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县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025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未成年人文身不是私事和家事,是关系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大事,未成年人在成长发育阶段,认识能力和辨认能力还较弱,对于文身存在的诸多风险和隐患尚未认识全面,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规范文身服务场所,加大对未成年人文身法治宣传,是我们每个相关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积极开展未成年人文身法治宣传
县司法局充分发挥司法行政工作职能,深入宣传贯彻《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工作办法》,积极开展未成年人文身法治宣传,教育帮助未成年人认识文身的危害,增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一是强化与学校联动,大力加强法治辅导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法治辅导员在青少年法治宣传中的作用,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向青少年及未成年人家长讲解文身的危害和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法律知识,营造远离文身、青春自护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大力开展“法律进学校”,持续推进我县巾帼蒲公英“普法三式”、名远宪法学校等普法品牌建设,将未成年人文身法治宣传纳入“情暖童心 法治护航”“关爱明天·蒲公英进校园”等主题普法活动,推广未成年人文身治理相关法治实践教学和案例教学,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是借力新媒体,利用“两微多端”大力推送《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工作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等法律知识,强化未成年人法律意识,提高未成年人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助力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工作有效开展。四是落实普法责任制,已将宣传保护未成人权益相关法律法规纳入全县八五普法规划和年度普法工作要点,督促相关职能部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形成对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的普法合力,推动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助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
县妇联高度重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多次联合司法局、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单位开展针对未成年人的法制宣传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工作,家庭教育公益讲座等,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仅2022年一年就开展家庭教育公益讲座56场次,受益家长和学生3000多人次;一对一开展学生心理疏导45次,引导学生及家长100多人次;大力开展“雏燕关爱,爱心家长”结对留守儿童活动,共招募了3350名“爱心家长”,按照“就近就便、注重实效、双方自愿”的原则,以“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等形式与2890名留守儿童结对,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们解决生活、学习和心理上的困难和问题。
(一)加大巾帼心理健康人才培养,促进家校社共同关注未成年人身心健康。2022年县妇联联合司法局在16个乡镇巡回开展法律及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在全县各村组共培养出733名女性有法律知识又有心理健康知识的妇联执委,她们广泛发布于各个村社区的小组中,随时宣传适时关注未成年心理健康及安全,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层层上报至乡镇或县妇联,县妇联根据具体情况上报政法委安排网格员随访或者邀请心理老师进行心理疏导,并建档立卡,长期监管。
(二)加强家庭教育活动开展,以家庭健康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县妇联联合教育局大力开展家庭教育活动,仅2022年一年就在社区、学校、企业等各种场所开展家庭教育公益讲座56场次,受益家长和学生3000多人次。其中在东山社区开展分阶段系统性家庭教育30场,分别为幼儿园阶段、小学阶段和初高中阶段各开展10场家庭教育或者亲子活动,为参与活动的2000多学生及家长带去丰富多彩的科学教育引导和健康的家庭教育方式方法选择。联合公安局邀请心理老师为向翠江派出所求助的学生或家庭开展一对一学生心理疏导,多次为患有抑郁症、离家出走、欲选择轻生等的学生或家长提供应急机制和心理咨询服务。2022年共开展45次活动,引导学生及家长100多人次。
(三)大力开展“雏燕关爱 爱心家长”活动,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为深化“大爱三明 巾帼同行”主题活动,推动“雏燕关爱·爱心家长”计划走深走实,扩大我县留守儿童帮扶覆盖面,宁化县妇联把组织实施“雏燕关爱·爱心家长”计划纳入“家家幸福安康工程”,作为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积极协调各方力量,整合社会资源,招募了3350名“爱心家长”,按照“就近就便、注重实效、双方自愿”的原则,以“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等形式与2890名留守儿童结对,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们解决生活、学习和心理上的困难和问题。其中涌现出一大批动人爱心故事,还有20名爱心家长被评为三明市“最美爱心家长”。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县妇联将深挖特色亮点,突出“联”字优势,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再出新招,贡献巾帼力量。
县民政局积极开展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工作。一是开展防范未成年人文身宣传,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由社工组织开展专题活动,向未成年人及监护人宣传文身危害。二是严格民办非企业组织登记审批,坚决杜绝民办非组织开展未成年人文身业务。三是发挥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牵头作用,积极协调宁化县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共同开展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工作。
二、加强执法监督,规范文身服务场所管理
宁化县市场监管局高度重视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坚持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制定并下发《宁化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未成年人文身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宁市监)〔2023〕11 号》,在全县范围内摸底排查文身行业底数,严格把控文身服务行业正规化开展营业活动。
(一)摸清底数,依法查处文身服务行业违法经营活动。全面排查辖区内文身店、理发店、美容院、美甲店等场所是否存在市场主体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提供文身服务,是否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此次专项共出动执法人员128人次,排查辖区内文身等服务场所共计56户。
(二)坚持事前宣导与事中监管相结合。在办理市场主体新设立登记时,提醒经营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对文身服务提供者违反规定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的,将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理;对于已办理营业执照的经营者,要求其尽快前往登记窗口增加标注,经营范围应明确标注“除面向未成年人”。目前,我局辖区内共有13户市场主体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包含文身服务,其中有6户市场主体已标注“除面向未成年人”。
(三)畅通投诉举报渠道。畅通“12315”“12345”投诉举报热线,对涉及未成年人文身的投诉、举报案件,及时受理,快查快办,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四)加强沟通协调,密切协作配合。与各相关部门在法定职责的基础上做好协作监管和联合惩戒,形成工作合力,促进部门协同、工作协同,我局与县卫健局建立监管信息互通机制,成立联合监督检查组,及时开展摸排取证,取缔无证经营场所,规范市场主体经营行为。
县卫健局组织召开了“医疗美容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专项部署会议,充分发挥卫生监管工作效能,同时强化与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沟通协作,建立监管信息互通机制,形成监管合力,联合成立监督检查组,对辖区开展专项监督检查,重点检查医疗美容机构、美容美发经营经营行为是否规范,医疗美容机构是否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疗美容项目是否经过卫生行政部门备案,从事医疗美容工作人员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一)强化督查力度,确保工作成效
根据省、市文件要求,县卫健局组织开展了医疗美容行业专项督查工作,完成现场检查的美容医疗机构2家、生活美容机构42家,共出动卫生执法人员182人次。通过此次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了医疗美容机构依法经营行为,强化了医疗美容机构服务质量和安全管理,严厉打击了非法医疗美容活动,营造了放心安全的市场消费环境。
下一步,将加大对医疗美容机构的监管力度,保持高压态势,同时积极探索协调配合机制、长效监管机制,深入推进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专项整治行动,促进医疗美容产业规范健康发展,切实维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
(二)强化医疗服务,满足医美需求
宁化县总医院、三明市皮肤医院宁化分院均按照要求,规范设置了医疗美容科,配备了美容主诊医师和医疗美容护理工作护士,提供规范的医疗美容服务,满足了我县基本的医疗美容需求。下一步,将同教育、妇联、团县委等部门加强沟通联系,加大宣传力度,引导有意愿“去除文身”的未成年人到正规的医疗美容机构就诊。
三、加强校园管理。
县教育局始终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及法制教育摆在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学校一方面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自身的文明素养,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另一方面结合“七五”、“八五”普法活动,加强未成年人知法、懂法、守法意识。今后,县教育局将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工作办法》等法律法规列入“八五”普法活动中,让未成年人充分认识文身对入学、就业、参军及其他社会生活等方面造成的负面影响,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意识。
领导署名:陈友发
联 系 人:姚昕
联系电话:6827196
宁化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3年5月10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