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宁化县开展客家小吃产业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宁政办〔2016〕119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各有关单位:

  经研究,现将《宁化县开展客家小吃产业双创示范基地建设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扎实抓出成效,形成齐抓共建、共促共为合力,确实搞好我县客家小吃产业双创示范基地建设,聚智聚力做大做强客家小吃产业,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宁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10月8日

  (此件主动公开)

  宁化县开展客家小吃产业双创示范基地建设

  实  施  方  案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创建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工作的实施意见》(明委发〔2015〕12号)精神,决定于2016—2017年开展客家小吃产业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工作。根据市政府办通知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基础条件

  我县是著名的客家祖地,二十多年持续打“客家牌”,已经走出国门、走向客家世界,成为一张含金量很高的文化名牌。为将客家文化名牌优势转化成县域经济发展优势,自2012年以来,我县大力挖掘客家传统饮食文化资源,重点发展客家小吃产业。

  ㈠工作成效

  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扶持,上下联动、部门共为,自主创业、自我发展”的工作思路,客家小吃产业经过近四年的发展,在培训技能、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培育县域经济新增长点和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截止2015年,累计举办客家小吃培训班147期、培训学员8219人,创办客家小吃店2823家、带动就业8469人,2015年全行业(包括各宾馆、酒店、饭店等销售客家小吃收入)销售收入5.6亿多万元,从业人员年人均纯收入近3.5万元。 

  ㈡优势条件

  我县开展客家小吃产业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已经具备以下四个优势条件。

  1.具备资源优势。我县客家传统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客家小吃品种(资源)丰富多样、口感风味独特、地域特色明显,自古远近闻名。据不完全统计,我县有300多个客家小吃品种,原料就地取材,手工制作而成,具备选料考究、做工精细、营养均衡的特点。

  2.具备机制优势。2012年初,县乡(镇)两级相继成立了客家小吃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先后成立了县客家小吃培训中心、县客家小吃协会(研究会)和县烹饪协会。以上工作机构既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又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建立了比较健全的客家小吃产业工作机制。此外,还出台了产业扶持政策,开通了“宁化客家小吃网”和微信平台,创造了宽松的创业环境。

  3.具备品牌优势。2012年集体注册“宁化客家小吃”商标,2015年获三明市“知名商标”称号,61个客家小吃被福建烹饪协会评定为“福建名小吃”、其中15个客家小吃被中国烹饪协会评定为“中华名小吃”(详见附件1)。以上客家小吃已经具有很高的社会知晓度和市场美誉度。此外,我县第一大客家名菜“客家生鱼片”被福建烹饪协会评定为“福建十大名菜”之一。

  4.具备能手优势。我县民间蕴藏许多客家小吃制作能手,他们技艺娴熟、经验丰富。目前有四位客家小吃制作能手被中国烹饪协会评定为“客家烹饪大师”,其中两位被评定为“中华注册烹饪大师”。县客家小吃培训中心聘请四位“客家烹饪大师”为客家小吃培训理论和实践教师、五位客家小吃制作能手为实践和创业指导教师。

  二、发展思路

  立足现有客家小吃产业已经具备的资源、机制、品牌和能手四个优势条件,着力建设客家小吃培训、创业、配送和研究四个示范基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创新工作思路和发展方式,聚焦创业示范基地,采取“市场(品牌)+培训中心+公司(包括龙头企业/一般企业)+小吃店(包括旗舰店/精品店/进超市店/连锁店/自营店)”产业化模式(重点做好连锁店模式),做到高、中、低档和大、中、小型相结合,加快客家小吃产业发展,带动社会充分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优化服务业结构,壮大县域经济规模。为此,明确以下四点发展思路:

