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县政府文件 > 教育

索 引 号 SM06103-1500-2018-00120 文号 宁教〔2018〕82号
发布机构 宁化县教育局 生成日期 2018-11-22
标题 宁化县初中教育“壮腰挺拔工程”实施方案
内容概述 宁化县初中教育“壮腰挺拔工程”实施方案
有效性 有效
索 引 号 SM06103-1500-2018-00120
文号 宁教〔2018〕82号
发布机构 宁化县教育局
生成日期 2018-11-22
标题 宁化县初中教育“壮腰挺拔工程”实施方案
内容概述 宁化县初中教育“壮腰挺拔工程”实施方案
有效性 有效

宁化县初中教育“壮腰挺拔工程”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18-11-26 11:16
| | | |
政策解读: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初中教育建设,整体提升初中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根据习近平同志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市初中“壮腰工程”实施意见,结合全县初中办学实际,决定从2018年起,将初中建设列为宁化教育的重大任务项目,用三年时间全面实施“初中壮腰挺拔工程”,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落实省市初中“壮腰工程”相关文件精神,继承发扬宁化教育优良传统,变革图新攀高峰;以坚实的初中教育为基础,以“固本强基、造血提气”为策略,挺拔宁化初中教育腰身。

   二、组织机构:

组长:吴革伟(宁化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副组长:吴太明(宁化县教育局副局长)

组员:教育局中教、初教、政教、人事、计财等股室,县教师进修学校,全县各初中校

   三、工作目标:

传承:传承优良传统,扎实三风建设,坚实根基;

创新:针对薄弱环节,创新完善机制,补齐短板;

挺拔:突破高原瓶颈,树立发展标杆,挺拔腰身。

   四、工作措施:

    (一)立足初心,固办学根本

1.固思想之本。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不断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壮实初中教育。

1)坚持正确的办学思想,突出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2)坚持立德树人,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立德树人”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之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生命、生存、生活的“三生”教育,培育学生健全人格。

3)坚持依法办学,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切实维护和保障学校全体师生的合法权益,促进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2.固文化之本。坚持优秀文化立校,加强科学的学校文化建设规划和设计,构建和完善具有鲜明特色的客家、红色校园文化,创建师生共同追求的学校文化品牌。

1)丰富校园文化内涵。结合校情,加强学生社团建设,以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等大型活动为载体,把艺术文化、科学文化、体育健康文化、传统节日文化等根植于学校文化体系之中。

2)形成校园文化特色。做强校园文化优势项目,大力开展校园大阅读活动和书法教育,打造书香墨香特色校园。充分发掘地方特色,加强地方特色校本课程开发,让地方特色文化与校本课程开发有机融合,形成寓地方性、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文化品牌。

3)提升校园文化水平。校园文化建设由环境、制度层面深入到价值、文化等更高层面,建设良好校风、教风、学风,培育学校精神,明晰学校形象,激励师生共同发展,实现校园文化从“好看”到“耐看”的飞跃。

3.固科学之本。尊重教育规律,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手段做好宁化初中教育。

1)制定科学的教育目标。明确初中教育是实现高中“筑梦工程”的基石,造就一批有梦想、爱生活、爱学习、爱探究的人才,不在“唯成绩论”下榨干学生的发展潜力。

2)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优化学校综合评估体系,对接新高考、新中考,创建学校评价绿色指标,把学生的身心健康、实践能力、探究创新能力等纳入综合指标。

3)实行科学的管理手段。高质量实现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建设,以人为本,把管理的着力点放在教师与学生上,研究教师与学生的需求,从教师与学生的发展需求上制订“一校一案”的校本发展策略。

   (二)立足原点,强化质量根基

1.强基础提升。高标准推进义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以薄弱学校改造、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整体提升初中教育基础水平。

1)提升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水平。以义务教育标准化各项指标高要求规范学校硬件建设,加大政府投入,实现教育基础设施设备水平上新台阶;加强各类试验设施设备建设,以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建设推动学校治理现代化、管理科学化。

2)提升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建设水平。启动实施初中薄弱学校教育提升工程,组织申报宁化县级薄弱初中学校扶持项目,积极向上级同类项目组申报薄弱初中学校教育提升支持,尽快实现城乡同步发展、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共同提高目标。

3)提升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跟进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推进“互联网+教育”“AI智能+教育”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初中学校宽带网络进教室比率和师生网络学习空间普及率达到100%

2.强队伍建设。加大教育队伍建设力度,通过培养优秀校长、打造名师团队、加强教研力量,整体提升教学教研能力。

1)培养优秀校长。加强校长培训培养,开设校长论坛,着力增强校长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优化内部管理、调适外部环境的专业素质,努力打造一批优秀校长。

2)打造名师团队。制定并实施宁化县初中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专项规划,建立完善名师遴选、培养的相关制度措施,建设好覆盖全科目的12个名师工作室及3个初中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的学科基地校;选拔初中骨干教师赴省内外研修,规范名师工作室工作,开展“初中讲台上的名师”系列活动,搭建起优秀教师课堂教学系列展示和学科教学研讨的开放平台,重点培养一批在“考试命题与试卷分析、网络知识与运用、教材分析与教案编写、教师言语表达、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五个方面的一线学科“种子教师”。

