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县文体和旅游局关于县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032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创新红色旅游产品开发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宁化是一座不忘初心的红色之城。宁化是中央苏区的核心区、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地、红旗不倒的革命根据地、伟人革命的重要实践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总人口13万人中有1.6万人参加工农红军,宁化人民为革命牺牲6600多人,在册烈士3305人,长征结束到达陕北后宁化籍红军仅剩58人,1949年后仅剩37人,张新华、张雍耿、孔俊彪3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宁化籍将军占全市四分之三。1930年1月毛泽东同志率部途经宁化时,写下了光辉词章《如梦令·元旦》。宁化是座钟灵毓秀的闽源福地。宁化是千年古县,于唐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建县,已近1300年,宁化是全球客家人公认的客家祖地,是客家文化的发祥地,客家民系的形成地,这里已成为全球客家人的朝圣中心、祈福圣地和精神家园。近1300年的历史,孕育了源远流长的客家文化,交织出多姿多彩的人文风韵,被认定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港澳台侨交流基地。宁化生态宜人。宁化以丘陵和山间盆地为主,峰峦重叠,溪流密布,是闽江、赣江、汀江“三江”源头,自然概貌为“八山半水一分半田”,森林覆盖率达75.06%,水、空气质量居全省前列,被誉为全国最绿省份的最绿城市,入选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最美中国旅游目的地”“中国十佳探险旅游目的地”、中国候鸟旅居小城。被新华网认定为“中国百佳深呼吸小城”,是闽赣边界难得的原生态休闲旅游胜地。全县各乡镇分布着22个网红打卡地。
一、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特色鲜明。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斗争活动的地域重心变化,给宁化革命老区留下了特点不同的红色资源,在宁化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属性的红色资源,如馆藏式的宁化县长征精神教育基地,是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红色主题场馆之一,是党史学习教育、红色研学旅游、干部教育培训、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里面珍藏着目前全国唯一一本保存最为完整的《中国工农红军军用号谱》,为国家一级文物。古民居式的曹坊革命旧址群,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是国家级传统村落,隶属创造了宁化革命史上“六个第一”,是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的美丽村落,是红军长征出发最东之地(东经116度36分58秒)。红军后方医院式的石壁陈塘红军第四医院旧址群,由住院部旧址(惠日堂)、行政管理部旧址(修齐堂)、后勤部旧址(新厝里)、烈士墓群(牛角湾山坳)以及操练场等几大部分组成,这里是福建目前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红色遗迹最为丰富的红军后方医院旧址之一。还有体验式的淮土凤凰山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核心展示园和梨树村长征步道等等;红色资源禀赋的不同,为宁化发展特色主题红色旅游项目提供了工作基础。
二、红色旅游融合产品集群发展。在中央、省、市委和政府大力支持下,宁化县围绕红色文化、客家文化等特有资源优势,结合文体旅融合发展的工作目标。一是做大做强“红色+体育”。近年来我县着力打响宁化品牌赛事,积极承办了福建省青少年羽毛球锦标赛暨中学生联赛、福建省第二届红色运动会、2023年福建省自行车联赛(宁化站)、宁化县首届红色城市联盟篮球邀请赛、宁化县第七届职工气排球赛、全县职工羽毛球团体赛等50余项体育活动,投入各种赛事设施建设和活动经费1500余万元,直接或间接参与人数达6.5万人次,带动宁化体育消费3亿元。二是做精做细“红色+旅游”。坚持实施旅游兴县战略,高起点规划,高水平策划,深度挖掘红色资源优势,并通过以“红”带“绿”,以“绿”托“红”,全力打造红色、绿色两条精品旅游线路,走出了一条红绿旅游助推城乡融合发展的示范之路。近年来,宁化县依托春节、国庆节等重要节日及寒暑期旅游旺季节点,实施“在地游”“劳模游”“快乐毕业季”“游学亲子礼”等优惠政策,不断推出客家寻味养生之旅、红色苏区之旅、初夏露营之旅、“风展红旗·如画三明”清廉宁化、七一党建研学之旅等多条旅游线路,不断促进旅游经济发展。三是做深做实“红色+培训”。近年来,宁化县充分利用县委党校(宁化县长征精神现场教学点),积极开展对外培训工作,进一步做强红色文章,中央和省、市直机关和单位系统来宁建立党性教育培训基地。不断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红色教育和研学旅行活动,宁化县长征精神教育基地等红色旅游景区景点已成为各地干部群众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课堂,成为青少年开展研学旅行的重要基地。
三、下一步,我们将根据您的建议让红色旅游文化产品更加多元化。打造宁化文旅IP,融入地域特色、文化内涵、红色文化等文旅产品,不断满足文旅消费者的需求。
领导署名:邹微微
联 系 人:田艳
联系电话:0598-6823330
宁化县文体和旅游局
2024年5月13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