  ㈠战略定位

  将客家小吃产业的培训、创业、配送和研究四个基地建成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和示范性强、带动性强的“三高两强”双创示范基地,以此聚集产业要素,不断做大做强,将客家小吃产业培育成为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在档次和规模上,近期(2020年以前)以低、中档和小型为主,远期(2021年以后)以中、高档和小、中型为主。对接客家文化旅游产业,与其同步运作,打造成为集制作、品尝、展示、传承客家传统饮食文化的特色产业和载体,为大力弘扬客家文化、持续打响“客家牌”,充分发挥客家小吃产业的文化功能。

  ㈡基地布局

  客家小吃培训、配送和研究三个示范基地集中布局在县城,创业示范基地则分类分区域布局。其中客家小吃店以县城、石礕村集中布局为主,重点打造县城“中环路—东大路客家小吃一条街”,兼顾各乡(镇)集镇分散布局为辅;客家小吃原材料加工企业以县城重点布局为主。积极拓展县外市场,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的大中城市和旅游景区市场,从外延上延长客家小吃产业链。

  ㈢发展目标

  通过搞好客家小吃产业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不断做大客家小吃产业总量,提高对县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至2017年,全行业年销售收入达到10亿元,从业人员年人均纯收入超过5万元。

  ㈣基本原则

  在搞好客家小吃产业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发展客家小吃产业过程中,要始终遵循以下基本原则,避免走老路、走弯路,确保发展方向正确、发展过程顺利。

  1.孵化导向原则。以客家小吃培训示范基地为平台,滚动举办客家小吃培训班,让学员基本掌握客家小吃制作技能和服务规范,孵化成为客家小吃创业者,使其成为发展客家小吃产业的市场主体力量。

  2.政策引导原则。执行客家小吃产业扶持政策,引导城乡就业人员(包括转业者、失业者、无业者和贫困者)、社会资本进入客家小吃领域,降低创业成本,创办客家小吃企业或精品店、连锁店、自营店,推进大众创业,打造创业示范基地,带动社会就业,加快脱贫步伐。

  3.分类指导原则。根据创业者创业能力和经济实力强弱进行分类指导,对于创业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创业者,指导其创办客家小吃企业或精品店、连锁店。反之,则指导其创办客家小吃自营店。

  4.市场调节原则。鼓励县内外创业者公平参与客家小吃创业和配送市场竞争,由市场自行调节,做到自主经营、自由竞争、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实行优胜劣汰,重点扶持优胜者不断做大做强,成为客家小吃创业或配送骨干企业乃至龙头企业。

  三、工作任务

  为实现上述发展目标,主要完成以下三项工作任务:

  ㈠培训制作技能

  增加客家小吃实践操作培训内容,突出培训重点,增强培训针对性,两年举办客家小吃培训班24期,培训学员3000人左右,其中培训贫困学员400人左右。通过培训,使学员基本掌握客家小吃制作技能和服务规范,具备自主创业、自主脱贫能力。

  ㈡推进创业就业与脱贫

  优先引导学员、社会资本进入客家小吃领域创业,两年创办客家小吃店1500家左右、企业10家,带动就业6000人左右,其中带动贫困人口就业1000人左右。通过创办客家小吃店和企业,增加就业人员经济收入,加快贫困人口脱贫步伐。

  ㈢创新发展方式

  1.组建产业龙头企业。通过社会募股或招商引资,2016年组建客家小吃产业龙头企业即宁化县客家小吃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宁化县客家小吃配送有限公司、宁化县客家小吃连锁店有限公司、宁化县客家小吃会展有限公司三个子公司,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017年正式启动运作,为客家小吃产业发展提供采购、加工、仓储、配送、销售一条龙服务,从内涵上延长客家小吃产业链。此外,由县客家小吃连锁店有限公司创办3家以上客家小吃旗舰店,作为龙头企业的综合性、高档次展销平台,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实现税利3亿元左右。

  2.重点发展连锁经营。严格按照客家小吃“五个统一”行业标准要求,即统一店面标准、统一工艺制作标准、统一原料质量标准、统一颁发培训合格证书、统一员工服装,两年发展客家小吃连锁店300家,其中县内50家、县外250家,发挥示范引导作用。

