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 引 号: SM06118-3000-2020-00025
- 备注/文号: 宁林〔2020〕59号
- 发布机构: 宁化县林业局
- 公文生成日期: 2020-04-30
- 有效性:有效
- 有效性:有效
- 有效性:失效
- 有效性:废止
林业有关单位:
根据《福建省林业局关于印发2020年全省造林绿化建设指南的通知》(闽林造便函〔2019〕24号)、《三明市林业局 三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三明市交通运输局 三明市水利局 三明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切实抓好2020年造林绿化工作的通知》(明林综〔2019〕71号)、《三明市财政局,三明市林业局关于提前下达2020年省级林业专项资金的通知》(明财(农)指〔2019〕77号)、《宁化县林业局关于明确2020年省级财政造林绿化补助标准的通知》(宁林〔2019〕197号)、《宁化县林业局 宁化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宁化县交通运输局 宁化县水利局 宁化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切实抓好2020年造林绿化工作的通知》(宁林〔2019〕201号)、《宁化县林业局关于印发2020年全县国土绿化和森林质量提升实施方案的通知》(宁林〔2019〕202号)文件精神,我县根据实际情况认真编制了《2020年木本油料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请有关单位抓好项目落实。
附件:2020年宁化县木本油料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宁化县林业局
2020年4月30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
2020年木本油料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编制单位与人员
编制单位名称(盖章):三明市绿行林业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庄孝金 林业工程师
编制单位资质:丙13-079
编制负责人:王邦富 林业高级工程师
编制人员:苏锦松 林业工程师
陈绍煌 实验师
蒋建利 林业工程师
李阳光 林业工程师
编制时间:2020年4月
目 录
一 项目概况 - 5 -2020年宁化县木本油料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8.1组织领导体系、包括领导小组、实施小组成立情况 - 18 -
一 项目概况
1.1项目名称:宁化县2020年木本油料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1.2项目建设单位:宁化县林业局
1.3建设单位法人代表:周登华
1.4项目技术负责:石壁林业站,淮土林业站
1.5项目财务负责:张明德
1.6项目建设性质:新建、改建
1.7项目建设地址:宁化县
1.8项目建设规模、内容:宁化县2020年木本油料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总面积600亩。其中低产油茶林生态改造示范600亩。
1.9项目建设期限:建设期1年,即2020年。
1.10项目总投资:宁化县2020年木本油料示范基地建设面积600亩,项目总投资48.9万元,申请木本油料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财政补助资金30万元,实施单位自筹18.9万元。
二 项目区基本情况
2.1自然地理概况
2.1.1地理位置:宁化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脉中南段东麓,东经116°20′~117°02′,北纬25°28′~26°40′。东邻明溪、清流县,南接长汀县,西靠江西省石城、广昌县,北连建宁县。土地总面积2389.0 km2。西境自北至南与江西省广昌、石城接壤的边界线达100 km,自古就是闽西与江西交往的重要通道。
2.1.2地质地貌:宁化县全县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地形属山地丘陵地带,溪谷纵横交错,地貌千姿百态,其间丘陵与盆地交错,低山、丘陵、盆地占全县总面积的96.26%。境内1000 m以上的山峰67座,最高山峰治平乡鸡公岽海拔1389.9m,最低处为横锁乡肖家河道口海拔290m,县城海拔318m。
地貌类型有中山、低山,丘陵和山间盆地,中山面积0.9万公顷,占总面积的3.7%,低山10.4933万公顷,占总面积的43.6%,高丘和山间盆地12.6867万公顷,占总面积的52.7%。
