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SM06200-0300-2023-00003 文号
发布机构 宁化县信访局 生成日期 2023-01-17
标题 2022年宁化县信访局工作总结
有效性 有效
索 引 号 SM06200-0300-2023-00003
文号
发布机构 宁化县信访局
生成日期 2023-01-17
标题 2022年宁化县信访局工作总结
有效性 有效

2022年宁化县信访局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3-01-17 15:24
| | | |
政策解读:

2022年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信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做好新时期信访工作的决策部署,立足信访工作职责,坚持以“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为目标,扎实抓好疫情防控,细化工作思路,强化工作举措,按照市县平安建设攻坚战役统一部署,深入推进信访突出问题治理,全县信访工作态势总体向好。

一、工作成效

实现了“三个不发生”(不发生大规模群体性上访、不发生因信访问题处理不当引发群体性事件和个人极端事件、不发生因信访问题处理不当引发负面舆论炒作)目标一是系统总量下降。福建省信访信息系统信访局总量718件次,同比下降14.83%。二是群众到县上访总量下降,群众到县上访188批384人次同比批次下降9.18%,人次下降3.27%三是治理越级上访成效明显,全县越级进j上访2批2人次,同比下降3批4人次;到省访3批3人,同比下降14批20人次。四是治重化积工作圆满完成。中央交办第一批治重化积信访事项26件2021年底已全部办结化解;第二批治重化积信访事项4件5月20日也已全部办结化解,实现两批治重化积信访事项双百分百化解。五是工作指标呈现“三个上升”。“最多投一次”信访事项一次性办结率上升至98.4%;群众对信访机构满意率上升至94.4%,同比上升8.5%;对有权处理机关满意率上升至92%,同比上升12.4%。六是信访秩序持续好转。集体访、越级访减少,未发生进京群体上访,未发生因信访问题处置不当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和个人极端事件,未发生到活动举办地及周边聚集上访。高质量完成党的二十大、各级“两会”、北京冬(残)奥会等重大活动期间信访服务保障工作。

二、主要措施

(一)注重源头防范,健全工作机制。一是完善首接首办机制。县信访工作联席会议认真贯彻落实信访工作条例》,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领导干部首接首办接访机制的意见》,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接访机制,打造标准化、常态化、科学化接访模式,由首接领导现场签批,包案处理,做到既负责“现场接”,也管“后续办”,直至问题办结化解,确保信访诉求不空转、群众呼声有回应。全县处级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188批384人次,县领导签批188件次,有效调处化解一批矛盾纠纷。二是深化信访“421”工作机制。借鉴和弘扬枫桥经验,深化信访“421”工作机制,注重领导干部落实“四门四访”工作要求,并及时对矛盾纠纷开展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对复杂疑难问题开展信访评理,推动一批信访问题化解在乡镇、村(社区)。注重发挥“信访评理”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作用,着力把矛盾纠纷化解萌芽,解决在基层,评理室建设以来全县开展“信访评理”1026件,化解息访968件,化解率94.34%,大部分纠纷在镇村得以调处化解。三是完善信访联席会议机制。进一步发挥信访联席会议的组织协调作用,进一步制定了乡镇、村(社区)和行业主管部门定期研商信访事项制度。明确每月5日前村(社区)召开信访事项研商会议,每月10日前乡镇、行业主管部门召开会议,汇总研商村(社区)上报的信访问题,或对本行业本系统信访问题进行排查梳理,逐一分析研判,建立问题台账,提出化解措施,商议化解方案。对超越本乡镇、本部门职权无法解决或需要其他部门配合的,在2日内书面报送县信访联席办。通过乡镇信访联席会议共梳理排查辖区内矛盾纠纷213件,会商研判213件,有效化解207件,推动疑难信访事项5件。

(二)注重积案化解,推动治重化积。一是落实化解责任。县信访工作联席办印发《全县开展信访突出问题治理年行动实施方案》,将治重化积信访事项纳入信访突出问题,对信访突出问题制定责任清单,明确包案领导、责任单位、责任领导、责任人,通过领导接访、约访、带案下访,召集相关部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信访问题症结,提出化解方案,推动问题化解,形成信访工作责任层层传导、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目前,中央交办治重化积信访事项30件,已全部办结化解,化解率达100%。是用好专项资金。充分发挥特殊疑难信访问题专项资金化解信访积案的作用,推动一批长期积累、久拖未决,难以划分责任主体的疑难信访问题化解。今年拟向省申报疑难信访问题化解补助金2件,拟申请补助资金38余万元,已划拨13.4万元。是强化督查督办。县信访局建立了局领导干部挂钩乡镇部门的督查督办机制,对所有信访积案落实实行半月一督办、每月一督查、季度一通报。对化解进展缓慢的,开展实地督查、组织约谈等,督促责任单位把积案化解工作抓紧抓实。治重化积工作开展以来,开展实地督查20余次。