  (以上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分解详见附件2)

  四、重点项目

  发挥比较优势,把握政策机遇,顺应产业发展方向,客家小吃产业双创示范基地建设着力抓好以下四大重点项目:

  ㈠建设客家小吃培训示范基地

  采取市场购买方式,由县财政出资2000万元,购买县立泓(福建)置业有限公司所有的“客家美食城”7号楼1—3层,建筑面积2580㎡,作为县客家小吃培训中心用房。经功能改造、内部装饰、配置设备,于2016年4月正式投入使用,可一次性培训学员130人。目前已被三明市扶贫开发协会等市、县七部门分别授牌为七类“培训基地”(详见附件3)。

  该培训中心主要设置学员培训教室、食材清洗区、实践操作间、创业体验店以及餐厅、办公室、展览室、宿舍等,集教学、实践、体验、办公、生活等功能于一体,建立了一整套比较规范的培训内容和规章制度,具备客家小吃创业孵化器的功能要求。

  ㈡建设客家小吃创业示范基地

  采取扶贫开发创业、引导业主创业和培训学员创业三种创业方式,聚集创业要素,建设客家小吃创业示范基地。

  1.扶贫开发创业。用好国家扶贫开发政策,对接国家开发银行扶贫开发创业项目,计划总投资2.5亿元,拟贷款0.8亿元。⑴用三年时间创办1000家客家小吃连锁店。⑵在第三产业连锁店密集城市创办10家中央厨房,配送客家小吃半成品、成品。以上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1.1亿元。⑶建设客家小吃扶贫培训基地(与第一个重点项目相叠加)。

  2.引导业主创业。筛选适合工厂化生产的客家小吃品种进行策划、包装、推介,通过招商引资、“宁化客家小吃网”和微信平台发布信息,引导业主创办客家小吃加工企业。⑴福建省胜远食品有限公司租赁宁花科技有限公司厂房(建筑面积1000㎡),总投资500万元,生产烧卖小吃成品,目前正在安装、调试生产线,预计今年11月投产,预计年销售收入1200万元。⑵县内有10个小微企业小批量生产粉干、黄粿、砣子等小吃成品,预计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

  3.培训学员创业。两年培训学员3000人左右,争取50%学员在县内外创办客家小吃店,预计年销售收入3亿元。并加强与县金融部门合作,发放小吃创业卡,为想创业又缺乏资金的学员解决资金问题。

  ㈢建设客家小吃配送示范基地

  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有实力的业主建设大型客家小吃配送示范基地。目前正在前期策划客家小吃配送中心及技能培训建设项目,已列入县“十三五”规划的三产(电商)与旅游开发预备项目。

  该项目计划总投资7000万元,建设占地20亩,其中建筑面积14000㎡,建设食材收购、分检、自动化清洗、生产、包装厂房以及冷库、仓库、实训中心、电子商务办公和员工宿舍大楼(含食堂)等。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2亿元以上。

  ㈣建设客家小吃研究示范基地

  依托县客家小吃研究会和协会,聘请5-10个长期研究客家文化的业界人士为常设研究员,组建专业队伍,建设客家小吃研究示范基地。深入系统研究客家小吃文化,设计客家小吃店统一装饰方案,拿出一批客家小吃文化研究和设计成果,丰富、提升客家小吃文化内涵和品位。

  1.深入系统研究客家小吃文化。由县客家小吃研究会组织专业研究人员,深入民间调查,广泛收集资料,系统研究各个客家小吃品种的历史起源、文化背景、分布地域、原料配制、制作工艺、风味特点以及发展演变等问题,投入30万元,编纂图文并茂的《宁化客家小吃精萃》丛书第一辑,2017年以后陆续正式出版(每辑出版1000本)。

