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机关各股室及下属事业单位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的保密审查。拟公开的政府信息在公开前均应进行保密审查。
本规定所称保密审查,是指机关各股室及下属事业单位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在公开前,对其内容是否属于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及公开后是否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进行审查,并就是否公开作出审查结论或者提出处理意见的行为。
第三条 保密审查应当遵循“全面、及时、准确、规范”的原则,既要保障应当公开的政府信息能够顺利公开,又要确保不应公开的政府信息不被公开。
第四条 保密审查工作实行县农业局局长领导下的职能机构负责制。本局的保密工作机构协助并参与保密审查。
第五条 宁化县农业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机关各股室及下属事业单位的保密审查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检查,对机关各股室及下属事业单位不能确定是否属于国家秘密或者公开后是否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政府信息进行确定。
第六条 保密审查依据《保密法》及其实施办法、《公开条例》、相关的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规定、国家有关规定以及信息载体上的国家秘密标志。
审查涉及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应依据股室及下属事业单位与权利人的有关约定或者权利人的事先声明;认为需要,应征求权利人的意见。
第七条 经审查,确定属于《公开条例》规定的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除符合本制度第八条第一款制度之外,应当公开。
第八条 经审查,确定属于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及其他公开后会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政府信息,不应公开。
但是,经权利人同意公开或者股室及下属事业单位认为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可以公开。
第九条 经审查,对是否可以公开不能确定的,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报宁化县农业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确定。
对是否属于国家秘密和属于何种密级不明确的信息,按《保密法》第十一条第二款和《保密法》实施办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处理。
第十条 在保密审查过程中,机关各股室及下属事业单位对标有国家秘密标志且在保密期限内的政府信息,认为符合《保密法》第十五条规定的解密条件,可以提出解密意见,按法定程序解密后可以公开。
第十一条 在保密审查过程中,机关各股室及下属事业单位对含有不应公开内容的政府信息,认为能够作区分处理的,应作区分处理,删除不应公开的内容后可以公开。
涉及国家秘密内容的区分处理,处理结果应当经宁化县农业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确认。
第十二条 在保密审查过程中,机关各股室及下属事业单位认为需要,可以征求本机关内与被审查信息有关的股室意见,被征求意见的股室及下属事业单位应当积极配合并作答复。
第十三条 保密审查必须有文字记载。文字记载应当载明下列内容:
(一)被审查信息的标题及文号或者内容摘要;
(二)保密审查认为不应公开的依据;
(三)保密审查的结论或者处理意见;
(四)保密审查承办人的签名、日期;
(五)股室及下属事业单位信息公开机构负责人的签名、日期;
(六)股室及下属事业单位认为应当记载的其他内容。
保密审查文字记载自产生之日起,应当保存三年以上。
第十四条 需要报宁化县农业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才能确定是否可以公开的,申请机关应当提供下列材料:
(一)申请确定的政府信息文本;
(二)说明不能确定原因的申请公文;
(三)报宁化县农业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认为确定工作需要参考的其他材料。
第十五条 宁化县农业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的七个工作日内作出书面答复。如需延长答复期限的,应在原期限届满前告知申请股室(下属事业单位)。延长答复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七个工作日。
第十六条 机关各股室及下属事业单位应当在政府信息形成的同时,根据《保密法》及其实施办法、相关的保密范围规定和《福建省定密工作程序规定》,确定其是否属于国家秘密;属于国家秘密的,同时确定其密级、保密期限,并按规定在其载体上标注国家秘密标志。
第十七条 机关各股室及下属事业单位定期对本股室(下属事业单位)确定的国家秘密进行清理,对符合《保密法》第十五条规定的,应当及时按法定程序解密。
第十八条 宁化县农业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对本制度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宁化县农业局
2018年8月17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