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宁化县201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关于宁化县201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和2014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4年1月20日在宁化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宁化县财政局局长 张能清
各位代表: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13年全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3年全县财政工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效监督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应对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圆满完成县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财政预算任务。
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县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2013年全县地方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1243万元,加上级财力性补助21409万元,扣除体制上解670万元,当年可用财力61982万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则,相应安排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61982万元。因收入超收、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收入增加等,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批准2013年县级预算调整方案,将地方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调整为45199万元,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调整为74838万元。
全县地方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际完成46713万元,占年初预算113.26%,增收9047万元,增长24.02%,比调整预算数超收1514万元。加上划中央收入20556万元,全县财政总收入67269万元,增收12731万元,增长23.34%;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59367万元(含省市专项和上年结转等支出,下同),增支32298万元,增长25.42%。
全县地方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6713万元,加上级财力性补助21950万元、专项补助69271万元、转贷地方政府债券收入8900万元、上年专项结余22319万元,扣除体制上解810万元,超收1514万元按规定全额转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收入总计166829万元。财政支出159367万元,收支相抵滚存结余7462万元,其中:结转下年专项支出7403万元,净结余59万元。
基金预算执行情况:县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2013年基金预算收入20935万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则,相应安排基金预算支出20935万元。全县基金收入实际完成21081万元,占年初预算100.70%,加上级补助收入9889万元、上年专项结转5759万元,收入总计36729万元;全县基金预算支出28523万元,收支相抵滚存结余8206万元。
各位代表,在过去的一年里,财政的主要工作及成效是:
㈠围绕聚财抓征管,收入规模稳步增长
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和政策性减收多重压力带来的财政增收困难,采取积极措施有效应对,全力促进财政收入较快增长。一是强化目标责任。将全年收入预算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财税等相关执收部门,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全年地方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6713万元,同比增收9047万元,增长24.02%,增幅居全市第四位。二是强化税源控管。建立相关部门和乡镇涉税信息共享的协税护税工作机制,及时分析和监控经济发展和税源动态,积极寻找并抓住新的税收增长点,严防收入流失。全年税收完成43109万元,增长30.07%,税性收入占地方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2.28%,比上年提高了4.29个百分点,居全市第1位。三是强化工作督导。建立财税联动机制,坚持定期召开财税库行收入形势分析会,完善组织收入激励约束机制,提高组织收入积极性;严格执行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强化基金征收,做好土地出让各项工作,确保各项促增收措施贯彻执行。
㈡围绕和谐抓民生,社会事业保障有力
坚持民生优先,逐年加大民生和社会事业投入力度,努力让广大群众共享更多发展成果。2013年全县用于民生和社会事业方面投入达105614万元,增支11911万元,增长12.71%。教育事业方面,继续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筹措资金3000万元用于第二实验小学及第二实验幼儿园设施设备、运动场和附属工程建设;筹措资金2159万元用于城东幼儿园回购补偿;筹措资金500万元用于农村寄宿制学校热水工程;拨付公办学校生均公用经费2025万元、寄宿制学校寄宿生生活费补助431万元;落实校安工程和薄弱学校改造资金1373万元、公办幼儿园建设补助资金394万元。文体事业方面,着力扩大客家文化影响力,筹措5515万元用于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建设,筹措939万元用于客家祭祖、客属中心展厅布展、文物征集和保护等。卫生事业方面,拨付新农合基金7643万元、职工医疗保险3819万元、城乡医疗救助133万元;落实免疫规划预防接种管理、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婴幼儿管理、慢性病管理等1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819万元;支持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在药品“零差率”销售改革等方面累计投入275万元。落实计生法定经费,筹措计划生育事业费3913万元,人均达到134元;兑现计生各项奖扶政策,拨付奖扶资金579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方面,拨付民政优抚对象生活补助2806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2986万元、机关社保养老保险基金7692万元、失业保险基金121万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165万元;兑现公务员规范津补贴及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增支3269万元。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拨付再就业资金479万元,其中拨付小额担保基金贴息196万元。公共安全建设方面,支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大政法经费和公共安全投入,筹措资金2633万元用于推进政法系统专项建设;支持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市场监管、疾病防控等工作,“平安宁化”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
㈢围绕统筹抓落实,城乡发展持续推进
