测实验室等。

第八节  实施卫生要素和平台建设工程

一、持续抓好卫生科教工作

(一)持续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力度加强县总医院等基地建设,推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培养,按照“应培尽培”的原则,支持鼓励临床医务人员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加大引导基层医务人员参加全科医生、助理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持续开展乡村医生规范化培训工作。

(二)持续加强继续教育工作鼓励参加在职学历提升,着手制定鼓励一线医务人员在职学历提升工作方案,在工分补贴、误工学习等予以鼓励保障。深入改革继续医学教育管理模式,依托信息化手段,加强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实现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电子化管理。

二、加强卫生法制建设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根据省市审改办的要求,大力推进网上审批“五级十五同”标准化,将所有具备网上办理条件的行政审批事项都列入“网上办事大厅”;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根据法律法规修订情况和简政放权工作实际,及时取消相关行政审核审批事项的审批权限;推行服务方式多样化,持续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推动政务信息公开,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强化依法管理、依法执业、依法维权,做好卫生健康信访调解、行政复议、行政应诉等工作,建立健全矛盾纠纷预防和化解机制。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认真做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贯彻实施工作,切实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推进学法用法,弘扬法治精神,提升法治能力。

三、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

(一)推动基础设施进一步优化升级按照国家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互联互通等级建设标准,统筹实施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完善平台标准规范和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完善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数据库,为全县全民健康信息数据汇聚夯实基础。优化拓展平台应用软件功能,提升卫生健康行业综合监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对的能力。探索形成健康医疗大数据汇聚共享、开放开发机制,保障信息数据安全,健全权威统一、互联互通的全面健康信息服务体系,规范促进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发展。

(二)稳步推动健康服务新模式发展充分运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推进信息化便民惠民一体化建设,持续深化“互联网+医疗健康”应用,推进电子健康卡(码)“多码融合”普及应用,探索与线下实体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多类型多层级的机构合作,打通互联网医院与线下实体医院的信息壁垒,实现患者通过线上享受预约挂号、诊疗、检查化验预约、医保结算、药品配送、健康档案管理等“一条龙”健康服务,不断提升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服务化、便利化水平。

(三)大力推进以智慧医院为方向的信息化建设以总医院集成平台建设为基础,围绕医院电子病历、互联互通、安全保护评级,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推进总医院与基层数据逐步实现互通共享,持续优化和拓展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功能,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县级医院间的信息共享机制,支持宁化县总医院智慧医院信息化建设项目。逐步实现以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智慧健康养老、数字化健康管理、智能中医等新业态,加速形成健康医疗数据要素市场,使数字健康成为经济的新增长点。

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

宁化县总医院智慧医院信息化建设项目

提升总医院区域信息化管理能力,依托集成平台、三级等保、大数据共享等信息化建设,实现区域医疗卫生机构互联互通,加大对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所信息化管理力度,夯实区域传染病防控、儿童预防接种、慢性病一体化管理、分级转诊、中医药服务能力等信息化管理水平,优化服务质量。购置配套设施设备。

第四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县政府要充分认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对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把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摆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精心组织实施,切实落实好领导责任、保障责任、管理责任和监督责任。充分发挥县医改领导小组、老龄委等机构的组织协调、指导督促作用,加强部门协同,形成工作合力,切实保障规划任务落到实处。实施严格的规划审查制度,强化以规划为引领、以项目为抓手的管理机制,建立规划执行的部门联审联动机制,健全规划监督评价机制,完善规划反馈与调整机制,增强规划引导力、执行力和约束力。

第二节 加强法治建设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完善卫生健康重大公共政策、行业规范和技术标准的制订修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加大简政放权力度,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全程网办”事项审批服务比例,持续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推动政务信息公开,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强化依法管理、依法执业、依法维权,做好卫生健康信访调解、行政复议、行政应诉等工作,建立健全矛盾纠纷预防和化解机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推进学法用法,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文化。积极培育社会管理、社会服务资源,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的自律维权和服务作用。依法保障医护人员合法权益和卫生健康管理秩序。

第三节 加强督导评估

各级政府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和评价,把落实规划的目标、发展指标、主要任务、重点项目建设等纳入到各级政府目标责任制考评体系,切实抓好规划的落实。建立规划监测评估机制,定期对规划实施进度和实施效果开展全面评估。监督重大项目的执行情况。完善规划中期和终期评估制度,对监测评估中发现的问题,要加强督导和纠偏,及时研究解决办法,以推动规划的顺利实施。加强卫生健康智库建设,推进前沿理论和重大政策研究和应用,完善重大公共政策风险评估和结果评价机制。