2.1.3气候:宁化县域海拔高度多在300~800m,年平均气温15~18.1℃,1月份平均气温4.7~8.2℃,7月份平均气温24.5~27.2℃,极端最高气温38.5~39.2℃,极端最低气温-10.9~-8.9℃,≥10℃积温5400℃;全年日照时数1604h,无霜期214~263天,年平均雾日36天,年均降雨量1700mm~1900mm;年最高降雨量2287.5 mm,最少降雨量1310.1 mm;年降雨天数 130~150天,主要集中于4~6月份,1月份降雨最少。在7~8月份也会受到热带风暴的影响。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水热条件优越,非常适合林木的生长。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冰雹、冰雪、霜冻等。
2.1.4土壤:全县山地土壤共划为五个土类:红壤、黄壤、紫色土、石灰土、草甸土。10个亚类:红壤、粗骨性红壤、黄红壤、暗红壤、水化红壤、黄壤、粗骨性黄壤、酸性紫色壤、石灰岩土、山地草甸土。其分布规律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海拔800m以下为红壤带,海拔800m以上为黄壤带,海拔1380m 以上的缓坡至山顶平台有山地草甸土分布。此外,由于母岩的影响,在紫色页岩、紫色砂岩、紫色粉砂岩、紫色泥岩和石灰岩地区有紫色土、石灰(岩)土非地带性土壤类型的区域性分布。土层普遍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含水量适宜,质地疏松,理化性状好,肥力较高,适宜培育木竹、茶果、药材等多种经济作物。
2.1.5水系:宁化县水流三省(福建、广东、江西)、注三江(闽江、韩江、赣江),是闽江干流沙溪和金溪、韩江支流汀江、赣江干流琴江的发源地。境内溪流密布,呈辐射状流向四邻各县,各水系的支溪、支沟均呈树枝状发育、延伸、展布,但都流程短小,上急下缓,属易涨易退的山溪性河流。境内主要河流翠江、治平溪、安远溪、下坪溪、横江溪总河长183.1km,总流域面积2197.1km2,最大河流由东溪、西溪汇合于县城东郊,成为“翠江”。
2.1.6植被:宁化县地带性植被具有福建中亚热带闽北部和闽中部两个照叶林区植被的过渡性特点,即县北部以闽北地区主要森林群落类型——苦槠林为主,还有茅栗林以及白栎、小叶栎等华北暖温带的温性落叶灌丛或落叶林。南部则以闽中、闽西地区的主要森林群落类型——甜槠林、米槠林为主。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县植物中共有维管束植物1320种,分属193科、704个属。其中有蕨类植物33科67属125种;裸子植物10科26属42种;被子植物150科611属1153种。
2.1.7森林资源概况:据2018年末森林资源建档资料,全县总面积为361.1925万亩,森林面积269.59万亩,林业用地面积中有林地面积为255.4236万亩;灌木林地面积为1.9644万亩;疏林地面积为1.0346万亩;无林地面积4.4246万亩;苗圃地138亩,未成林造林地面积17.0525万亩。林业用地面积中生态林面积为87.7440万亩,占林业用地总面积31.35%; 商品林面积为192.1693万亩,占68.65%。
森林总蓄积量1352万立方米,生态林蓄积量396.2702万立方米,占37.77%;商品林地蓄积量652.8383万立方米,占62.23%。商品林地中用材林蓄积量584.2207万立方米,占商品林地蓄积量的89.49%。
2.2社会经济概况
1.行政区划:全县共划为16个乡镇210个行政村,16个社区居委会,2330个自然村,2019末总人口数为37.9万人。
2.社会经济:2019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8.96亿元(按2016年可比价格计算),其中林业产值(包括森工)达9.17亿元。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816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09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366元,增长19.0%。
3.交通:宁化县交通网络发达,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74.1km,形成以永宁高速公路、省道(S205线、S304线、S307线)干线公路为主骨架,辐射农村公路为辅的宁化交通网络。全县现有公路总里程1754km。全县境内乡乡通公路、村村通水泥路,交通方便。
三 主导产业发展概况及建设条件
近年来,宁化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油茶等木本油料产业的生产发展,特别把油茶生产列入我县主导产业来抓,加大财政投入,扩大种植基地,扶持加工企业,促进油茶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近年来我县引进种植油用牡丹(丹凤牡丹)、核桃等木本油料植物,为今后木本油料产业发展,加速拓展木本油料植物的繁殖途径和生产规模,建立良好的基础。
3.1产业发展基本情况、产业规模、产业水平
宁化县是福建省主要林区县之一,也是我国油茶重点产区。全县林业用地面积18.46万h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76.9%,森林覆盖率达74.4%。近年来,陆续引进了部份油茶良种,1996年从广西引进岑溪软枝油茶,2010年起引进闽43、48、60和赣无系列、长林系列优良无性系列品种,新造油茶近5万亩。2001年以来,宁化县把油茶产业确定为重点发展的农业主导产业之一,成立油茶产业工作领导小组,重点乡镇也相应成立油茶产业工作小组,油茶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3.2产业建设条件