(三)注重办理质效,强化教育稳控。一是限时办理“最多投一次”信访问题。高度重视“最多投一次”信访事项,严格按照省市24小时受理、5日内告知、15日内办结的工作要求,做到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处理、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反馈。截至目前,我县一次性办结率100%。二是注重信访事项办理。对上级交办、转办和本级受理的信访事项,做到三个注重,注重办理时限,在办信时限内做好来信登记、受理告知、交办转送、答复反馈等环节工作,并录入省信访系统;注重督查督办,办信业务人员要加强跟踪督办,在来信交办后及时电话提醒催办,确保责任单位提速办理,及时答复反馈;注重审核把关,对办结的答复反馈材料审核,防止承办单位敷衍塞责、避重就轻、答非所问。我县信访群众对信访机构满意率94.4%,同比上升8.5%;对有权处理机关满意率上升至92%,同比上升12.4%。是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县信访工作联席办梳理排查出风险隐患共计156个,均成立由公安(派出所)、属地乡镇、责任单位等部门组成的稳控专班,落实责任领导、责任人,各部门互联互通,共享信息,及时收集稳控对象动态预警信息,一旦发现可能越级上访苗头,属地乡镇和责任单位第一时间介入核查情况,牢牢守住“三个不发生”底线。截至目前,共预警处置进京风险隐患17起,赴省风险隐患6起,全力以赴防范风险外溢。

(四)注重责任落实,夯实基层基础。一是严格落实首办责任。落实初信初访首办责任和“三见面四联系”机制,全程跟踪了解信访群众诉求症结和对办理工作的反馈;精准施策把问题化解到位,有力推动初信初访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实现双百分之百、重信重访率下降。截至目前,我县初信初访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均为100%。二是加强《信访条例》宣传。以学习宣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为主要举措,多形式、多渠道、多举措开展条例解读、宣传引导,制定《开展“遵循条例·维护民利·促进和谐”集中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发放《条例》宣传材料8000余份,组织各单位开展《条例》书面测试50余场,开展《条例》专题辅导3场,接受群众咨询12000余人,掀起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条例》的热潮,积极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是强化工作量化考评。全县信访工作实行“月量化通报、季排名点评、年综合评比”,对乡镇到县以上上访量、信访问题化解、办信及信访事项办理、领导接访、信访业务规范化建设、重复信访等工作,实行量化考评计分,明确责任主体界定、量化评分标准等。量化考评的实施,增强了干部抓信访工作的主动性、责任心,推动信访问题就地现场解决率的提升

二、存在问题

一是重点人员信息不够全面。7月份,我县出现部分重点人员串联进j上访现象,虽通过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劝返大部分人员,仍有部分人员未掌握信息越级上访。截至目前,全县发生进j上访2批2人次,同比上升1批1人次;到省上访共3批3人次;到市上访共4批18人次,其中集体访1批13人次。二是涉房领域问题仍然突出。涉房信访事项占比较重且多为集体访,如天和上上城业主到市集体上访,持续在国网、省网上投诉并评价不满意;金山水郡、宝骐华景、东方明珠等小区业主每月15日到县信访局进行打卡式上访。三是“三跨三分离”信访事项化解稳控难度大。部分信访人反映问题属地在宁化,但本人长期居住外地,或信访人户籍地在宁化,所反映问题属地在外地,且长期居住在外地,化解稳控难度极大。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局将针对存在问题,分析查摆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全力推动信访工作上新水平。一是全面排查信访风险隐患。县联席办已梳理排查出重点问题共计156批次,在此基础上开展“拉网式”“地毯式”大排查,对可能越级上访、缠访闹访和个人极端行为等风险隐患所涉及的重点问题、重点人员、重点群体,全部纳入排查范围,确保不漏掉一个问题,不放过一个隐患、不留存一个盲点。对排查出来的风险隐患,全部落实责任领导与责任人成立稳控专班,实时掌握动态信息。

是全面治理信访突出问题。以开展“平安宁化”建设攻坚战役为契机,围绕“减存量、控增量、防变量”,进一步开展信访突出问题治理攻坚行动,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将工作责任层层传导,推动信访突出问题案结事了、心事双解,确保攻坚行动走深走实对已化解的中央交办的治重化积信访事项和信访突出问题,持续高度关注,逐一开展“回头看”,坚决避免发生反弹现象