第四节 加强环境营造

加强全县卫生健康系统党的建设,完善党委(党组)研究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重大发展战略、重大政策措施、重大决策部署的工作机制,完善干部队伍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加强惩防体系建设,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调动全县卫生健康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职业道德和执业素养建设,发挥好在改革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推动闽台交流合作,扎实开展援外医疗工作。提高舆情应对能力和文化宣传阵地建设,巩固脱贫成果,持续扫黑除恶,营造崇尚生命、关爱健康、尊重医务人员的良好氛围,形成政府重视、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新环境。

 

附表:“十四五”期间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表

 

 

 


附表

“十四五”期间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及规模

建设
年限

总投估算(万元)

项目分类

建设地点

1

宁化县疾控中心实验室改扩建项目

拟对中心原有实验室进行改扩建,新建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2个,总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加快病毒核酸检验实验室改造升级,提升病毒检测能力,配置检测工作必需设备,配齐急性突发传染病防控、突发中毒事件处置、卫生应急救援等装备及物资。

2020-2022

800

公共卫生类

宁化县东大路6

2

宁化卫校扩建规划项目(老年康养人才培养与实训基地)

拟新建学生活动中心综合楼3500㎡、学生公寓3000㎡;配套建设操场跑道、绿化景观、地下停车场等。

2022-2025

4350

产教融合类

宁化县东大路10

3

火车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

占地30亩,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新建门诊综合楼4000平方米,病房楼3000平方米,拟设置床位60张。推进城南社区医养服务站建设。

2023-2026

6000

资源短缺类

城南镇茜坑村

4

华侨经济开发区医院建项目

利用现有存量用房改造,改建面积2.17万平方米,建设门诊、住院综合楼、行政办公楼、会议中心综合楼、职工食堂、车库等后勤保障用房。

2020-2025

5120

薄弱专科类

城南镇工业南路27号(原金亿电子厂内)

5

宁化县中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建设项目

建筑总面积18000㎡,主要建设内容为一期项目门诊楼提升改造、煎药室建设、购置中医、康复设备;二期建设项目建设康复中心;三期建设项目建设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中医院设置床位400张及购置配套设施设备。

2022-2025

4000

资源短缺类

宁化县翠江镇西大二路17

6

安远中心卫生院新建项目

新建卫生院占地30亩,建筑面积7000㎡,含门诊部、住院部、医技科室、公共卫生科、行政后勤保障用房、职工宿舍楼及配套附属设施建设,设置床位90张。

2024-2026

5000

资源短缺类

安远镇镇所在地

7

宁化县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服务能力提升项目

加大对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及医疗设备投入力度,提升卫生院普通外科、急诊急救、基本公共卫生、传染病防控、中医药施治等方面综合服务能力。完成曹坊、河龙、济村卫生院危房改造,推进水茜、城南卫生院提升改造工程,完成一体化村卫生所达标建设。

2021-2025

2400

资源短缺类

相关乡镇所在地

8

宁化县总医院智慧医院信息化建设项目

提升总医院区域信息化管理能力,依托集成平台、三级等保、大数据共享等信息化建设,实现区域医疗卫生机构互联互通,加大对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所信息化管理力度,夯实区域传染病防控、儿童预防接种、慢性病一体化管理、分级转诊、中医药服务能力等信息化管理水平,优化服务质量。购置配套设施设备。

2020-2025

3000

资源短缺类

宁化县客家大道106

9

宁化源德精神康复医院新建项目

占地约60亩,建筑面积约27000平方米,新建门诊综合楼、病房楼、康复中心、食堂等后勤保障用房。设置床位299,其中一期用地25亩,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建设床位199张,二期建设床位100张。

2020-2025

11000

薄弱专科类

国道G356线旁的牛屎山、埯子缺(原弃土场)

10

宁化县妇幼保健院设施设备提升改造项目

对院部大楼四楼进行改建,并采购数字化预防接种设备,同时全面升级设施设备等。

2021-2022

600

公共卫生类

宁化县东大路6

11

宁化县翠江社区医院建设项目

翠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整体搬迁至原中医院旧址,与城郊卫生院合署办公,资源共享。全面提档升级,开展社区医院创建,推进滨江、东山、城南社区3个医养结合卫生服务站建设。项目改扩建面积7385平方米,设置床位90张,购置配套设施设备。适时建立1所老年康养护理机构。

2022-2025

2659

资源短缺类

宁化县翠江镇中山街26号,医养结合卫生服务站分设在滨江、东山、城南社区区域内。

 

合计

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3个,1000万元以上项目5个,小于1000万元的项目2个。

 

44929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