一是领导重视。能够把木本油料产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加以重视和支持。能够为示范园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发展环境,成立产业发展领导机构,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在资金、技术和力量等方面采取措施,有效调动群众经营油茶林积极性,促进木本油料产业发展,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和新农村建设。
二是基础条件好。宁化县是福建省的重点林业县,境内气候温和、湿润,土壤肥沃,自然条件适宜油茶等木本油料植物生长。宁化县又是全国油茶重点县,油茶的栽培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培育经验。资源区域化布局明显,油茶资源丰富,油茶产业化发展有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是建设主体明确。选择的建设主体有社会责任感,从以往的建设成效来看,能够带动本地群众通过发展木本油料产业,让农民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显著提高农民收入,造福一方群众。
3.3编制依据、目的、指导思想
3.3.1主要依据
⑴法律、法规
●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
●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2000)
⑵技术标准、规程、地方文件
●DB35/T641—2005《造林作业设计技术规程》
●GB/T15776-2006《造林技术规程》
●LY/1328-2006《油茶栽培技术规程》
●《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林业厅关于印发福建省级以上财政林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闽财农〔2017〕41号)
●《福建省林业局关于印发2020年全省造林绿化建设指南的通知》(闽林造便函〔2019〕24号)
●《三明市林业局 三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三明市交通运输局 三明市水利局 三明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切实抓好2020年造林绿化工作的通知》(明林综〔2019〕71号)
●《三明市财政局,三明市林业局关于提前下达2020年省级林业专项资金的通知》(明财(农)指〔2019〕77号)
●宁化县林业局关于明确2020年省级财政造林绿化补助标准的通知》(宁林〔2019〕第197号)、
●《宁化县林业局 宁化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宁化县交通运输局 宁化县水利局 宁化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切实抓好2020年造林绿化工作的通知》(宁林〔2019〕201号)
●《宁化县林业局关于印发2020年全县国土绿化和森林质量提升实施方案的通知》(宁林〔2019〕202号)
3.3.2编制目的
为促进我县木本油料产业发展,提高木本油料经济效益,通过木本油料示范基地项目建设,促进林农增收、木本油料产业升级、壮大县域经济,巩固木本油料产业良好的发展势头,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构建和谐宁化发挥重要的作用。
3.3.3指导思想
以《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林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为指导思想,以林业可持续经营为宗旨,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林地生产力为核心,通过集约经营和生态改造提高林地生产力,减少水土流失,改善林分质量,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四 项目建设内容
4.1项目建设发展方向、建设内容确定的条件
1.项目建设发展方向
项目建设以现代林业思想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建设600亩油茶低产林生态改造示范园。达产后油茶林单位面积年产油量达到25公斤/亩以上。通过基地建设的示范辐射作用,促进油茶产业发展,为建设新农村,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示范作用。
考虑到油茶树种的生物学特性,按照油茶新造高产栽培示范园和油茶低产林生态改造示范园建设要求进行布局,通过实地调查、根据立地条件、气候条件、基础设施条件等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确定项目基地建设布局,确定2020年宁化县木本油料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最佳建设方案。