3)提升教研水平。加强教研员团队建设,积极优化教研员队伍结构,加大学科教研员考评力度,制订考评细则与奖励方案,多渠道多方式提升教研员学科领导力、团队沟通力等核心素养。通过县、片、校三个教研层次开展课题和项目研究,提升全县教研水平。

3.强常规管理。传承优良做法,创新管理手段,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实施薄弱学科破冰工程,推进教学管理水平提升。

1)精心帮扶。扎实做好学科前后三分之一学生“扶优辅差”工作,研究更高效低耗的“四清工作”,扎实落实年段过关工作,毕业班教师深入研究福建省统一考试相应学科《考试指导意见》,提高学生考试素养。

2)精细管理。各学科根据学科特点制订最适合本学科特征的精细化管理细则,提高课程、教案、作业、周练、考试等过程管理水平,使精细化管理既能减轻教师负担又能减轻学生负担。

3)精准定位。做好校本作业开发工作,在作业布置、周练月清中落实因材施教策略,要让分层教学从理念层面落到实践层面。特别对英语薄弱学科做好“一书一册一平台”工作,抓好英语学科校本作业《英语词句小测》试点,落实“人教口语APP”进校园、进课堂工作。

   (三)立足创新,激机制活血

1.教育管理机制创新。以项目化驱动促教育创新,推进适合教育2.0版项目建设,更新管理内容,让制度成为教育创新的孵化器,激发校长与教师的工作热情。

1)信息化建设促学校管理创新。推进城域网建设,优化学校网络,构建网络管理平台;引入大数据管理,信息化学生档案,跟踪学生日常表现,建设适合学生发展的绿色评估指标。

2)减负增效促教师管理创新。增加教师在教育创新、新教法研究上的智力投入,减轻教师在传统教育中的非教学负担,让教师有教育的主动权,成为教育的主人翁;改革教师年终绩效考核内容,增加教师学科素养与教育能力素养考核内容,增强教师的获得感。

3)多方合力促学生管理创新。围绕“核心素养”,建立长效、科学的机制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做好以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实现的“三自”教育,建设以学校教育为经线,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为纬线的教育网络。

2.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对标新高考人才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格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创新人才培养格局。树立“十二年一盘棋”理念,探索初、高中六年一贯制办学机制,打破小学、初中、高中各自为阵的格局。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适合学生成长的校本课程体系,对接新高考自主招生体制,开展职业生涯指导、走班制教学模式探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工作,树立“全面发展”的核心素养观,为高中输送优质人才。开展“连岗励志”、“小升初启航培训”、“各年级培优活动”等培训活动,加强学生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3.质量发展手段创新。针对薄弱环节,创新、完善质量发展机制,以新方法、新手段谋求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

1)顶层设计促质量。一是推进“以城带乡”质量共同体建设,全县四个共同体同步发展。二是建设好3个初中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的学科基地校,搭建起优秀教师课堂教学系列展示和学科教学研讨的开放平台。三是深化阅读课程建设,做好“七彩阅读”工作,打造课程体系,培养造就一批有区域影响力的阅读领军人才;四是打好薄弱学科“破冰工程”攻坚战,由进修学校牵头,对薄弱学科进行诊脉,制定有效策略,消除“短腿学科”。

2)科学对标促质量。一是质量对标。创新质量发展评价方式,对标省市名校,突出前后三分之一学生培养。二是竞赛对标。做好各类学科竞赛活动,以竞赛带动学科发展,力争每个学科每学年组织一次全县性竞赛活动。三是招考对标,对标《福建省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重视学生过程性管理,突出体育、艺术课程的落实。

3)推广成果促质量。以宁化五中基地校为中心点,创建推广平台,展示改革成效,向全县辐射“学导用”教学模式,促进全县教育改革的发展。

   (四)立足人本,提振教育士气

1.提振教育底气。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精神,广泛宣传党和政府对初中教育的支持,让人民群众相信县委、县政府就是宁化教育的“靠山”;宣传宁化初中教育的取得的成就,相信我们有能力办好初中教育,有能力“壮好腰”。

2.提振队伍士气。一是以教师职业规范为准绳,在“县管校用”框架内,完善教师考核、任用机制,突出完善教师城乡交流机制、六年达标进城机制、高级教师聘后管理机制,改变部分学校部分教师“占位不出力”现象,奖优罚劣,提振士气。二是全面落实并争取提高教师福利待遇,落实葛腾人才、农村教师专项补贴、新聘男教师专项补贴等政府福利;各校要积极创建高级别文明学校、安全学校等来为教师谋取福利。三是加大奖教力度,积极引进社会各类奖教力量,制订初中教育绩效管理考评方案,设立基础教育成果奖。

3.提振发展豪气。各校依据县级目标,结合校情,提出各学校的中远期奋斗目标,制订具体措施方案和计划,把学校发展蓝图变为行动,通过全县初中教育工作者齐心协力,擦亮宁化教育名片。

 

 

                                    宁化县教育局

                                  2018年11月22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