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县教育局关于县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047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田艳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将本土文化艺术课程加入学校教育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将本土文化艺术课程加入学校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之一。近年来,我县各校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充分挖掘本土文化资源,以“客家文化”和“红色文化”为抓手,将本土文化艺术融入学校教育教学,不仅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本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心和家乡认同感。同时,通过社团、兴趣小组、研学实践、活动比赛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和载体,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本土文化的内涵,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行政助推。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艺术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和层次,2004年开始我县中小学全面开展“创特色·树品牌”活动,随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打造“一校一品、一校一特”,不断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经过十几年久久为功的努力,目前基本形成全县中小学校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格局,积淀打造了一批有鲜明个性特色,在全县乃至省市起引领示范作用的文化艺术特色项目。尤其是墨香校园建设成效显著,成为宁化教育一张亮丽的名片,全县各校积极开展书法教育,我县成为全国第五个、福建省第一个国家级书法教育示范区。一大批师生在各级书法比赛中获奖,每年定期举办师生书法比赛和书法展和书写测评,扎实推进墨香教育。2023年2月宁化县中小学生书法作品展在福建省少儿图书馆成功举办,《福建日报》、《福建电视台》、新华网等多家媒体争相报道。
二、示范引领,打造品牌特色。
在品牌特色教育大环境的带动下,全县各校正努力朝着“校有特色、片有品牌 、生有专长”的特色创建目标前进。墨香建设蔚然成风,全县创建6所全国书法教育示范校、13所省级书法教育实验(示范)校。在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我县将本土文化艺术融入课程,也起得显著的成效,打造了一批特色项目。如城东幼儿园客家童乐课程、第二实验幼儿园的客家童玩课程被列为省市立项课题,其他幼儿园也结合实际充分挖掘客家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将客家美食美景、客家方言、客家名人、客家风俗、红色故事等融入课程和游戏,让孩子们从小了解家乡风土人情,增强其家国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客家学校依托客家少年大学,开发客家剪纸、擂茶、绣花、木活字印刷等项目课程,全力打造客家文化特色,被列入福建省首批教育改革基地校;水茜中心校木偶剧、水茜初级中学团盘舞、城南小学戏剧等多次登上省市舞台,获得各界高度肯定。连冈小学玉扣纸制作、名远小学游浆豆腐、曹坊中心学校舞龙、民族学校竹竿舞、泉上中心学校延祥花灯制作等均列入学校综合实践课程,深受孩子们喜爱。
三、多措并举,确保推进成效。
目前我县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课程的推进,面临最大的困难是师资不足,下阶段我县将积极招聘专业师资并通过多渠道加强师资培训培养。一是加大培训力度。立足现有艺术教师和有基础的任课教师,采取集训、轮训、专家讲座、远程学习、组织自学等多种方式培训艺术教师。教师进修学校每学期组织艺术教师培训,同时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组织教师外出学习交流,并邀请专业团队到我县开展传统文化艺术巡演、巡展、培训、讲座等。二是加强资源共享。充分利用教育云平台实施业内专家网上授课,保证授课专业化、统一化以及本土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度和广度,缓解师资不足问题。三是利用校外师资。加强与当地祁剧团、木偶戏团、书法家协会、体育协会、省市非遗协会等专业团体联系,统一协调外聘专业人才担任学校兼职教师工作。制定外聘艺术教师规范,使外聘教师工作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四是丰富活动载体。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节活动和各类艺术比赛,组织学生观看传统文化艺术展演活动,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评选、展览等,积极开展校际间交流,进一步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在校园内“开花结果”。五是加强督导检查。结合开学工作检查和综合评估检查及“六个一”测评等,定期对各校进行检查督促,确保优秀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艺术教育教学时间和相关教学保障落实。
领导署名:兰 鹏
联 系 人:陈华珠
联系电话:13328928660
宁化县教育局
2023年5月19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