2.确定建设方案的依据
⑴补助对象:建设主体明确,有正常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低改相对连片面积200亩以上,按时施工并按要求备好配套资金的经营业主;
⑵补助树种:油茶等木本油料作物;
⑶补助标准:每亩均补助500元(含间接费);
⑷可以局部改善生态环境,对防止水土流失具有一定生态效益;
⑸低产油茶林改造示范须选择林分质量较好、具有发展潜力的5-30年生的一、二类油茶林;
⑹根据林地条件、生态环境保护等因子,因地制宜地应用开设水平梯带、垦复、扩穴松土、挖鱼鳞坑蓄水保土、科学施肥、修枝整形、补植等规范性综合技术管理,达到提高油料林产量、实现丰产稳产目标。
4.2项目建设地点、实施单位、区域范围
建设地点和区域范围:经专业技术人员实地勘察,项目建设地点选择在:⑴石壁镇陈家村(张贤京实施200亩);⑵淮土镇梨树村(宁化县淮土油茶专业合作社实施200亩);⑶石壁镇陈家村(宁化县龙金农林有限公司实施200亩)。计15个小班,面积600亩。详见小班规划一览表。
2020年宁化县木本油料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小班规划一览表
单位:亩 |
||||||||
实施单位 |
乡(镇) |
村 |
林班 |
大班 |
小班 |
小班面积 |
建设面积 |
项目类型 |
合计 |
|
|
|
|
|
|
600 |
|
张贤京 |
石壁 |
陈家 |
024 |
01 |
020 |
191 |
99 |
低改示范 |
石壁 |
陈家 |
024 |
01 |
030 |
153 |
101 |
低改示范 |
|
宁化县 龙金农林有限公司 |
石壁 |
陈家 |
023 |
01 |
010 |
117 |
81 |
低改示范 |
石壁 |
陈家 |
023 |
01 |
020 |
93 |
73 |
低改示范 |
|
石壁 |
陈家 |
023 |
01 |
050 |
70 |
46 |
低改示范 |
|
宁化县淮土油茶专业合作社 |
淮土 |
梨树 |
026 |
04 |
010 |
162 |
5 |
低改示范 |
淮土 |
梨树 |
026 |
04 |
020 |
78 |
21 |
低改示范 |
|
淮土 |
梨树 |
026 |
04 |
022 |
17 |
8 |
低改示范 |
|
淮土 |
梨树 |
026 |
05 |
010 |
201 |
69 |
低改示范 |
|
淮土 |
梨树 |
026 |
05 |
020 |
21 |
16 |
低改示范 |
|
淮土 |
梨树 |
026 |
05 |
021 |
103 |
29 |
低改示范 |
|
淮土 |
梨树 |
026 |
05 |
030 |
68 |
17 |
低改示范 |
|
淮土 |
梨树 |
026 |
06 |
020 |
63 |
11 |
低改示范 |
|
淮土 |
梨树 |
026 |
06 |
022 |
32 |
13 |
低改示范 |
|
淮土 |
梨树 |
026 |
06 |
024 |
17 |
11 |
低改示范 |
4.3项目具体实施内容、数量和建设计划
4.3.1内容和数量
油茶低产林生态改造示范园工程建设内容为:⑴全面扩穴松培土(易水土流失区域挖鱼鳞坑),⑵科学施肥;⑶修枝整形;⑷对老、弱、病、劣、不结果植株及林中空地进行更新补植,确保达到合理密度。
2019年木本油料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工程量表
单位:亩
实施单位 |
建设面积 |
项目名称 |
实施环节 |
|||
扩穴松培土 |
施肥 |
修枝整形 |
补植更新 |
|||
张贤京 |
200 |
油茶改造示范 |
200 |
200 |
200 |
200 |
宁化县淮土油茶专业合作社 |
200 |
油茶改造示范 |
200 |
200 |
200 |
200 |
宁化县龙金农林有限公司 |
200 |
油茶改造示范 |
200 |
200 |
200 |
200 |
合计 |
600 |
|
600 |
600 |
600 |
600 |
4.3.2实施计划
在2020年4月份规划落实具体实施小班,编制《实施方案》。5-10月按设计要求组织劳力施工,对油茶低产林生态改造进行全面扩穴松培土施肥、修枝整型、疏伐补植等,各工序要求在2020年10月底全面完成,12月完成项目验收。
项目实施计划时间安排表
序号 |
项 目 |
2019年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
1 |
前期准备工作和项目施工图设计与报批 |
-- |
-- |
-- |
-- |
|
|
|
|
|
|
|
|
2 |
培育工程、生产设施工程及基础设施工程 |
|
|
|
|
-- |
-- |
-- |
-- |
-- |
-- |
|
|
3 |
投产验收 |
|
|
|
|
|
|
|
|
|
|
-- |
-- |
五 项目建设技术方案
5.1油茶低产林生态改造示范园工程技术
1.全面扩穴松培土:先清理油茶林地内平台上的杂灌杂草,将高大的杂草灌木劈短。油茶树基部松土宜浅锄,深度5-10cm,并0.8米见方扩穴培土。施工时间为4-10月。扩穴培土可疏松土壤,减少病虫害,促根舒展,增加产量。在坡度较大、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地块,不宜扩穴培土,可在油茶树基部挖鱼鳞坑(外沿筑埂打实,鱼鳞坑内低外高呈月牙型或半园型)。挖鱼鳞坑起到良好的保水保土保肥,春季雨水多时可以有效地截流地表水,减少地表水土流失。