  2.设计客家小吃店装饰方案。按照蕴含客家元素、体现客家特色、丰富文化内涵和提升文化品位的总体要求,由县客家小吃协会委托专业设计单位,运用以往客家小吃文化研究成果,挖掘、提炼客家文化素材和符号,设计宁化客家小吃店统一装饰图案、挂图、服务员服装款式,投入110万元,2017年完成200家客家小吃店装饰工程,使其成为精品店。

  (以上重点项目指标分解详见附件4)

  五、保障措施

  根据上级工作要求和党委、政府职能,采取以下四条保障措施,确保方案顺利实施,确实搞好客家小吃产业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如期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㈠加强领导整体推进

  由县乡(镇)客家小吃工作领导小组(2012年2月已经成立)全面负责客家小吃产业双创示范基地建设的领导、组织、协调、监督工作。由组长负总责,各成员分工负责,做到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密切配合、通力协作,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齐抓共建、共促共为合力,切实将目标任务和重点项目落到实处,整体推进双创示范基地建设。

  ㈡激发热情齐心推进

  充分发挥大众传媒作用,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客家小吃产业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对于推进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带动社会就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重要意义,营造“建设基地为大众、大众齐心建基地”的良好共建氛围,激发大众参与双创示范基地建设的热情,齐心推进双创示范基地建设。

  ㈢跟踪考评有序推进

  将客家小吃产业双创示范基地建设目标任务和重点项目细化分解,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完成时限,建立动态跟踪和考评制度(另行制定考评制度下文),每月一通报、每季一督查、年终一考评,将考评结果作为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年度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促使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自觉站位、主动作为,有序推进双创示范基地建设进度。

  ㈣政策扶持引导推进

  继续执行目前县里出台的客家小吃产业“三免费两补助”扶持政策。“三免费”即:免费培训学员、免费发放一套标准厨师服装、免费提供一套标准餐具(学员创业),“两补助”即:补助每张广告牌500元、补助每家连锁店/进超市店/精品店/旗舰店5000-10000元不等。加强对上级政府有关产业政策研究,对接产业扶建项目,积极争取扶建项目资金到位,优先引导学员创办客家小吃店,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双创示范基地建设。

  附件:1.“宁化客家小吃”评为“福建名小吃”和“中华名小吃”名目

      2.宁化县客家小吃产业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分解表

      3.宁化县客家小吃培训中心获三明市和宁化县七部门授牌名目

      4.宁化县客家小吃产业双创示范基地建设重点项目指标分解表

      5.专用术语说明

      6.三明市一县一特色双创示范基地情况表

附件1

  “宁化客家小吃”评为“福建名小吃”和“中华名小吃”名目

  福建名小吃61个:烧卖、兜汤、蛋皮、米包子、红枣米仁汤、伊府面、光饼、勺子粉、煎包、松丸子、酥饺、煎丸、印盏糕、淮山饼、裹包子、中元粿、芝麻软饼、肉丸、猪肝小肠汤、蒸饺、糍粑、蒗菇粿、米冻、金钱粿、酿豆腐、大卷、驼子、粉皮、巧妇米线、擂茶、糖丸子、黄粿、蛋饺、卷蒸、白玉饺、糖糕、客家酱味兔、春卷、灯盏糕、南瓜饼、泡猪腰、生鱼片、苎叶粿、老鼠干、椰子糕、客家炒粉干、米茶、红菇淮山丸、蛋卷、雪薯饼、蛋菇、炒粉条子、斋丸、千层糕、客家煎豆腐、鲤鱼干、粿条、鱼丸、扁食、兔肉脯干、客家肉糕。

  中华名小吃15个:烧卖、米包子、黄粿、兜汤、客加味酱兔、蛋饺、勺子粉、伊府面、煎包、擂茶、粿包子、松丸子、驼子、大卷、煎圆。

附件2

  宁化县客家小吃产业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分解表

类 别

项    目

单位

年  度  目  标  值

监测部门

2016年

2017年

全行业

销售收入

亿元

7.8

10

县统计局

从业人员年

人均纯收入

万元

4

5

县统计局

举办培训班

12

12

县人社局

培训学员

1500

其中贫困学员:200

1500

其中贫困学员:200

县人社局

 

