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SM06129-1700-2020-00004
  • 备注/文号: 湖政〔2020〕1号
  • 发布机构: 宁化县湖村镇人民政府
  • 公文生成日期: 2020-01-07
  • 有效性:有效
  • 有效性:有效
  • 有效性:失效
  • 有效性:废止
关于转发《宁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宁化县2019年度松材线虫病防控实施方案》的通知
湖政〔2020〕1号
来源:宁化县政府办 时间:2020-01-13 10:40
关于转发《宁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宁化县2019年度松材线虫病防控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居)、镇直有关部门:

经镇党委政府领导同意,现将《宁化县2019年度松材线虫病防控实施方案》(宁政办〔20196号)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湖村镇人民政府

                                      2020年1月7日

 


宁化县2019年度松材线虫病防控实施方案

 

宁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1月

 

松材线虫病传播途径广、蔓延速度快、防治难度大,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松材线虫病一旦传入我县,不仅会造成大量松木枯死,还会因疫区封锁限制松木商品性采伐,疫木需经过特殊的处理才能调出县境销售,会极大地提高木材生产成本,特别是国内外对疫区提出严格的检疫要求,会大大降低木材价格且会造成大量疫木无法利用。如果不采取措施加以防控,就会严重影响我县国土生态安全、对外贸易、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的《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修订版)》(林造发〔2010〕35号、福建省地方标准《松材线虫病防控技术规程》(DB35/1451-2014)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松树枯死情况和国内外疫情防控实践经验,特制定本方案。

一、发生与防控基本情况

2018年度全县清理烧毁松树枯死木株数820株,处理伐桩数820个。在公路沿线、石壁客家祖地和天鹅洞风景区、与外省交界的淮土以及大型木竹加工企业、工矿企业、发电站、电视发射台和城区周围进行松材线虫病常年重点监测,全县共挂设5个诱捕器和设置8个诱木堆,诱捕其媒介昆虫松墨天牛2056只,镜检和监测结果表明,松墨天牛携带松材线虫率为0。全年500公斤白僵菌粉炮和人工营林措施防治松墨天牛3306亩,经防治后效果检查和年终自查,有效防治率达100%。2018年秋季普查面积1099761亩,普查率为100%,调查发现枯死松树360株,其中不明原因枯死42株,较2017年有所上升。县森防检疫站对全年不明原因枯死的松木进行分离鉴定,没有发现松材线虫。监测和普查结果表明:松材线虫病没有在我县发生。

二、防控目标任务

2019年度的防控目标任务是:松材线虫病的监测覆盖率达100%、松枯死木清除率达100%、媒介松墨天牛防治率达100%。全县应加强松材线虫病疫情监测,确保第一时间发现新疫情,并及时处置;新发生区松材线虫病病死松树不超过100株,且从确定疫情之日起一年内实现基本根除。

2019年度各乡(镇)、保护区、国有林场防控松材线虫病任务:松树枯死木发现一株,应及时清理一株。白僵菌粉炮防治松墨天牛面积各为:安远100亩、中沙乡100亩、泉上镇200亩、城郊乡100、石壁镇200亩、淮土100亩、曹坊200亩。挂设诱捕器监测和防治松墨天牛各为:安远5个、石壁镇5个、淮土5个、曹坊5个、宁化国有林场5个

三、防治类型区划

根据分区治理、分类施策的要求,全县分为重点预防区和一般预防区。重点预防区有安乐镇、曹坊镇、安远镇、石壁镇、淮土镇。一般预防区为河龙乡、中沙乡、湖村镇、泉上镇、水茜镇、济村乡、方田乡、翠江镇、城郊镇、城南镇、治平乡、牙梳山保护区、县属国有林场、宁化国有林场。

四、防控对策措施

1.建立监控网络。全县挂设诱捕器25个,定期监测诱杀松材线虫病媒介昆虫松墨天牛,及时将松墨天牛样品镜检,构建起松材线虫病疫情常年重点监测网络。充分利用现有森林病虫害监测预网络,形成以松材线虫病为监测主体的监测预警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县、乡、村三级测报网络,推行监测工作分片包干责任制,落实疫情监测责任,建立覆盖全面、调查准确、上报及时的疫情监测体系,加强对专兼职病虫测报员的专业培训,使其成为监测预警队伍的主要力量。并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为及时准确地发现疫情提供保障。制定严格的技术规程与工作制度,定点、定期、定人开展疫情监测预报,建立疫情快速传递的信息交流网络,为制定科学的防控方案提供基础。

2.开展春秋季普查。2019年3月至4月开展松材线虫病春季普查、9月至11月开展松材线虫病秋季普查。普查范围要求覆盖各乡镇所在地行政辖区内所有松林,不留死角。特别要对河流两岸、交通沿线两侧、近 3 年新建的通信(电力)线路(基站)两侧、风景区(寺庙)、高速公路、铁路及其它项目建设工地、城镇、开发区、工业园区、电视发射台、松木加工企业和木材集散地及其包装材料经营单位等重点地带或重点部位周围的松林实施重点调查。

