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县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七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宁政文〔2021〕25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单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福建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三明市红色文化遗址保护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经县政府研究,决定将凤凰山红四军驻地暨扩红指挥部旧址等5处具有较高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建筑、革命旧(遗)址列为第七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予以公布。

  有关乡(镇)和单位要切实担负起文物保护的责任和义务,依法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附件:宁化县第七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及保护范围

  宁化县人民政府       

  2021年4月2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

  宁化县第七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及保护范围

  

编号

名称

类别

年代

坐落

地点

简  介

保护范围

备注

1

凤凰山红四军驻地暨扩红指挥部旧址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清代

淮土镇

凤山村

旧址位于淮土镇凤山村岭背屋,建筑始建于清,坐东朝西,由前坪、大门、下廊、天井、正堂、后挡墙等组成。下廊抬梁式架构,两面坡悬山顶。正堂面阔3间,进深3柱,悬山顶,穿斗抬梁混合式梁架结构。

1931年,凤凰山乡苏维埃政府成立后,积极响应中央和省委关于扩大红军的号召,在岭背屋香火堂设立扩红指挥部,并在松竹居、列宁小学等场所开展宣传动员,号召全体青壮年参加红军,经过动员,青壮年纷纷报名参军,共享“扩红模范区”荣誉称号。现该旧址是王氏后裔举行族祭活动的宗祠。

西至前坪、南、北至檐沟、东至挡墙,以及松竹居门楼。

 

2

大王乡苏维埃政府暨少共国际师驻地旧址(王氏家庙)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清代

淮土镇

大王村

旧址位于淮土镇大王村下片68号,建筑始建于清,坐东朝西,由围墙、前院、门楼、下廊、天井、正堂、后围墙等组成。门楼四柱三间三楼牌楼式,内退八字形,重檐庑殿顶。下廊抬梁式架构,正堂面阔3间,进深5柱,硬山顶,穿斗抬梁混合式梁架结构。

第四次反“围剿”期间,1933年2月,中共苏区中央局提出“在全中国各苏区创造一百万铁的红军”口号,提议在中央苏区创建一个“少共国际师”。8月5日少共国际师在江西博生县(今宁都县)跑马场隆重授旗成立。8月7日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周恩来发出《关于八月作战部署等问题致中央局电》中提出:“……少共国际师应于十日后开至宁化训练……”。少共国际师随后奉命开到与石城交界的宁化大王乡训练,驻扎在王氏宗祠、王氏家庙、月升公堂等处。

西至前围墙,北至山墙滴水,东至后围墙,南至山墙滴水。

 

3

水茜藩维桥

古建筑

清代

水茜镇

水茜村

水茜藩维桥又名“赤卫桥”,位于水茜镇水茜村双溪口。始建于清光绪壬寅年,坐南朝北,横跨于水茜溪之上,往来于水茜村新、老街之间。为石砌四墩五孔二桥台实腹拱桥,木构廊屋,墩台深凿基岩为槽,以条石垒砌,桥墩呈船形,迎水面作分水尖,饰鹢首;桥拱以楔形方石起券,一券一伏。廊屋由两侧八字形桥首及中亭组成。面阔21间、进深4柱,抬梁式架构,双坡顶。整体构造严谨,结构精巧,质朴稳重,是闽西地区桥类建筑的典型代表。

藩维桥不仅具有交通功能,同时也传承着桥梁建筑技术和客家民俗文化,是研究我县古时交通设施、桥梁建筑工艺极好的佐证资料。

桥台、桥墩、桥体、桥屋,南北向500米内河床及东西两向引桥。

 

4

念四公祠

古建筑

清代

泉上镇

延祥村

延祥念四公祠位于延祥下村,建于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400平方米,由池塘、门坪、石旗杆、厅堂、辅房和后花台等组成。下厅坊式檐墙,四柱三间三楼,正厅面阔3间,进深5柱,脊檩墨书“昔皇明万厉四十年岁次壬子月……谨题”。

念四公祠延祥杨姓为南宋理学杨时第四代嫡孙杨万福之嗣,建筑年代纪年确切,是县域内仅存的两座明代建筑之一。其建筑形制完整,建筑工艺考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族群迁徙和文化传承价值。

南至前水塘(含),西至辅房山墙排山滴水,北至后花台,东至左山墙排山滴水。

 

5

杨鼎铭民居

古建筑

清代

泉上镇

延祥村

下村

杨鼎铭民居位于泉上镇延祥村下村41号,属清代宅民居建筑。建筑坐北朝南,现存建筑面积约2130平方米。建筑由下马坪、外坪、门廊、前院、主座、雨廊、马厩、横屋等组成,整体呈长方形布局。主座下廊扛梁跨度长达8米,东西两侧带偏厅;正厅开间明三暗五,进深分前厅后堂;上厅举高近7米。建筑平面布局严谨,梁间雕刻精细,地面铺装讲究,是县域内民居建筑的代表之作。

杨鼎铭民居建筑宏大,在土地革命、社教运动、“文化大革命”运动、普及大寨县等历史时期都曾作为重要社会活动场所,历史遗存丰富,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南至前院墙滴水,西至马厩后檐沟,北至后围墙滴水,东至左横屋后檐墙滴水。

 
相关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