三是全面夯实信访工作基础。贯彻落实好《福建省信访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加强信访干部队伍建设,常态化开展信访基础业务培训提升,进一步提高信访干部履职尽责能力水平,提高业务经办水平,打造一支具有强烈政治自觉和政治担当的信访队伍,压实工作责任,办好信访事项,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推动信访工作再上新台阶。

2022年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信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做好新时期信访工作的决策部署,立足信访工作职责,坚持以“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为目标,扎实抓好疫情防控,细化工作思路,强化工作举措,按照市县平安建设攻坚战役统一部署,深入推进信访突出问题治理,全县信访工作态势总体向好。

一、工作成效

实现了“三个不发生”(不发生大规模群体性上访、不发生因信访问题处理不当引发群体性事件和个人极端事件、不发生因信访问题处理不当引发负面舆论炒作)目标一是系统总量下降。福建省信访信息系统信访局总量718件次,同比下降14.83%。二是群众到县上访总量下降,群众到县上访188批384人次同比批次下降9.18%,人次下降3.27%三是治理越级上访成效明显,全县越级进j上访2批2人次,同比下降3批4人次;到省访3批3人,同比下降14批20人次。四是治重化积工作圆满完成。中央交办第一批治重化积信访事项26件2021年底已全部办结化解;第二批治重化积信访事项4件5月20日也已全部办结化解,实现两批治重化积信访事项双百分百化解。五是工作指标呈现“三个上升”。“最多投一次”信访事项一次性办结率上升至98.4%;群众对信访机构满意率上升至94.4%,同比上升8.5%;对有权处理机关满意率上升至92%,同比上升12.4%。六是信访秩序持续好转。集体访、越级访减少,未发生进京群体上访,未发生因信访问题处置不当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和个人极端事件,未发生到活动举办地及周边聚集上访。高质量完成党的二十大、各级“两会”、北京冬(残)奥会等重大活动期间信访服务保障工作。

二、主要措施

(一)注重源头防范,健全工作机制。一是完善首接首办机制。县信访工作联席会议认真贯彻落实信访工作条例》,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领导干部首接首办接访机制的意见》,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接访机制,打造标准化、常态化、科学化接访模式,由首接领导现场签批,包案处理,做到既负责“现场接”,也管“后续办”,直至问题办结化解,确保信访诉求不空转、群众呼声有回应。全县处级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188批384人次,县领导签批188件次,有效调处化解一批矛盾纠纷。二是深化信访“421”工作机制。借鉴和弘扬枫桥经验,深化信访“421”工作机制,注重领导干部落实“四门四访”工作要求,并及时对矛盾纠纷开展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对复杂疑难问题开展信访评理,推动一批信访问题化解在乡镇、村(社区)。注重发挥“信访评理”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作用,着力把矛盾纠纷化解萌芽,解决在基层,评理室建设以来全县开展“信访评理”1026件,化解息访968件,化解率94.34%,大部分纠纷在镇村得以调处化解。三是完善信访联席会议机制。进一步发挥信访联席会议的组织协调作用,进一步制定了乡镇、村(社区)和行业主管部门定期研商信访事项制度。明确每月5日前村(社区)召开信访事项研商会议,每月10日前乡镇、行业主管部门召开会议,汇总研商村(社区)上报的信访问题,或对本行业本系统信访问题进行排查梳理,逐一分析研判,建立问题台账,提出化解措施,商议化解方案。对超越本乡镇、本部门职权无法解决或需要其他部门配合的,在2日内书面报送县信访联席办。通过乡镇信访联席会议共梳理排查辖区内矛盾纠纷213件,会商研判213件,有效化解207件,推动疑难信访事项5件。

(二)注重积案化解,推动治重化积。一是落实化解责任。县信访工作联席办印发《全县开展信访突出问题治理年行动实施方案》,将治重化积信访事项纳入信访突出问题,对信访突出问题制定责任清单,明确包案领导、责任单位、责任领导、责任人,通过领导接访、约访、带案下访,召集相关部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信访问题症结,提出化解方案,推动问题化解,形成信访工作责任层层传导、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目前,中央交办治重化积信访事项30件,已全部办结化解,化解率达100%。是用好专项资金。充分发挥特殊疑难信访问题专项资金化解信访积案的作用,推动一批长期积累、久拖未决,难以划分责任主体的疑难信访问题化解。今年拟向省申报疑难信访问题化解补助金2件,拟申请补助资金38余万元,已划拨13.4万元。是强化督查督办。县信访局建立了局领导干部挂钩乡镇部门的督查督办机制,对所有信访积案落实实行半月一督办、每月一督查、季度一通报。对化解进展缓慢的,开展实地督查、组织约谈等,督促责任单位把积案化解工作抓紧抓实。治重化积工作开展以来,开展实地督查20余次。