3.强化检疫管理。加强对省内外调进的木材及其制品的复检,严格对松木及其包装材料实行凭《植物检疫证书》承运和验收制度严格实行松木质包装材料的用后回收和集中销毁制度。开展林业植物检疫执法专项行动,森林公安、森防检疫、林政、林业执法大队组成的联合执法队,对全县所有使用松木等木制包装材料的单位和个人、生产松木制品的木材加工企业进行检疫执法检查。县森防检疫站定期查询全国联网的检疫信息系统,及时掌握从省内外调进木材及制品的动态。

4.加强松枯死木清理。日常巡查过程中发现的松枯死木,指定专人负责及时清理,做到“发现一棵、清理一棵”;春、秋季普查中发现的松树枯死木,分别在两次普查工作结束前组织人员清理。清理松枯死木时,伐桩高度严格控制在5cm以内,必须剥皮和用刀纵横砍数次,并间歇喷洒80%敌敌畏或乐果加2.5%溴氰菊酯(按1:5-10等量混配)的50倍水溶液后套塑料袋包住伐桩、再用土;木材必须连同1cm以上的松枝桠装入编织袋运到烧毁地点进行烧毁,严禁加工利用。

5.调整树种结构。未发生区要未雨绸缪,加大低产低效松林和重要生态区位松树纯林林分改造,调整林分树种结构,采取营造混交林、补植阔叶树等措施,扩大混交林比例,促进森林生态健康,提高林分整体抗御病虫害能力,从源头上预防松材线虫病。同时,结合县西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在与江西省交界的淮土镇马尾松纯林区种植油茶,改善林分结构。

五、防控工作进度安排

2019年度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进度计划如下:

1.时间:2018年11月-2019年11月。

防控工作内容:疫情监测、综合防控措施、松枯死木除害处理。

实施地点:全县16个乡镇,牙梳山保护区、县属国有林场、宁化国有林场。

2.时间:2019年3月-4月。

防控工作内容:利用绿僵菌防治松材线虫病媒介昆虫-松墨天牛、松材线虫病春季普查。

实施地点:全县16个乡镇,牙梳山保护区、县属国有林场、宁化国有林场。

3.时间:2019年4月-10月。

防控工作内容:挂设诱捕器监测和诱杀松墨天牛。

实施地点:安远镇、石壁镇、淮土镇、曹坊镇、宁化国有林场。

4.时间:2019年6月-9月。

防控工作内容:检疫执法检查专项行动。

实施地点:全县16个乡镇。

5.时间:2019年9月-11月。

防控工作内容:松材线虫病秋季普查。

实施地点:全县16个乡镇,牙梳山保护区、县属国有林场、宁化国有林场。

六、经费预算

根据防控目标任务、各项技术措施和当地人工费用测算所需资金。疫情监测调查按0.1元/亩,全县松林面积1099761亩,监测调查费用为10.9976万元;检疫执法5万元/年;清理松枯死木按200元/株,松枯死木数量1000株,清理费用为20万元;白僵菌防治按10元/亩,全县防治松墨天牛面积1000亩,防治费用为1万元;诱捕器监测防治按500元/处,全县挂设诱捕器25处,防治费用为1.25万元;防治监测管理、招投标、检查验收、考核等防治管理费用按上述防治费用的3%测算,费用为1.1474万元。全年费用合计为39.395万元。

七、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成立了宁化县重大动植物疫情防治指挥部,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指挥长,县政府办副主任、农业农村局局长和林业局局长任副组长,农业农村、林业、公安、交通、工信、市场监管、邮政、供电、电信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各部门之间加强协作,共同抓好防范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县林业局,配备了2-3名专业技术人员为办公室成员,负责处理预防和除治日常工作。为提高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效率和质量,从基层场、站、保护区抽调兼职测报员组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专业队,负责全县范围内的松材线虫病监测调查、防治工作。

2.技术培训。为了提高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专业队的森防业务水平,达到保护森林资源和维护生态安全的目的,县森防检疫站应对专业队伍进行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培训,指导开展林业有害生物监测调查、防治等工作。培训内容包括:松墨天牛、松材线虫病等林业有害生物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发生症状和规律;监测调查的时间、方式、防治方法等内容。

3.广泛宣传。通过专题会议、广播、电视、报刊、宣传牌等宣传媒介,面向社会,多形式、多渠道广泛宣传松材线虫病的严重危害性和开展预防工作的重要性,普及防控松材线虫病的常识,提高广大干部和群众对松材线虫病预防与除治工作的认识,增强防控松材线虫病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4.制度保障。建立各镇政府、各行政部门防治目标责任制度层层签订责任状,做到目标明确,责任明确,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协同配合,奖惩分明,确保松材线虫病控工作落到实处建立疫情普查制度,规定每年春、秋季在全县范围内对所有松林进行普查;建立疫情报告制度,要求各监测点及时向县林业局书面报告监测结果;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县林业局对疫情监测除治情况、投入资金使用情况等进行定期检查,保证预防除治工作正常进行。

5.资金保障。把松材线虫病防控体系建设列入防灾减灾体系建设规划,防控松材线虫病所需的经费,按照财政分级负担,地方投入为主的原则,列入县财政预算,对防治经费实行专款专用。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文字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