 

创办小吃店

750

750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创办

小吃企业

5

5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带动就业

3000

其中贫困人口:100

3000

其中贫困人口:100

县人社局

 

组建龙头企业

①通过社会募股组建宁化县客家小吃集团有限公司;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③作为业主单位完成重点项目年度工作目标。

①作为业主单位完成重点项目年度工作目标;②由下属子公司创办1-3家客家小吃旗舰店。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展连锁店

150

其中县内:20

县外:120

150

其中县内30

县外:130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说明:①“行业经济收入”属于发展目标;②“培训制作技能”、“推进创业就业”、“创新发展方式”属于工作任务。

附件3

  宁化县客家小吃培训中心获三明市和

  宁化县七部门授牌名目

  2012年--三明工贸学校客家小吃培训致富班

  2013年--县总工会职工技能培训基地

  2015年--三明市扶贫开发协会扶贫培训点

  2015年--县精准扶贫培训基地

  2015年--宁化县青年就业创业培训基地

  2015年--三明市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

  2016年--三明市库区移民客家小吃培训基地

附件4

  宁化县客家小吃产业双创示范基地建设重点项目指标分解表

项 目 名 称

状态

数量或

规  模

总投资

(万元)

年 度 工 作 目 标

业 主 单 位

责任单位/责任人及电话

责任县领导及电话

2016年

2017年

单  位

名  称

负责人

及电话

1

培训示范基地

已建

建筑面积2580㎡/一次性培训学员能力130人

2000

完成功能改造、内部装饰、配置设备,投入使用。

增加实践操作培训内容,突出培训重点,增强培训针对性。

宁化客家小吃

阴仁举

189****7531

县客家小吃办/刘亮松

135****2222

伍秉曲

136****7965

2

扶贫开发

创业

拟建

创办1000家连锁店/10家中央厨房

25000

跟踪对接国家开发银行扶贫开发创业项目

争取项目签约

县客家小吃集团有限公司

刘亮松

135****2222

县扶贫办/罗光忠

136****2648

刘小帆

136****2681

引进业主

创业

在建

租赁厂房1000㎡/年生产能力1200万个

500

办理厂房租赁手续,安装烧卖生产线,年内投产。

完成年销售收入1200万元

福建省胜远食品有限公司

李强189509588886

县小吃办/刘亮松

135****2222

刘小帆

培训学员

创业

在建

1500家

1500

学员创办客家小吃店750家

学员创办客家小吃店750家

县客家小吃培训中心

阴仁举

189****7531

县小吃办/刘亮松

伍秉曲

3

配送示范基地

拟建

占地20亩/建筑面积14000㎡

7000

完成项目预可研,提交可研报告。

编制项目招商材料,组团参加招商会。

县客家小吃集团有限公司

正在招商

县小吃办/刘亮松

伍秉曲

4

研究客家

小吃文化

拟建

约5万字/插图40张

30

聘请5-10个常设研究员,组织专业研究人员着手研究客家小吃文化。

继续开展研究,编纂出版图文并茂的《宁化客家小吃精萃》丛书第一辑1000本。

县客研会

吴来林

151****1613

县客家小吃研究会/

伍秉曲

设计客家

小吃装饰

方案

拟建

一套图案/一套挂图/服务员服装款式

110

委托专业设计单位,完成客家小吃装饰方案设计。

完成200家客家小吃店装饰工程,成为精品店。

县蓝田建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刘金明

133****9818

县客家小吃协会/

伍秉曲

附件5

  专用术语说明

  ⑴客家牌

  1995年在石壁镇石碧村建竣客家祖地核心区,2012年扩建成建筑装饰更加精美、文化内涵更加丰富的客家祖地文化园,即客家祭祖朝圣区(祭祀主轴),为仿唐宋宫殿式样的恢弘建筑群,2014年获“国家4A级旅游区”称号。1995年创设“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活动,每年10月15日定期举办,是世界客家地区唯一规范化、常态化的国际性客家祭祖活动,2012年“宁化石壁客家祭祖习俗”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所在地石壁镇先后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客家祖地习俗)之乡”、“福建历史文化名镇”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