(三)注重办理质效,强化教育稳控。一是限时办理“最多投一次”信访问题。高度重视“最多投一次”信访事项,严格按照省市24小时受理、5日内告知、15日内办结的工作要求,做到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处理、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反馈。截至目前,我县一次性办结率100%。二是注重信访事项办理。对上级交办、转办和本级受理的信访事项,做到三个注重,注重办理时限,在办信时限内做好来信登记、受理告知、交办转送、答复反馈等环节工作,并录入省信访系统;注重督查督办,办信业务人员要加强跟踪督办,在来信交办后及时电话提醒催办,确保责任单位提速办理,及时答复反馈;注重审核把关,对办结的答复反馈材料审核,防止承办单位敷衍塞责、避重就轻、答非所问。我县信访群众对信访机构满意率94.4%,同比上升8.5%;对有权处理机关满意率上升至92%,同比上升12.4%。是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县信访工作联席办梳理排查出风险隐患共计156个,均成立由公安(派出所)、属地乡镇、责任单位等部门组成的稳控专班,落实责任领导、责任人,各部门互联互通,共享信息,及时收集稳控对象动态预警信息,一旦发现可能越级上访苗头,属地乡镇和责任单位第一时间介入核查情况,牢牢守住“三个不发生”底线。截至目前,共预警处置进京风险隐患17起,赴省风险隐患6起,全力以赴防范风险外溢。

(四)注重责任落实,夯实基层基础。一是严格落实首办责任。落实初信初访首办责任和“三见面四联系”机制,全程跟踪了解信访群众诉求症结和对办理工作的反馈;精准施策把问题化解到位,有力推动初信初访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实现双百分之百、重信重访率下降。截至目前,我县初信初访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均为100%。二是加强《信访条例》宣传。以学习宣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为主要举措,多形式、多渠道、多举措开展条例解读、宣传引导,制定《开展“遵循条例·维护民利·促进和谐”集中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发放《条例》宣传材料8000余份,组织各单位开展《条例》书面测试50余场,开展《条例》专题辅导3场,接受群众咨询12000余人,掀起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条例》的热潮,积极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是强化工作量化考评。全县信访工作实行“月量化通报、季排名点评、年综合评比”,对乡镇到县以上上访量、信访问题化解、办信及信访事项办理、领导接访、信访业务规范化建设、重复信访等工作,实行量化考评计分,明确责任主体界定、量化评分标准等。量化考评的实施,增强了干部抓信访工作的主动性、责任心,推动信访问题就地现场解决率的提升

二、存在问题

一是重点人员信息不够全面。7月份,我县出现部分重点人员串联进j上访现象,虽通过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劝返大部分人员,仍有部分人员未掌握信息越级上访。截至目前,全县发生进j上访2批2人次,同比上升1批1人次;到省上访共3批3人次;到市上访共4批18人次,其中集体访1批13人次。二是涉房领域问题仍然突出。涉房信访事项占比较重且多为集体访,如天和上上城业主到市集体上访,持续在国网、省网上投诉并评价不满意;金山水郡、宝骐华景、东方明珠等小区业主每月15日到县信访局进行打卡式上访。三是“三跨三分离”信访事项化解稳控难度大。部分信访人反映问题属地在宁化,但本人长期居住外地,或信访人户籍地在宁化,所反映问题属地在外地,且长期居住在外地,化解稳控难度极大。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局将针对存在问题,分析查摆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全力推动信访工作上新水平。一是全面排查信访风险隐患。县联席办已梳理排查出重点问题共计156批次,在此基础上开展“拉网式”“地毯式”大排查,对可能越级上访、缠访闹访和个人极端行为等风险隐患所涉及的重点问题、重点人员、重点群体,全部纳入排查范围,确保不漏掉一个问题,不放过一个隐患、不留存一个盲点。对排查出来的风险隐患,全部落实责任领导与责任人成立稳控专班,实时掌握动态信息。

是全面治理信访突出问题。以开展“平安宁化”建设攻坚战役为契机,围绕“减存量、控增量、防变量”,进一步开展信访突出问题治理攻坚行动,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将工作责任层层传导,推动信访突出问题案结事了、心事双解,确保攻坚行动走深走实对已化解的中央交办的治重化积信访事项和信访突出问题,持续高度关注,逐一开展“回头看”,坚决避免发生反弹现象

三是全面夯实信访工作基础。贯彻落实好《福建省信访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加强信访干部队伍建设,常态化开展信访基础业务培训提升,进一步提高信访干部履职尽责能力水平,提高业务经办水平,打造一支具有强烈政治自觉和政治担当的信访队伍,压实工作责任,办好信访事项,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推动信访工作再上新台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