采取积极财政措施,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努力克服财力困难,重点支持城区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房建设,认真办好涉及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等方面实事好事。支持重点项目建设,投资10882万,完善省道307线、205线、永宁高速公路连接线等公路建设;投资1986万元,完善体育设施建设;投资9500万元,用于城区路网、人行道、夜景亮化工程建设;拨付资金2200万元用于沙子甲水厂高迁建设;拨付资金2020万元用于北山公园改造;投入资金5400万元,用于公租房、廉租住房、林业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加快农业发展,扎实推进“三农”工作,投资16129万元支持水利工程小农水建设,推进水库除险加固、中低产田、以及高标准示范农田建设;推动区域农业合作,加大农业企业资金投入,拨付油茶示范林建设、河龙贡米、水产养殖等补助资金1197万元;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投资8435万元开展退宅还耕、农村公路等项目建设。加大惠农政策落实力度,全面落实兑付农机具购置补贴952万元、石油价格改革补贴525万元、水稻保险补贴450万元、水稻良种补贴891万元、生态公益林补偿金1005万元;发放农资综合补贴3906万元,储备订单粮食补贴571万元,直接受益农民达6.35万户。支持美丽乡村建设,拨付美丽乡村示范村财政奖补资金250万元;推进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全县开展一事一议项目109个,财政奖补资金1475万元,受益人数达18.82万人,项目涉及农田水利、村组道路、农村安全饮水、公共活动场所等。
㈣围绕发展抓投入,服务经济措施得力
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力促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全年争取到位上级财力性补助21950万元,各项省市专项补助69271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资金8900万元。大力扶持实体经济发展,为企业争取省上县域产业发展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补助资金1101万元;安排工业发展基金310万元,用于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筹集2000万元应急转贷资金,满足企业偿还银行贷款周转之需;稳步推进“营改增”试点及扩围工作,累计减轻企业税费负担100多万元;落实兑付工业企业耕地占用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即征即奖”734万元。加大园区建设投入,全年累计投入财政资金5000万元用于园区建设,有力推动了园区基础设施改善;大力支持招商引资工作,落实招商引资企业优惠政策,兑现各项政府扶持工业企业奖励资金1377万元。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拨付企业技改专项资金550万元、产品转型升级开发专项资金74万元;争取中央和省科技成果转化资金87万元,支持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企业转型发展;投入360万元,支持加快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循环经济;拨付农业发展基金600万元,支持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
㈤围绕绩效抓管理,财政改革深入推进
稳步推进财政运行机制改革,不断完善公共财政制度体系,公共财政管理能力持续提升。一是严格控制支出。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严格控制行政成本,积极推进2013年度预算公开和“三公”经费公开,“三公”经费支出下降30%以上;深化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推进基层财政专项支出预算公开,试行公务卡制度,细化部门预算支出,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财政资金管理步入规范化轨道。二是加强财政管理。全年完成投资预(决)算评审项目100个,送审金额61955万元,核减金额6052万元,核减率9.77%;继续推行规范化管理工作,加大对政府采购工作中信息发布、文件备案、专家选取等管理,全年政府采购66宗,采购预算资金2230万元,实际支付1971万元,节约资金259万元,节约率11.61%;强化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实现全过程动态监管,县直行政事业单位城区及乡镇160处房产已过户至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运营管理中心,组织四批12个单位20余处经营性资产进行公开招租工作。三是控制债务风险。积极向上争取债券资金,将债券资金优先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引用水扩容和公路建设等项目,严禁用于经常性支出;规范融资举债行为,控制债务风险,履行还债责任,维护良好债务信用。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在工作中遇到的许多困难:财政收入总量仍偏小,人均财力较低,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工业经济总量不足,主体税源缺乏,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等仍需大量财政投入;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财政监督有待进一步加强,资金使用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二、2014年财政预算(草案)
2014年财政预算总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闽赣边界中部工贸文化旅游强县目标,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着力发挥财政职能,支持重点项目建设,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财政公共保障水平,促进社会事业繁荣;着力推进财税改革,加快构建现代财政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地方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安排53720万元,比2013年增加7007万元,增长15%;基金预算收入安排32960万元。
根据上述收入安排,全县地方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加上级财力性补助21950万元,扣除体制上解810万元,当年可用财力74860万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则,相应安排公共财政预算支出74860元。基金预算收入32960万元,相应安排基金预算支出32960万元。
以上收支项目,请各位代表参阅附表及说明。
三、深化改革,加快发展,
确保完成2014年财政预算任务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开局之年,在财政工作中,我们将按照县委总体工作部署,创新思路,强化措施,重点突破,确保圆满完成财政预算任务。
㈠深化改革,服务经济,加快发展
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核心,围绕国家财税政策转型和全县产业发展方向。支持工业发展,坚持工业强县战略,加大财税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落实招商引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优势产业改造提升,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全力支持华侨经济开发区“一区多园”建设,提升园区经济效益。促进服务业发展,认真实施好“营改增”工作,完善贴息、奖励等财政投入方式,加大对金融业、文化产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力度;继续利用财政信用融资,保持政府公共投资力度,引导和拉动民间和社会投资,保障重点投资领域资金需求,推动重点项目建设,促进经济增长。强化城市经营意识,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变化,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研、监控,做好住房公积金资金运行分析,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促进土地出让金增收,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㈡明确责任,强化措施,狠抓收入