  ⑵宁化客家小吃网

  2012年9月由宁化县客家小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创设,属于正式注册的官方网站。可上网查询、了解有关客家小吃产业的工作进展、发展动态、扶持政策、小吃品种、小吃文化等内容。

  ⑶宁化客家小吃“旗舰店、精品店、进超市店、连锁店、自营店”主要标准和档次、规模分类

  ①旗舰店。投资20万元以上(不含建筑物投资/下同)、营业面积100㎡以上,制售客家小吃品种50个以上,并符合客家小吃“五个统一”行业标准。属于高档、大型类。

  ②精品店。投资10—20万元、营业面积50—100㎡,并符合客家小吃“五个统一”行业标准。属于高档、中型类。

  ③进超市店。投资3—10万元、营业面积30—50㎡,进入大型超市营业,并符合客家小吃“五个统一”行业标准。属于中档、小型类。

  ④连锁店。投资3—10万元、营业面积30—50㎡,并符合客家小吃“五个统一”行业标准。属于中档、小型类。

  ⑤自营店。投资3万元以下、营业面积30㎡以下,并符合客家小吃“五个统一”行业标准。属于低档、小型类。

  ⑷重点打造县城“中环路—东大路客家小吃一条街”

  宁化县城中环路由北向南纵贯城区东部(长2000米/宽50米),东大路由西向东横贯城区东部(长1500米/宽50米),均为宁化县城主街道、通往县外的交通要道。两条主街道两旁已开办数十家客家小吃店以及宾馆、酒店(楼)、饭店,已经具备旗舰店标准的“客家美食城”和“天鹅大酒店”、“东方红大酒楼”、“客家国际大酒店”三家早茶厅,分别坐落在中环路南端和东大路最西端、最东端,尤其“东方红大酒楼早茶厅”经营客家小吃二十多年,早已远近闻名,基本形成客家小吃一条街。

附件6

三明市一县一特色双创示范基地情况表

填报县(市、区)(盖章):                                  

序号

项     目

数量或金额

序号

目标值

年度

基本情况

——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小微企业总户数(户)

2860

 

新增就业人(个)

2600

2840

3000

3000

 

小微企业吸纳就业人数(万人)

1.1

 

其中:小微企业新增就业人数(个)

1300

1420

1500

1500

 

小微企业营业收入(万元)

10亿

 

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数量(户)

700

750

800

800

 

小微企业技术合同成交额(万元)

80000

 

其中:新增小微企业数量(户)

650

710

750

750

 

小微企业拥有授权专利数(项)

2

 

小微企业营业收入(万元)

4.7亿

5.6亿

7.8亿

10亿

 

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空间数量(个)

10

 

新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户)

2

2

3

3

 

其中:众创空间数量(个)

2

 

技术合同成交额(万元)

20000

15000

40000

50000

 

小企业创业基地数(个)

3

 

其中:小微企业技术合同成交额(万元)

10000

12000

20000

28000

 

科技企业孵化器数(个)

1

 

拥有授权专利数(项)

1

1

1

1

 

商贸企业集聚区数(个)

2

 

其中:小微企业拥有授权专利(项)

1

1

1

1

 

微型企业孵化园数(个)

1

           
 

公共服务平台数量(个)

1

           

备注

 

负责人:                          制表人:                          联系电话:                             制表日期:

 

备注1、基本情况时间截止至2014年年底,目标值时间截止至每年度年底;2、小微企业总户数、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数量及新增小微企业数量按法人单位统计户数;3、表内金额数字保留小数点后两位;4、有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在备注中填写。


相关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