2.科学施肥:测土配方施肥,N、P为主,施肥效果很显著。但是一定要在林地平台上抚育除草后进行,施肥量每株施不少于3斤有机肥加复合肥0.5斤。(施肥作业验收时须提供肥料发票、当地林业站证明材料及影像资料)。
3.修枝整形:主要是剪除主干的枯枝、病虫枝、重叠枝、细弱内膛枝、脚枝和徒长枝,形成“一杆三枝九条梢”的树形结构,尽量保留内膛结果枝。对油茶林进行修剪,改善林内通风透光条件,要求10-11月完成。砍除寄生枝、病枝、过密枝、徒长枝等,每亩修枝整形株修枝整形比例应达60%以上。
4.补植:做到密林疏伐,稀林补植。对于过密的林分适当疏伐,对老、残、病、劣、不结果植株及林中空地进行更新、补植,确保达到合理密度。补植苗木要求通过省级以上审定,2年生以上,可引进闽43、闽48、闽60、赣无系列等优良品种,为满足授粉需要,须选采果期与现有油茶林相同或相近的无性系品种混合配置。
六、资金投入概算
6.1项目总投资
宁化县2020年木本油料示范基地建设面积600亩,项目总投资48.9万元,申请木本油料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财政补助资金30万元,自筹18.9万元。详见资金投入概算表。
2020年木本油料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资金投入概算表
单位:亩、元
工程或费用名称 |
数量 |
工程单价 |
资金概算 |
|||
总投资 |
自筹 |
补助标准 |
补助资金 |
|||
总投资 |
600 |
|
489000 |
189000 |
|
300000 |
一、直接费用 |
600 |
|
480000 |
189000 |
|
291000 |
扩穴松培土(或挖鱼鳞坑) |
600 |
400 |
240000 |
90000 |
250 |
150000 |
科学施肥 |
600 |
250 |
150000 |
69000 |
135 |
81000 |
补植整形(含苗木) |
600 |
150 |
90000 |
30000 |
100 |
60000 |
二、间接费用(3%) |
|
|
9000 |
|
|
9000 |
规划设计费 |
|
|
6000 |
|
|
6000 |
其他费用 |
|
|
3000 |
|
|
3000 |
6.2项目直接费用
项目直接费用48万元。直接费用中各关键环节投资如下:
扩穴培土(或挖鱼鳞坑24万元;科学施肥15万元;补植整形9万元。
6.3项目间接费用
项目间接费用0.9万元。其中规划设计费0.6万元,其他费用0.3万元。
七、资金直接补助标准和具体用途
7.1直接补贴
主要用于木本油料林生态改造示范基地的科学施肥、扩穴培土(或挖鱼鳞坑)、补植整形等生产环节。
7.2间接费用补贴
根据《福建省财政厅 福建省林业厅关于印发〈福建省省级以上财政林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闽财农〔2017〕41号)文,按财政补贴资金总额的3%列支间接费用。用于组织开展项目建设有关的方案编制、作业设计等工作所需费用补贴,间接费用由县级统筹安排。
7.3项目资金在各个环节的补助标准
⑴扩穴培土(挖鱼鳞坑)财政补助250元/亩;
⑵科学施肥财政补助135元/亩;
⑶补植整形财政补助100元/亩;
7.4项目资金补助方式
项目建设完成后,由实施单位提出验收申请,县林业局规划队依据省里下达的建设任务、评审通过后的项目实施方案、有关施工合同等开展验收工作,并出具验收报告。验收合格后按各个环节的补助标准兑现财政补助资金。
7.5项目实施单位补助金额
项目直接补助金额为29.1万元。其中,⑴张贤京9.7万元;⑵宁化县淮土油茶专业合作社9.7万元;⑶宁化县龙金农林有限公司9.7万元。详见下表:
项目实施单位补助情况一览表
单位:亩、元
实施单位 |
建设面积 |
项目类型 |
补助内容 |
补助总额 |
||||
整地开带 |
扩穴培土 |
种植 |
施肥 |
补植整形 |
||||
张贤京 |
200 |
油茶改造示范 |
|
50000 |
|
27000 |
20000 |
97000 |
宁化县淮土油茶专业合作社 |
200 |
油茶改造示范 |
|
50000 |
|
27000 |
20000 |
97000 |
宁化县龙金农林有限公司 |
200 |
油茶改造示范 |
|
50000 |
|
27000 |
20000 |
97000 |
合计 |
600 |
|
|
150000 |
|
81000 |
60000 |
291000 |
八 保障措施
8.1组织领导体系、包括领导小组、实施小组成立情况
成立木本油料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组长由县林业局负责人担任,副组长由林业局分管领导担任,成员由有关股室负责人组成。并设立项目实施办公室,负责木本油料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的具体实施。
8.2地方产业扶持政策