积极应对宏观经济下行和国家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减收因素影响,依法科学组织收入,努力保持财政收入平稳增长。一是完善考核激励机制。落实收入任务,密切关注经济结构、税源结构、重点企业的变化情况,强化目标考核,调动财税部门组织收入的积极性,促进财税增收。二是大力开展社会综合治税。推进收入分析监控制度建设,完善收入征管体系,落实财税协同治税机制,创新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加强税收稽查力度,强力清理核实各项欠税,做到依法治税,应收尽收。三是全面推行非税收入集中征缴模式。强化非税收入管理,利用非税收入信息系统,加大非税收入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力度,建立与公共财政体制相适应的非税收入增长机制,确保非税收入平稳增长。四是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依托稀土、石灰石等矿产资源优势和薏米、油茶等农业特色产业优势,引导企业立足实际、挖掘潜力,精心包装申报项目,力争在财力性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革命老区专项转移支付、生态保护转移支付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㈢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保障民生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不断提高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把更多财政资源用于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认真实施民生工程,继续加大民生工程投入,努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期盼的问题,确保省市各项民生工程资金落实到位、组织实施到位、监督管理到位,力争各项工作走在全市前列。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加大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完善扶困助学机制,大力扶持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确保教育投入稳定增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稳步实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进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助标准;继续完善城乡医疗救助等制度,做好农村居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工作。增加社会保障投入,切实保障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保障失业人员、城乡低收入群体、农村困难群众、优抚对象等基本生活,提高新型城乡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加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投入。支持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保障性住房和拆迁安置房建设。加大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和企业安全生产监管的支持力度,推进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保障体系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积极争取资金、整合各项支农资金,加大扶贫开发和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大力支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加强农村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大绿色质量提升、农村环境整治等投入,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积极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完善财政补贴农民资金“一卡通”发放管理,确保国家惠民政策落实到位。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实施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等工作,提高森林覆盖率;加强水源地保护、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大对水土流失较严重、生态相对较脆弱地区生态综合治理的投入,支持生态公益林和城乡绿化工程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㈣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提升管理
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目标,以加强管理基础工作和基层建设为重点,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为抓手,进一步提升财政管理水平。深入推进财政管理制度改革。按照全面覆盖、统一规范的要求,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绩效评价、公务卡制度等财政管理改革,提高预算编制和执行的规范化、精细化水平。健全科学规范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切实把绩效管理融入预算管理全过程。加强部门决算管理,开展部门决算核查、分析、批复工作。积极探索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有效途径,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加强和改进财政监督。牢固树立财政“大监督”理念,建立健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财政运行机制,加强财政专项资金检查,深化会计监督,规范财经秩序;巩固厉行节约成果,加强“三公经费”管理,降低行政成本;积极推进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系统,规范预算执行;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及风险预警机制。切实提高财税干部队伍履职能力。增强财税干部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加强基层和基础管理,加强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坚持依法理财,依法稳步推进预算信息公开,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全县财政工作任务更加繁重,改善民生和促进发展的使命更加艰巨。但我们坚信,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有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关心和支持,本次会议通过的财政预算任务和工作目标一定能够顺利完成,财政工作一定会在推动宁化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