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县文体和旅游局关于县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31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红色文化、古韵客家文化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宁化县依托产业强镇、省级试点示范村、省级实绩突出村区位优势,充分发掘红色文化资源、客家文化资源及特色农业产业资源,串点连线、多措融合,突出打造“红色故里·产业振兴”主题示范线、“党建引领·古韵客家”乡村振兴精品示范线,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发展动力。
一、立足本地特色
依托石壁镇客家祖地、石壁陈塘红军医院、淮土镇凤凰山村红军街、曹坊下曹古民居等特色资源,做好融合文章。统筹布局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一期)、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曹坊核心展示园(一期)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历史步道宁化(淮土段)等红色项目建设,着力凸显“青砖灰瓦悬山顶,花窗门头穿斗架”的客家风格,在石壁、淮土、泉上、安远、中沙等乡镇打造一批客家风格乡村,立足各乡镇产业优势和资源禀赋,推进乡村产业融合集聚发展,形成“红色强村、客家文化、农旅富民”的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导向。
二、讲好产业故事
以乡村旅游为突破口,以河龙贡米、薏米、茶油、湿籽花生等特色产品为抓手,着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设城郊谷物文创园项目、河龙贡米核心区农旅融合综合体项目,通过项目运营塑造农旅融合新品牌,打造宁化农旅发展示范项目,拓展旅游新业态,打造农旅全产业链,实现农旅多种功能和乡村多元价值体系,有效延伸“近郊一日游”打卡旅游线路,为乡镇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三、擦亮融合名片
坚持实施旅游兴县战略,高起点规划,高水平策划,深度挖掘红色资源优势,并通过以“红”带“绿”,以“绿”托“红”,全力打造红色、绿色两条精品旅游线路,走出了一条红绿旅游助推城乡融合发展的示范之路。近年来,宁化县依托春节、国庆节等重要节日及寒暑期旅游旺季节点,实施“在地游”“劳模游”“快乐毕业季”“游学亲子礼”等优惠政策,不断推出客家寻味养生之旅、红色苏区之旅、初夏露营之旅、“风展红旗·如画三明”清廉宁化、七一党建研学之旅、乡村旅游路线等多条旅游线路,不断促进旅游经济发展,打造区域特色鲜明、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气息浓厚的乡村游品牌。
下一步我局将积极采纳代表的意见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发力:
一是围绕重点,打造精品。聚焦文旅项目运营,引入专业团队,带动以红色推广、绿色开发、客家创新为核心的项目落地运营。其中:凤凰山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引入团队做实党建培训研学游;陈塘红军医院引入客商做好客家药食养生游;长征精神体验拓展基地正积极对接方特设计院(厦门)有限公司做精沉浸智慧游;南岭清秋引入康养公司做细文旅康养游。通过探索重点领域合作,推动“以红色旅游为基础、休闲度假为主导、新型业态为特色、精品路线为依托”的文旅产业体系发展,实现资源有效利用。
二是夯实基础,深化发展。加快文化产业融合,充分运用我县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加强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地质文化等融合力度,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客家+旅游”“康养+旅游”等产业,不断培育旅游特色,充实旅游内涵,提升旅游品位,拉长旅游链条,真正为游客提供“有文化的休闲”和“有休闲的文化”。加快现代农业融合,实现农业规划与旅游相衔接,基础设施建设与旅游相配套,环境建设与旅游相适应,大力发展乡村游、民俗游、观光游、采摘游等,使农业农村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大舞台。
三是宣传营销,树立品牌。继续实施文旅惠民、活动造势、主题营销、品牌推广宣传策略,创新开展乡村旅游推介活动,邀请抖音、快手等网络直播平台网红达人关注宁化,推介宁化乡村旅游资源。委托专业运营团队,利用自媒体、大众媒体和纸质媒介多渠道、多角度宣传宁化文化、美食和景区景点。积极参加文博会、旅博会等线下文旅推介会,展示和介绍我县特色文旅产品,有效扩大宁化乡村旅游品牌影响力。
四是完善服务,提档升级。强化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增强服务意识,规范管理,提升服务水平,突出宁化地方特色,丰富文化内涵,全面提升乡村旅游规范化、标准化服务质量。
感谢您提出的宝贵意见,希望一如既往关心和支持我县文旅事业。
领导署名:邹微微
联 系 人:李瑞龙
联系电话:0598-6821230
宁化县文体和旅游局
2024年5月13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