《三明市油茶产业发展产业规划(2012-2020)》提出到2020年全市建成油茶基地100万亩,实现产值50亿元的目标。从2013年起,连续五年,每年从公共财政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中安排,专项用于扶持油茶高产栽培、油茶种苗繁育和油茶专业合作社以及技术创新示范建设。重点支持油茶集中连片开发,推进集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生产,培育优势产业带和重点生产区域,提高油茶生产的示范引导效应。
宁化县政府高度重视油茶产业的发展,把做大做强油茶产业列入工作议事日程,并制定了扶持种植、改造油茶林的一系列政策,把发展油茶林作为加快全县国民经济建设、促进农村奔小康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继续推行油茶产业的有关激励政策,包括县、乡、村各级对油茶林改造的优惠政策,有效调动群众种植油茶的积极性,促进了油茶产业发展。
8.3技术支撑服务体系
宁化县林业科技推广中心是县林业局下设机构,中心通过多年建设形成了县、乡、村三级科技推广网络,并拥有一定规模的林业试验示范基地。近年先后承担或主要参加了10多项林业科研与推广项目,取得了多项林业科研与科技推广的成果。在油茶培育方面,开展了广西软枝油茶引种试验、低产油茶林改造示范、油茶苗木扦插、芽苗砧嫁接技术指导等,具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和林业技术推广经验。项目的建设依托于宁化县林业科技推广中心,该站长期与中国林科院亚林所和福建省林科院等科研单位合作,从事油茶遗传育种研究、推广与管理,技术力量雄厚,将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有效地保证项目建设的技术支撑。
8.4项目实施、资金使用监管机制
⑴项目由县林业局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由县林业局相关部门和项目实施乡镇林业站监督实施。
⑵财政补助资金由县林业局按照制定的方案使用,验收合格后支付财政补助资金。
⑶项目建设资金严格按计划开支,做到专款专用。
⑷项目接受上级项目管理机构和同级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和审查。
九 项目预期效益分析
9.1经济效益
示范基地建设具有投资长、风险率低的特点。改造提升完成达盛产期后,亩产油25kg以上。亩收入3000元,600亩年收入180万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直接带动当地农业人口100人就业,项目的实施同时带动当地相关种植业、深加工业、包装业、运输业等产业的发展,间接带动当地农业人口300人就业,并带动农户生产的积极性。
9.2社会效益
⑴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随着人口的增长,农业自然资源的利用和现代工业生产的发展,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当前全球共同关注的热点。项目的建成,林地输出的食用油量得到较大的提高,缓解社会的供求关系,丰富人们的生活。同时可改良土壤、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改善区域农村和城县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有效保护地区的生态环境,从而提高当地居民的生存环境质量。
⑵提供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稳定。项目的建设可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本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聘用一批长期固定的管理人员,木本油料林效益与产量的提高,需要增加大量的附加产品的加工人员,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的机会,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⑶优化产业结构,活跃地方经济。项目的建成,可为本区域的木本油料林经营提高经营效益,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油茶产品,将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也推动了整个油茶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
9.3生态效益
油茶根系发达,枝叶繁茂,四季常绿,耐干旱瘠薄,不易着火,适生范围广,能绿化荒山、保持水土,提高空气质量,减少有害气体、噪声、尘埃,增强防御水土流失和水源涵养能力,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油茶是生态建设、荒山绿化、防火林带营建的好树种。示范园建设培育了木本油料资源,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了生态,为森林生态建设和林业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项目建设的生态效益显著。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